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3月,杨绛和钱钟书第一次在清华大学匆匆相见,彼此都一见钟情。但对这次见面的结果,两人都很失望,悻悻而归。原因竟是虽郎有情妹有意,但哥已有未婚妻,妹也有意中人,这让本想要进一步发展的两人,都郁闷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8年,17岁的杨绛,还叫杨季康,她用5年时间,修完了振华女中6年的课程,以初试复试都是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并以一己之力,为振华女中的毕业生铺就了一条免试上东吴大学的绿色通道。

尽管在东吴大学声名鹊起,但杨季康心中的圣地始终是清华大学,那里有更适合她的专业,可以满足她对文学的向往与追求。奈何那一年,清华大学没有在南方招生。虽然眼前无缘清华,但她一直没有放弃走进清华的信念。

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运动停课,杨季康巧妙地设计带着同宿舍的好友逃出了学校。她们一路北上准备前往燕京大学借读,几经转折后,杨季康最终走进了清华大学借读,圆了她的清华梦。

清华大学的女生宿舍叫古月堂,自然是男生的禁地,但每当夜晚来临时,古月堂的门口总会站着痴情的男子,等待一场浪漫的邂逅。

3月的这天阳光甚好,春花烂漫,在一片紫藤花香沁润下的古月堂门边,有个身穿青布大褂、戴着老式眼镜的儒雅青年,正眼巴巴地望着大门里面,那个如鲜花般玲珑,又自带江南之风雅的杨季康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从门内徐徐而出的杨季康一抬眼,就对上了那人眉眼间微微的笑,那蔚然而深秀的活力,那君子如兰的气质。这人,便是在清华大学名气大得惊人的传奇学子,钱钟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目相对,时空消,万物静止。就这两两相望的一瞬,最是凝眸无限意,似曾相逢在前世。

前世之誓海盟山已不可追,但今世之命中注定却是有证可查。

1919年秋,杨季康的父亲杨荫杭在对北洋政府心灰意冷和痛失二女儿的双重打击下,辞了京官,携带全家回到祖籍无锡。

为着觅得一个好的住处,8岁的杨季康曾跟随父母去过同乡望族的钱家看房子。这处的钱家,便住着少年钱钟书。

只是那时,两人毕竟年岁太小,当时情景细节已模糊不清,或许是匆匆打过照面而不自知,也或许是一面也未得见上。

但当日的机缘,足以令两人在清华园的见面,算得上是他乡遇故知,算是旧相识的一场重逢了。

“故知”是一个自带缱绻,又会暗生情愫的神奇存在。但凡一方使点劲,就会演绎一出绮丽的重逢大戏。

只是,两人心在神交,身却不由己,不敢冒进。

经中间人孙令衔两头告知,钱钟书已有从小指婚的未婚妻,而杨季康也有相爱多年的男朋友。

明明都在彼此眼中读到了真情流转,两人一边为即将错过眼前人而难过、失落;一边又为这个可以预见的遗憾而不甘,不甘就此放手放弃。

钱钟书认为杨季康现阶段还只是谈了男朋友,还未正式定聘,自己还有追求她的机会。最终相思战胜了矜持,他大胆地给杨季康写信,约她出来面谈。

没想到杨季康不但应了约,还一见面就主动解释:我没有男朋友。

因为相貌好、年纪小、功课好、家境好,风华正茂的杨季康当然不缺追求者,她周围的朋友相传,爱慕杨季康的达72人之多,是妥妥的一个“孔子班”。

而这群爱慕者中,有一个特殊的存在,便是杨季康从振华女中一路同学到东吴大学的费孝通。

费孝通一直明里暗里的表白杨季康都被挡了回来,眼看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他想了一个主意,仗着自己与杨季康最熟识,他便要每一个爱慕杨季康的追求者,都走他的门路。时间一长,很多人就误会他是杨季康的男朋友了。
杨季康郑重地告诉钱钟书,澄清费孝通是别人给她乱安的男朋友,实际上只是她相识多年的好朋友。她还表态,以后会更加注意和费孝通保持距离才好。

得知真相的钱钟书喜不自胜,也连忙解释自己并未订婚,所谓的未婚妻是远房姑母的女儿,虽然长辈们有意撮合,但自己一直都没同意过。
轮流解释完毕,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两人相视而笑,顿时觉得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清爽甜蜜起来。

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时间不早不晚,刚好遇见等到心中的那个他,他们从相识到相爱,是偶然,也是必然。

这次谈话后,两人正式开启了恋爱模式。钱钟书冒着胆子争取来的面谈,为他求来了长达63年的旷世奇恋,这是他做的最成功最睿智的选择。

待两人感情稳定下来,杨季康的母亲忍不住打趣她:“阿季脚上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线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
这个美好的定情故事,出自这本《杨绛传》,是杨绛先生众多有趣有爱,睿智风雅之事的其中一个。

民国才女何其多,个个争奇斗艳般的展示着自己的才情与芳华,唯有杨绛“和谁也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从容淡定地走完了自己105年的人生路。

在这个到处都弥漫着成功主义价值观的世界里,能淡薄名利,远离是非的杨绛先生,真是太难得可贵了。

大家可以读一读《杨绛传》,愿你我都能从这一本富于人生启示的传记里,从杨绛先生的百岁人生与智慧里,找回我们对爱情、才华和修养的追求,做一个眼里有光、心里有海的女子,优雅从容地走过人间芳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