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水木君。 这段时间,全国疫情出现大规模爆发,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截至3月14日上午9:57,我国现存确诊病例。
单日新增确诊人数,高达4804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去港澳台的确诊病例,本轮疫情,数据依旧不容乐观。
抛开冰冷的数字,回归现实生活。疫情的严峻,更是让人不忍直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时间,全国各地疫情爆发。 从最近频繁上热搜的吉林疫情说起。 昨天,也就是3月13日,吉林省就新增895例本土确诊病例。
短短五天,确诊人数高达1809例。 仅仅是3月12日那天,就新增本土确诊1412例。 难以想象,这是2022年的数据。
吉林站停运,企业停工停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春,直接被按下暂停键。 全市小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 学校停课,公交、出租车、地铁停运。
吉林某学院,更是撕开了本轮疫情中,最不堪的疤
——学校聚集性疫情暴发,确诊人数直线上涨。30辆大巴车,载满了阳性病例的密接者。 里面的大多数,都是学生。
目前,吉林市已经投入使用3所方舱医院。 第四所,预计今天就能基本完工。 一共5层,2120张床位。
吉林疫情严重程度,真的超乎想象。 春暖花开,疫情也跟着“灿烂”。 爆发疫情的吉林,也并非孤例。广东疫情,也被推上了危险境地。就拿深圳这座城市来说,这段时间以来,疫情起起落落,似乎从未停过。 从“卷铺盖”上班、扛电脑下班,到在家办公。 从手机贴满核酸标签“自由”进出,到一律封闭管理。 所有餐饮餐厅堂食,网吧、酒吧、电影院等,全部关闭。 就连公交地铁,也全部停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的繁华热闹,在病毒面前,开始变得安静。这是深圳人倔强后的妥协。 因为深陷疫情中的她,别无选择。 另一方面,她还要防止香港邻居的外溢,顺便给对方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广东,除了深圳外,东莞疫情也十分严峻。 她同样被病毒夺走了享受热闹的权利,全市公交地铁停运。 高校封闭,线下教学活动一律停止。 就连景区景点和体育场馆,也全部暂停开放。
疫情开始在中国肆虐,就连抗疫中的尖子生——上海。 在最近的疫情中,也表现不佳。 目前,上海市的中风险地区就有六个。
从3月1日出现一例本土病例以来。 半个月的时间,上海出乎意外的没有实现社会面清零。 这个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城市,目前的速度,没能跑赢病毒。 开始有了封城的传闻。
好在,网传不属实。 但是,今天上海全部客运站暂停营运,是真真切切的官方通告。
面对上海疫情的严峻,就连张文宏也坐不住了。今天凌晨一点多,他不仅没有休息。 还在微博上,发了一篇千字长文。 和大家探讨:抗疫两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是漫长冬夜还是倒春寒?

