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中国的立场被西方国家屡屡提及,而很显然,西方国家希望的中国反应是:要么站在乌克兰立场上指责俄罗斯,这可以瓦解中俄的战略互信和战略合作,为一些人理想中的“联俄制华”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则有人希望将中国归纳为站在俄罗斯立场上,成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主权的帮凶,美国人放出的“俄罗斯向中国要求军事援助”的消息就是典型。

这年头最难的是持中,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从利益上确实应该保持中立态度,并希望世界能够保持稳定和开放团结。尽管这种希望越来越难以实现,但也确实是中国利益之所在。中国需要发展,不稳定的世界不利于我们的发展,这是基本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很多人也没有想那么多,中国舆论上有两个对立的观念,那就是支持乌克兰与支持俄罗斯的两派,双方经常相互批判和指责,很多角度都是从道义的基础上得到的。

当然,双方其实都站得住脚,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政治立场都有很显著的不当。

俄罗斯确确实实侵犯了乌克兰的主权,不论他们是将这一军事行动称之为“特别军事行动”,抑或是去纳粹化,俄罗斯的大军攻入乌克兰也是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侵犯,毕竟从1991年开始,乌克兰也已经被视为一个公认的主权国家。这是俄罗斯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的正当性硬伤。

从动机来说,俄罗斯所需要的其实并不止于避免乌克兰加入北约,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寻求乌克兰重新加入俄罗斯与白罗斯为核心的新联合之中。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俄罗斯的安全渴望,另一方面也符合俄罗斯传统的东方帝国或者苏联模式。不过与俄罗斯的欲望呈现相反的是,俄罗斯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抗御来自欧洲和美国的经济、文化辐射,这导致这种欲望实践的阻力特别大,俄罗斯的向心力过于羸弱。兵戎相见,本身就是一种这种不平衡性的反映。不能说俄罗斯这么想不正常,但他们实践的方式确实也非常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应该说,很多人将问题归结为普京个人身上并不完全。抛开此次快速开战的决策和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决策,就算换一个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上台俄罗斯的手段也不会超过现在,这场危机始终有很大几率发生并且以今天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喜欢普京很正常,但要将如此庞大的、历史性、多领域的问题串联起来,光靠普京可远远不够。

而乌克兰自己的问题也非常大。其实从俄罗斯2000年后的表现来看,独联体国家与西方开展合作俄罗斯并没有反对,否则也不会有格鲁吉亚和中亚的颜色革命出现。尽管俄罗斯不喜欢,但他们也没有实质性的能力阻止基于正当经济理由而开展的合作。换言之,乌克兰保持中立和全方位外交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乌克兰自己在独立之后,从民族主义上与俄罗斯进行了切割,但这不符合历史上从未出现一个文化与地理吻合的独立乌克兰的事实。因此,乌克兰民族主义本身是脆弱的,最终还倾向于拥抱纳粹主义。这就是一种不自然状态下强行塑造民族主义的吊诡观念,因为按照纳粹主义的标准,斯拉夫人还算不上“人”。

乌克兰也是寡头劫持的国家,从库奇马时代就开始的私有化运动让少量精英占据了绝大部分原来的国有资产,高度垄断经济要素的同时还直接下场统治国家,从库奇马开始到波罗申科,每一位乌克兰总统都是寡头,即便是泽连斯基的出现也依然很难逃离寡头的统治性力量控制。

在劫持国家后,乌克兰寡头们可以疯狂地从社会汲取资源,乌克兰经济能有扎实的发展是不可能出现的,巨大的贫富差距随之而来。与此同时,寡头们也积极地破坏政治伦理,国家沦为寡头敛财工具后不仅仅是政治腐败,甚至可以说乌克兰的亲欧很大一部分也是寡头塑造出来的。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惜与强邻为敌,并且还亲自培养了一批新纳粹作为其打手。

在开战后,我们看到乌克兰政府也有诸多极为恶劣而不负责任的行为,比如给民众随意发放枪支、将阵地建在居民区,而新纳粹武装甚至随意射杀试图出城避险的乌克兰平民。从乌克兰政府的种种表现来看,他们几乎是在招来一场本不必要的战争,而后拿着乌克兰平民的生命献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这场战争本身就是一场荒诞的、不必要却又实实在在发生了的悲剧。结束悲剧最为理性的选择是在现有的政治主张中选择平衡,恢复一种新的秩序。这也是符合中国利益的选择,中国自然而然地会支持。就此,持中依然是中国现阶段最为理性的选择,在道义上也完全说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