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是中国首创的一种独特的纪年方式,这种制度始自于汉武帝。年号就是用表示吉祥的文字组合在一起,然后用来标记年份,一般以两个字居多,有的帝王标新立异会采取三个字或者更多字。年号的使用由皇帝决定,并没有明文规定一个年号使用多久,一个皇帝有几个年号,使用多久完全取决于皇帝。有的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年号,有的皇帝一生有多个年号。皇帝会因为天象变化,自然条件,个人健康等等原因改变年号,甚至于一年变更多个年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朝是个喜欢更改年号的朝代,尤其是北宋时代,一共更改了几十个年号,有趣的是这些年号都和“九”这个数字标上了,所有的年号都没有超过九年,

“国朝百馀年,年号无过九年者”

,宋太祖最长的年号开宝没过九年,宋太宗最长的年号太平兴国没过九年,这种现象已经被当时的人注意了,就连在位最长的宋仁宗一样,他在为四十二年,用了九个年号,最长的年号用了九年,马上改元,这个使用年号的习惯成为了北宋留给后世的一个趣闻。

宋仁宗当了四十二年皇帝,使用了九个年号,但是他这九个年号不是凭空而来的,不是一时性起随便改的,他的每一个年号又有着背后的故事,代表着他这四十二年走过来的人生。

第一个年号——天圣

宋仁宗是北宋第四位皇帝,他是其父宋真宗的第六个儿子。宋真宗在历史上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他前期励精图治,但是后期因为惧怕外敌入侵,惧敌如虎,同时不思振作,沉迷了封建迷信,大搞假祥瑞,耗费国家实力。在个人生活上宋真宗也很不幸,他先后夭折了五个儿子,一度要过继养子,最后才盼来宋仁宗。

乾兴元年,宋真宗病死,宋仁宗即位,但是他这个时候才刚刚十三岁,根本无法理政,而宋真宗并没有给他安排辅政大臣,而是将政权托付给了妻子刘皇后。

刘皇后出身卑微,但是却被真宗宠爱,她没有子嗣,宋仁宗就是她的侍女和真宗生的,而且这个人有政治才能,在真宗晚年,已经逐步控制了朝政,因此对于她接管朝政大权,朝廷上下没有反对。

按照惯例,新皇帝登基的第二年需要采用自己的年号表示开启了自己的新时代,因此为新皇帝草拟年号的事体上了日程。不久之后朝廷相关人员上呈了新年号——天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太后看过后表示同意,随后宣布第二年改元天圣。至于这个天圣是什么含义,官方没有说明。不过民间猜测却很有点道理,因为“天”字拆开就是“二人”,加上圣,就是两位圣人,当时正好是刘太后临朝称制,因此这是草拟年号的人故意讨好刘太后,而刘太后看到很高兴,于是就直接采用了。

第二个年号——明道

天圣年号一下子就用了十年,刘太后也执政了十年,而宋仁宗属于无权的地位,尽管他已经二十三岁了,但是刘太后并不想交权。因为天圣年号用了十年,超过了之前三位皇帝年号不超过九年的惯例,并且这个时候刘太后身体越来越不好,因此她计划改元迎来新开局,让自己再上一个新台阶。

经过商议最后才用了“明道”年号。明道其实就是天圣的延续,因为明字拆开就是日月,皇帝是太阳,太后是月亮,日月光照天下,建立一个有道的天下,并且日月是长存万古不会灭亡的,这对刘太后来说太吉利了。

刘太后很高兴,为了不打破年号不过九年的惯例,刘太后没有转年改元,而是将天圣十年改成了明道元年,这样一来天圣还是九年,既没有打破惯例也可以提前享受吉利,这是一举两得。

不过这一年已经接近年末了,到了转年的明道二年三月,掌权十多年的刘太后去世,宋仁宗开始走向前台,明道年号已经不合时宜了。

第三个年号——景

宋仁宗在刘太后死后开始亲政,直接治理天下,刚刚二十四岁的他意气风发,梦想着干出一番事业,而明道则代表着刘太后时代,对于这段时间宋仁宗不想再提及,而且这个年号还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

在宋仁宗亲政后,北方的契丹突然给仁宗一个下马威,表示宋辽自从澶渊之盟后一直是兄弟之国,我契丹景宗耶律贤,契丹名叫做明扆,你取年号叫明道,这是让我契丹皇帝不好做人。

宋仁宗感到莫名其妙,宋辽各不统属,你用你的年号,我用我的年号,怎么可能会冒犯契丹皇帝。就在这个时候西北方面传来消息,一直表面臣服于宋朝的党项族有不臣之心,居然自拟年号“显道”,要知道自取年号就是要造反,宋仁宗赶紧下令调查,一调查才知道是党项首领元昊故意找茬,理由居然和契丹一样,他父亲叫做德明,你的年号明道,我实在叫不出口,也没办法写,因此只能写显道。

