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北京市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人选审查工作,切实把好人选政治关、廉洁关、身份关,北京坚持首善标准,实施关口前移,完善联审机制,从严审核把关,确保代表人选先进性和纯洁性。

北京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北京市二十大代表推荐提名全程实施“两次审查”,研究提出了不得作为代表人选的“8种负面情形”,运用联合审查机制,逐级遴选择优,确保代表先进性和广泛性。

首先,由推荐单位牵头,组织纪检、公安等部门对推荐人选进行初步审查并出具结论性意见,坚决避免“带病推荐”。

北京市委确定考察对象前,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纪委、市委政法委等24家市级单位共同参与,对所有推荐人选开展联合审查,防止代表人选“带病当选”。在总结运用2021年全市区和乡镇换届代表人选联合审查工作经验基础上,北京市根据部分联审单位机构改革和工作实际,新增市金融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局等7家联审单位,进一步扩大联审单位范围;调整部分审查内容归口单位,增加“接诉即办”工作排名等审查内容,做到审查内容与时俱进、综合全面,确保推荐人选各方面资格过硬。同时,研发代表联审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联审工作“自动分类、一键派单、内容可溯、信息共享”,切实提升联审工作效能。

此外,北京市委组织部还会同市纪委市监委印发《关于在党的二十大代表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中严肃纪律、加强风气监督的通知》,要求各联审单位结合部门职能和业务特点,进一步分解审查内容,列出详细的“负面清单”条目,建立协同联动机制,确保审查工作全面细致、不留死角;强调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审查工作实行“谁审查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对因违反组织纪律,审查不力、把关不严造成错审、漏审的,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充分发挥“12380”举报平台、来信、来访、地区App等投诉举报平台作用,畅通党员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全方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推荐提名环境。

“坚决把不合格的人选挡在门外,为选好代表打下坚实基础。”北京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

据了解,北京市各级党组织逐级动员、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广大党员严肃认真,积极参与、踊跃推荐,截至2月14日,全市推荐提名工作已全部顺利完成。

(据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王君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