2022年,疫情仍未结束。 如今,疫情已经波及全国24个省的正常生活。无数城市,在春暖花开时,变得奄奄一息。疫情还要持续多久,对我们来说,依旧是个未知数。 面对疫情的反反复复,有人开始变得麻木,也开始有了躺平的心态。 有网友认为新冠病毒,已经“流感化”。 放弃动态清零的声音又开始响起,甚至拿国外来作对比。

其实,中国的防疫政策一直有所调整。 并且在经验中一步步完善。 封控防范,就分了“三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为了精准封控,更为了减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误,一次不够处理及时。 就怀疑这一切的正确与否,全盘否定抗疫以来的努力。 张文宏在千字长文里提到:由于短期内出现了大量的病例,全国各地难免显得有些慌乱,上海也不例外。上海的精准防控在这次奥密克戎BA.2传播之际,由于发生突然,启动晚,病毒快,目前仍处于与病毒的并跑阶段,感到非常吃力。
如今,中国很多地方的疫情爆发,都是奥密克戎BA.2正在蔓延。 吉林——境外输入奥密克戎BA.2造成本地传播。 山东——3条传播链为奥密克戎BA.2。 浙江——奥密克戎BA.2迅速发展成主要流行株。 苏州——无症状感染者为奥密克戎BA.2。 我们从“谈奥色变”,到见证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三种亚型——BA.1、BA.2、BA.3。其中,奥密克戎BA.2变异株也被称为“隐形的奥密克戎”。
它不仅隐秘性极强,还有超强的传播能力。 比原始的变异株BA.1传染性要多30%。也就是说,如果出现社区传播,感染病例数在2到3天可以翻倍。面对病毒变异,越来越强,我们要做的,不该是麻木焦虑,或者是放任不管。 而是配合相关部门,坚持动态清零,精准防控。
昨天下午,张文宏和香港大学的病毒学家一起,揭开了后疫情时代的4个真相——第一个真相:病毒的“毒力”明显下降,死亡病例中,基本都是年龄大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也就是说,面对疫情肆虐,我们不需要过于恐慌。 只要打过新冠疫苗,基本上都是虚惊一场。第二个真相: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机会,但是重症率与死亡率低于流感。 曾听过有人说:“我打过疫苗了,但依旧感染。” 并以此推断疫苗没用,甚至怀疑打疫苗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其实,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 大多数疫苗都没有完全预防的作用。 该打的疫苗,要一针不落。 防控的节奏,不能乱。第三个真相:病毒并没有变弱。 根据死亡率分析,接种一剂或未打针人士的整体死亡率是 2.03%,相较接种两针人士的 0.09%,有 23 倍的差别。第四个真相:在实现了广泛接种和自然感染率的国家,新冠病毒现在可能甚至没有流感那么致命。 然而,这份“功劳”,一份得益于疫苗接种,一份因为死亡率。
细品一下,代价过于惨重。以上四个真相,是疫情现状,也都指向疫苗接种。
不得不说,配合接种疫苗,依旧是减少感染风险,减少感染后重症率和死亡率最好的一条路。 当疫苗为我们建立起群体免疫,便能让我们在和病毒的持久战中,拥有更大的底气。
刚刚,看到一条非常耐人寻味的比喻: “‘总有一天要学会和病毒共存’,但这个逻辑就像是 ——有邻居家被偷一空,现在门也不锁了,几个月竟也没再进贼,于是得出结论: 门太不科学了,又贵,我们不能像邻居一样和贼共存吗,你看他也不关门,哪有人来?”
按照我们这样的逻辑,在疫情中躺平,和新冠共存,难以想象,会是多大的悲剧。 在某些国家,死亡率下降了。并非代表他们和新冠共存的成功,而是无数鲜活生命牺牲后的结果。带血的那种。这一套优胜劣汰的规则,代价太大,我们完全没有抄作业的必要。 只要减少疫情中的死亡人数,我们就算赢。 哪怕会多一些折腾,生活没能一切正常。 因为我们不能放弃那些免疫力低下的人。 因为我们不能放弃那些有基础疾病的人。 因为我们不能放弃那些年龄偏大的人。无关人性,只是良心。每个个体背后,都是家庭,都是社会,都是国家。 只要众志成城,那些望不到头的隧道尽头,都会有光。 我们要做的是——打好疫苗,配合防疫,相信政府。
3月以来,国内疫情反反复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有人留下emo发言——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底下,有一条评论,寥寥数字,获赞无数:“恒纪元是偶然,乱纪元才是常态。”哪有与生俱来的岁月静好。不平常的日子,才能让我们在对比中感受和珍惜曾经或当下幸福。昨天,人民网发起一个话题:“等疫情结束,你最想做什么?”
有网友评论道: “等疫情结束…… 可疫情什么时候能彻底结束啊!
真的好舍不得时间过去光阴流逝,但只有无法可想无计可施无能为力的沮丧感。”
话虽如此,但生活依旧值得期待。就像张文宏在千字文的结尾里写的那样:这次疫情来的很突然,与其说是冬季还没有过去,还不如说是一次倒春寒,但当我们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和必将到来的春天,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