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近的国际局势,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作为不太爱看新闻的军事小白,我并不想针对俄乌事件进行盲目评论,轻率调侃。
但,作为长期关注社会人文的影评人,我今天想从电影的角度,探讨一个问题——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在我看过的3000多部影视剧里,大概有100多部,主题与“战争”有关。
而在我看来,但凡战争片,其表达的内容,都可以被分类成四个等级。
最低级的战争片,是主拍战争的猎奇场面,给观众造成感官上的刺激。
比如手撕鬼子,比如裤裆藏雷,比如《纳粹集中营的爱与欲》……
这类战争片的创作初衷,通常都是为了博眼球赚钱,表达的内容非常肤浅。
第三级的战争片,是主拍战争的激烈场面,让观众感受到激情与热血。
比如《亮剑》,比如《珍珠港》,比如最近某部我不敢评论的大片……
这类战争片的创作初衷,通常都不止是为了博眼球赚钱。
它们还企图证明立场的正确,传播某种信仰和意识形态。
换句话说,它们看似是影视作品,实则也是一种战争工具。
只不过这种战争工具,影响的并非人的肉体,而是文化、思维与精神。
第二级的战争片,是主拍战争的残酷无情,让观众感受到痛心与悲悯。
比如《紫日》,比如《荆轲刺秦王》,比如《辛德勒的名单》……
这类战争片的创作初衷,通常与任何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都无关。
它们单纯地站在“人”的立场,把视角聚焦到了如你我一样的,鲜活的生命上。
看到那些鲜活的生命饱受摧残,我们不禁会陷入反思,产生“反战”的普世价值观。
落笔至此,一定有人想问:那顶级的战争片是什么样的?
我认为,在我看过的3000多部影视剧里——
只有一部作品,彻底讲透了战争的本质。
只有一部作品,能够称之为顶级战争片。
这部作品,就是《进击的巨人》。
可能有人会觉得:切,不就是部烂尾了的动漫么。
而我想说,百年之后,《进击的巨人》必会成为划时代的经典。
好在哪?
首先,它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涵盖了上述三种级别战争片的所有特征。
不信你看——
第一季,巨人破坏了艾尔迪亚国的墙壁,摧毁了原本美好的一切。
目睹这些高度猎奇的画面,你很难不感到刺激,很难不想继续往下看。
第二/三季,艾伦加入调查兵团,在团长艾尔文的指挥下,向巨人展开了反击战。
激昂的音乐响起,巨人纷纷被砍下脑袋,让你产生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快感。
为了追求自由,为了找到真相,为了未来的人类,能够摆脱战争的摧残——
艾尔文带着麾下所有精锐,去往了遍地都是巨人的墙壁之外。
面对兽之巨人压倒性的力量,艾尔文率领部队,展开了飞蛾扑火式的冲杀。
冲杀前,艾尔文对士兵的演讲,其灵感来源,有可能是司马迁的这句名言: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有人说,调查兵团与兽之巨人的这场大战,是《进击的巨人》最激情热血的篇章。
当艾尔文带着理想,义无反顾地奔向死亡时,我们看到了人类最伟大的特质:
勇敢,团结,坚毅,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但,拥有这些“伟大”特质的艾尔文,真的应该得到赞扬,真的能够代表正义吗?
艾尔文怂恿属下,对兽之巨人展开的自杀式进攻,真的具有崇高的价值和意义吗?
七十多年前,日本神风队以血肉之躯撞向美国军舰时,又何尝不是如此激情热血?
随着情节推进,我们渐渐发现一个残酷的真相——
原来,那些巨人,原本全部都只是艾尔迪亚一族的普通人。
大洋彼岸,他们是因遭到马莱人迫害,被注入了骨髓毒液,所以才变成了巨人。
而在漫画的结局中,谏山创已经明确表示,所有巨人都是有可能被变回普通人的。
没错。
调查兵团慷慨激昂,杀死的不过是一群同他们一样,无辜的人类罢了。
而,艾尔文牺牲几乎所有士兵,所击败的兽之巨人,也并非什么恶魔的化身。
和艾尔文一样,兽之巨人(吉克)也有父母,也有人性,也有着崇高的梦想。
他之所以用石子屠杀调查兵团,也是为了未来的人类,能够摆脱战争的摧残。
讽刺吗?
这,就是《进击的巨人》,和这个世界的悲剧所在。
故事进展到后半段时,你几乎再也不会感到猎奇、激情或热血。
你也不会追随里面的某位人物,去信仰某种意识形态。
因为你明白,那些沸腾的热血,只会带来更大的悲哀;
那些崇高的信仰,只会让悲哀周而复始,毫无价值和意义。
第四季,当调查兵团跨过大海,发动对马莱国的奇袭时,你会感到无比震撼。
你甚至会目瞪口呆,身体颤抖,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发不出任何声音。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准确地说,这种感觉,叫幻灭。
而,你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剧烈的幻灭感,是因为你发现——
原来,你一直以为象征着正义的调查兵团,本质上跟巨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为了自身得到救赎,他们就像巨人一样,可以肆无忌惮地攻墙,屠杀,吃人。
到了至关紧要的时刻,他们甚至会把枪口对准平民和孩子,甚至会引爆核弹。
所以,当你看到第四季时,你再也不会有所谓正义战胜邪恶的快感。
看到马莱人被杀,你悲痛难过;
看到艾尔迪亚人被杀,你悲痛难过;
看到巨人被杀,你还是悲痛难过。
你不禁会开始反思人类,产生一个深刻的念头——
战争这件事,果真是全世界最愚蠢的。
至此,《进击的巨人》由浅至深,传达了现有战争片的三种主题感受。
但。
《进击的巨人》的终极主题,真的跟《辛德勒的名单》等第二级的战争片一样吗?
