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好,这里是你的精算助理小博。

现在,保险门类真的太多了!

单从人身险来看,保障型产品有重疾、医疗、意外、定期寿险;储蓄类产品有普通险、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年金险...

各类产品都曾风行一时,比如刚刚结束的开门红,“年金+万能”组合和“增额终身寿”,两类储蓄险,因超额收益、超高性价比,登上一季度销售额榜首!

紧跟市场动态对营销来讲,很重要!主流产品往往更适应消费者需求,更容易得到市场的正向反馈。

但很多朋友表示,市场动向很难把握,下一阶段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会是什么形态?以保障为主还是长期现金流为主?理不清头绪。

别急,下面请资深行业分析师来为大家解答:

保险市场是由多个利益相关方组成的,由于产品设计要兼顾各方的利益需求,因此,未来市场中哪款产品会占据主流其实很难判断

我们先从三个主要利益相关方角度来发分析:

第一,是产品提供方,即保险公司。

对于保险公司来讲,各家险企的发展战略不同,经营计划不同,主打产品自然也就存在差异。

各经营主体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思路,推出的产品也是为服务当下战略目标而设计的。

由于产品策略取决于公司战略,而公司战略又随市场情况而变化,因而想准确预测,有一定难度。

第二,是监管机构。

保险业作为风险保障行业,是否能够长期稳定运营,保障保险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尤为重要。

监管机构既希望行业能够健康、快速发展,又要时刻防范充分活跃的市场暗含的风险与隐患,期望市场主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例如,监管机构始终在引导保险业不忘初心,回归本源,提出“保险姓保”,促使产业重心由理财型产品向保障型产品转变。

长期的养老保险产品、普通型产品、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将可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同时,“时代呼唤责任”,随着保险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责任呈现法制化、社会化、价值化等趋势。

因此,监管机构更加致力于引导保险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例如寿险行业要做好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支持工作,在保障民生、稳定金融市场秩序方面,充分发挥“稳定器”作用...

第三,是市场需求。

客户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供给,多样化的需求也催生了多样化的保险产品。

保险,不仅是提供人身和财产风险转移服务的唯一产品,而且也是金融市场上唯一提供保证收益的产品,可以给足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安全感,这也是保险相较于“不保本、不刚兑”的银行理财产品的一大优势。

同时,储蓄与保障兼顾的产品形式,也满足了很多人的期望。

可见,顾客的需求是变化多样的,而产品就是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自然也拓展出了多种不同的门类。

综上所述,产品设计涉及多方需求,很难预测何为“主流”或“非主流”。

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拓宽自己的知识范畴,深入学习和思考,用专业助力展业,这样才能长期持续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