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逼急了,再冷静理智,再好说话的人,也会被激发出“死磕到底”的劲头来。

正所谓“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是也。

这种现象在消费纠纷案例中十分常见,比如产品有问题,如果商家服务态度好,本来是好说好商量就可以简单解决的事情。但很多时候,商家的态度却让消费者很恼火,最后不得不走法律途径,必须要争出个是非对错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坐标浙江省杭州市,市民沈先生此前在某4S店买了一辆宝马X3,总共花费40多万。车子倒是一直都在正常开,但有一个细节却让他始终耿耿于怀。为了这件事,他已经和4S店反复沟通了一年多,但始终未能得到解决。现在,他想要换个解决方式了。

提车当晚,沈先生就发现车子有些不对劲。在车机的蓝牙系统当中,他看到有很多蓝牙设备信息,绝大多数是手机的型号和名称。

一开始,他猜测可能是车子自动搜索到了附近的蓝牙设备,因此并未在意。然而当他把车开到别的地方,却愕然发现系统中还是那些设备信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沈先生这才意识到,这些手机是储存在车机里面的,说明这些设备以前都曾连接过汽车的蓝牙系统。他是直接买的新车,并不是二手车,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先生马上与4S店取得联系,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一位销售主管回复他说,这辆车在门店大厅里做过两天时间的样车,那些记录是客户看车时连接的。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第八条和第二十条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对所购买商品的真实情况享有知情权。与之相对应的,经营者就需要履行告知义务,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产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因此,销售主管的解释又引出了沈先生的另一个疑问。既然是展车,那自己在买车的时候为什么没人告知呢?如果早知道是展品的话,自己未必就做出购买决定。对此,销售主管的解释是,当时的业务员也不知道提的是一台样车,因此不存在故意隐瞒。

沈先生原本并不打算太较真儿,于是提出了一个赔偿意见。其一,要求4S店给车子做一个检测;其二,赔偿自己十次常规保养;其三,车子的质保期延长两年。

根据店里售卖的保养套餐,十次保养的价格在5000元左右。因此,沈先生觉得自己提出的赔偿要求并不过分,毕竟自己的正当消费权益确实受到了损害。然而,对于这个小要求,4S店的态度却让他感觉有种被羞辱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说出于客户关怀,赠送我两次常规保养。这让我感觉我自己是在讨饭,所以我没有接受这个处理方案。他没有承认他这个事情有错,他不觉得这事儿做错了,他觉得是正常的,只是因为我在纠缠这个事情,所以他说出于‘客户关怀’,话说得非常漂亮。”

很明显,沈先生分得很清楚,“赔偿”和“赠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你承认这是一台展车,那就坐实了“隐瞒商品真实情况”的事实。做错了事情,首先应该有一个认错的态度,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说什么“赠送”。

我是来维权的,不是来要你“关怀”的。

一年多以来,沈先生和4S店就此事进行了多次沟通,但始终没有达成一个可以让自己接受的解决方案。现在,他决定不再跟他们这么无休止地“沟通”了,他想要换个方式来解决问题。

沈先生联系了媒体,在线急等一个人:“我希望有这么一个专业的律师,专门打汽车维权官司的,让他来帮我处理这个事情。我现在的诉求很简单,退一赔三。我既然走到诉讼这一步了,那我就退一赔三。官司打赢了,我拿二,你拿一。”

看得出来,沈大哥这次是准备要死磕到底了,而且给出的报酬也很诱人,根据其当初宝马X3的购买价格,也就是诉讼费可以给到40多万。

面对镜头,4S店市场部的一位张经理表示,已经了解到了客户的诉求,希望能和车主进行进一步协商,一定会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答复。

不过,沈先生表示,自己不会拒绝继续协商,但征集律师的事情自己也会继续进行。毕竟事已至此,这车又不是上星期买的,已经拖了快两年的时间了。

目前,双方仍在协商当中,沈先生对律师的承诺也仍然有效,笔者会持续跟进最终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这场官司有没有把握打赢呢?笔者个人觉得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在消法当中有个原则,即经营者是否存在有意隐瞒商品真实信息,诱导消费的情况。刻意欺瞒,自然可以判定为消费欺诈,但在本案例中,究竟是“有意”还是“不知情”,尚无法准确判断。

不少网友觉得沈先生有点儿小题大做,其目的可能就是为了能讹上一笔。虽然车子进行过几天展示,但并不是故障车。不过是让人看了看,体验了体验,无论是车子的外观还是性能,都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影响,4S店给你的,还是一辆保质保量的车子。揪住“样车”两个字不放,是不是过分了呢?

笔者不认为这是什么过分行为,况且现在让他较真儿的,不仅仅是车辆本身,更是4S店的服务态度问题。另外,我觉得每个消费者都应该提高维权意识,侵权不分大小,只要合法权益受损,就要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

不少消费者嫌维权太麻烦,很多时候觉得为了几块钱、几十块钱的事儿不值得大动干戈,于是选择忍气吞声。殊不知有些商家就是掌握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才不断地去试探消费者的底线,越来越过分地去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于维护权益这件事,我觉得只有咱消费者自己重视了,知道较真儿了,商家才会跟着重视起来。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案例怎么看,您觉得车主是不是在小题大做?您认为打赢官司的概率有多大呢?

洞察社会万象,味百态人生,欢迎投稿,更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