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生只要达到了本科线,就一定能上本科?这个还真不一定,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因素是本科录取分数线是依据本科计划招生人数的1.2倍划定的,也就是说招10万本科生,会有12万人过本科线,但是其中有2万人过了本科线而无法上本科;主观原因是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失误,挑学校、挑专业,期望值过高、志愿填报过高,导致能上的学校与专业无法录取,从而失去读本科的机会。

高考志愿填报的多元化选择造成不一样的结果

有人超过二本线30分以上只能读大专,但是有人刚好达到二本线却去读本科了,为什么呢?笔者在上文中说出了原因,超过二本线30分的考生对于学校、专业的期望值过高,填报了超出其高考实际分数的学校与专业,造成志愿填报失误而滑档,从而只能在下一个专科批次中寻求学校录取他;而刚好达到二本线的考生,目的很简单,只要是本科学校、本科专业就行,保底志愿以本科优先,不在乎学校是公办本科还是民办本科,这样的学生上本科机会就很大。

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重庆是新高考了,不再有二本分数线,只有一个本科分数线,但这个本科分数线我们可以当做传统高考的二本分数线看待。2021年重庆两位高考生,一位首选历史的考生甲高考成绩是492分,超过了本科分数线36分,一位首选物理的考生乙高考成绩是448分,仅超本科线2分,我们来看看这两位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

两个不同的实例分析

考生甲:考生与家长都期盼着读公办本科,又觉得高考志愿有96个之多,于是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填了接近90个公办本科高校的志愿,主要是重庆的重庆三峡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文理学院以及外地的一些师范类院校,最后6个选择了民办本科来作为保底志愿,分别是“重庆财经学院+会计学”、“重庆财经学院+税收学”、“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汉语言文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会计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经济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等,总觉得自己超过本科线36分,在这些志愿中总有一个可以被录取,可最后没有想到,自己所填的96个志愿中,最低录取分都要495分,导致最终滑档未能被本科高校录取,目前在重庆大学城一所专科学校就读。

考生乙:作为一个贪玩的男生,没有什么目标与爱好,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全家都认可只要有个本科、学费不是太贵且能承担即可。该考生的96个志愿中,没有一所公办本科高校(因为知道自己无法被录取),也没有一所公办本科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因为知道分数较高、学费也高),只选择了民办本科,且绝大多数都是重庆本地及四川的高校。如重庆移通学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重庆工程学院、吉利学院等,用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作为保底本科院校,最终该考生被重庆移通学院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录取,该志愿投档分数线刚好为本科分数线的446分。

小乐姐有话说:

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经常会遇上以上两类典型的学生(家长),有拼命想往高处爬的,哪怕赌上一把也在所不惜;也有什么都无关紧要的,只要是本科就行。最后,考生乙的家长在得知录取结果后,看到自己的孩子还有机会读公办本科高校中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如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的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还有些许遗憾。

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作为考生及家长,要理性看待学校的选择、专业的选择,这两者是不能兼得的,一头往高走的话,那么另一头就得往低走,最终达到在自己的分数点上能被录取的平衡状态,否则,一定会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