宋仁宗很生气,契丹表示抗议有情可原,毕竟分属两国,你党项是我的臣子凑什么热闹。气得他恨不得要处理元昊,不过冷静下来,宋仁宗知道元昊和契丹是在试探自己,契丹一直不放弃入主中原的野心,元昊也梦想着脱离自己独立,如果他反击正好随了他们心意,给了他们起兵的理由。既然惹不起,那就躲得起,反正自己也不喜欢明道这个年号,趁这个机会改了最好。

于是宋仁宗表示

“明年改元曰景

祐”

“改元诏意冀以迎和气也”

,他希望得上天保佑,开启自己的时代,保佑自己和宋朝平安。

第四个年号——宝元

四年,宋仁宗进行郊天祭祀,决定明年改元宝元。这个年号含义非常吉祥,象征着在他的治理下,宋朝蒸蒸日上。可是天不遂人愿,刚刚改元西北就传来消息,党项元昊称帝,正式脱离宋朝建立西夏。

宋仁宗大怒马上派兵征讨,但是宋朝面对西夏军队败多胜少,根本无法消灭元昊。

宋仁宗很生气,却无可奈何,只能找茬发泄怨气,最后他认为就是宝元年号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和保同音,元是元昊,合起来就是保佑元昊,自然宋朝大败,太不吉利了,因此他抛弃了宝元年号。

第五个年号——康定。

宋仁宗因为西北大败,迁怒于宝元年号,于是决定改元,最后决定改为康定

,“是岁赵元昊以河西叛,改姓元氏,朝廷恶之,遽改元曰康定。”

使用了三年的宝元年号被废,取而代之的是康定,但是康定却比宝元更加短命。

仁宗改元图的是国家康宁安定,但是这段时间国家根本就没办法安定,国内沉积了多年的弊端开始发作。而外部西夏在边境不断挑衅,宋军依然无法取胜,总之是一片焦头烂额。

宋仁宗无法解决这些事,他再一次认为是年号取得不好,而且这个时候有的大臣提出“康定”这分明就是个谥号,只能给死人用,哪能用在一国年号上。

这么一说宋仁宗更加窝火,这个年号这么不吉利为什么不早说,否则会有这样的结果吗?

最后没办法康定在用了两年后从此结束了使用。

第六个年号——庆历

庆历可以说宋仁宗最有名的年号,因为在这段时间宋仁宗终于解决了西夏问题。虽然没有消灭西夏,收复失地,但是平息了战乱,和西夏议和了,宋朝用钱买来了西夏的称臣册封,这对于打了五六年无法取胜的宋朝来说保住了面子。

西北战乱平息后,宋仁宗决定解决国内的弊端,因为他清楚对西夏战局不力主要就是国内问题的拖累,因此他决定改革。

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主持全面改革,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开始了。

宋仁宗满心欢喜,希望通过新政达到自己目的,让宋朝强大起来,但是他没想到推行新政的阻力之大,既得利益者不断干扰阻碍范仲淹,甚至对仁宗发动一轮又一轮的反击。

宋仁宗是个好人,为人仁慈,个性偏软,因此他无法抵挡这些人的反击,没有坚持下去的毅力,最后他放弃了新政,于是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草草收场,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改革没有成功,让宋仁宗很失落,同时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开始发作,各地不断出现大的灾害,死伤无数,这让仁宗倍感无助,最后到了庆历八年,他宣布明年改元“皇

祐”

第七个年号——皇

皇祐

犹景祐也”,宋仁宗希望回到自己刚刚亲政的时候,一切顺利,上天庇护。或许真是被上天保佑,这六年还算平稳,没有出大事,让仁宗终于可以安心了。

在六年后,司天监突然报告到了四月份会出现日食。今天的人看来这是很正常的天文现象,但是古人却不认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人讲究天人感应,上天出现的现象是对人间的反应。日食是大忌,一旦出现将预示国家出现祸乱,十分不祥。而这种现象是皇帝不想看到的,可是人力是无法改变日食出现。唯一的方法就是更改年号,用一个吉祥的年号抵消日食带来的灾祸,于是宋仁宗决定改元,皇祐退出使用。

第八个年号——至和

皇祐六年因为将要发生日食,为了避免祸乱,宋仁宗改元“至和”,取“极和谐安宁一切顺利”的意思。

不过至和使用的时间并不长,仁宗并没有迎来期盼已久的和顺,反而因为逐渐年老身体越来差,百病缠身,到了至和三年大病一场,而且这段时间

“天初见流星,继以大水”,

十分不吉利,于是他决定在“恭谢天地于大庆殿,大赦,改元。”给自己迎来一个好兆头。

第九个年号——嘉祐

宋仁宗已经步入了晚年,此刻的他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多病的他只希望自己能够长寿,希望国家安定,希望上天再次保佑自己。于是他一生中第九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年号“嘉祐”登上了历史舞台。

虽然宋仁宗希望上天保佑,但是这段时间宋仁宗的疾病越来越严重,即使有着美好的年号也无法挽回他的生命,在这段时间里,他彻底解决了一件事就是彻底死心拥有自己的儿子,选择养子赵曙为自己的继承人,避免了他死后皇位无人继承以至于引发夺位大战的可能。

嘉祐八年,宋仁宗病逝,享年五十四岁,于是宋仁宗时代结束了,九个年号也随之全部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