谏山创想表达的,真的是现今最主流的普世价值观,真的是救赎、希望与反战吗?
不是。
当然,更不是反战败。
在我看来,《进击的巨人》之所以能够称之为顶级战争片,关键之处就在于——
它先是渲染情感,让我们对主人公产生共情和崇拜,把主人公视为正义的化身。
之后,它又跳出人类情感,用绝对理性的方式,对所谓的”正义“进行了客观思辨。
怎么说?
童年时代,艾伦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三笠,一个叫阿尔敏。
少女三笠,生于清冷偏僻的小山村,原本拥有美满的家庭。
然而,只因是“稀有的东洋妞”,她就被人贩子掳走,父母也被杀死了。
至暗时刻,是艾伦用一把匕首替她报仇,抹平了所有的罪恶。
少年阿尔敏,具备聪慧的头脑,擅于洞察逻辑谬误,以及民众的盲目性。
“就算墙壁一百年来都没有被破坏,也无法证明今天就一定不会被破坏!”
阿尔敏看到了潜在的危机,他试图像鲁迅那样,唤醒愚蠢无知的百姓 。
结果,却因体格弱小,他总是被人们当作“异端”打压、欺凌。
而,每当他遭遇暴力,都是艾伦不顾一切,替他伸张正义。
这说明什么?
艾伦天性善良,是个正义感十足的少年。
而我相信,对于艾伦这样的少年,每位观众都会心生怜惜与崇敬。
多年以后,调查兵团扫清了墙外所有巨人,艾伦人生第一次来到了海边。
当他用手指向远方,语气深沉地说这段话时,很多观众都觉得非常霸气。
结合艾伦的经历,仔细分析,这段话潜藏了什么含义?
人贩子掳走了他的朋友,他就要把人贩子全部捅死;
巨人活吞了他的至亲,他就要把巨人全部杀净。
他想要的,是消灭剥削,消灭压迫,消灭一切吃人的强盗,实现……
换句话说,他想要的,是一个人人生而自由,人人都能得到解放的世界。
这,是何等的气魄。
然而,这样的气魄,真的值得被讴歌吗?
最终章中,艾伦伪装成伤兵,潜伏进了世界第一大国:马莱。
拥有国际视野后,他摸清了各国的信息,得知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原来,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视他的母国艾尔迪亚为眼中钉,肉中刺。
那些国家,先前之所以没对艾尔迪亚动手,只是忌惮于”地鸣“的威胁。
可现在,那些国家已经得知,”地鸣“被转移到了艾伦手里。
他们还知道,作为非王族血统的人,艾伦目前并没真正掌握地鸣之力。
因此,在艾伦彻底拥有地鸣之力前,他们要歼灭艾尔迪亚,以绝后患。
不太能理解?
我举个现实中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1991年,刚刚宣布独立的乌克兰,继承了前苏联留下的大量核武器。
作为世界第三拥核国家,乌克兰的人民享受着和平,未来充满希望。
直到,乌克兰被某些大国哄骗,失去了手中的所有核武器。
废掉武功的乌克兰,并没能如愿加入象征”维护和平“的欧盟和北约。
反倒逐渐令自己卷入了战争漩涡,甚至产生了被灭国的风险。
而,对方攻击乌克兰的理由,则是为了”维护和平“。
现在,我们回到开头那个问题。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是资源的不对等。
是一方对另一方,无法形成可以同归于尽的威慑力。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战争从来都没有真正停止过。
包括我们在内——
这世上的大国和强国,之所以能够享受和平,只是因为掌握着核武器。
那如果,此时此刻,我们突然得知了一件事呢?——
某个国家,即将研发出一种新科技,这种科技可以完全防御住核武器的轰炸。
同时,那个国家自己还拥有核武器,只要一动手,我们根本没任何还手之力。
这个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什么?
刘慈欣说,生存,是生物的第一本能。
为了生存,我们能做的,唯有在那个国家研发出新科技前,将其彻底炸平。
就像《进击的巨人》中,除了马莱和艾尔迪亚,还存在着另一个军事强国:
中东联合国。
由于麾下没有巨人战士,中东联合国穷则思变,研发出了超前的科技。
他们的炮弹,达到了现实中二战的水平,连铠之巨人都能轻松击穿。
照此趋势,中东联合国研发出核武器,时间已经近在咫尺。
而,一旦核武器出现,艾伦的地鸣之力,将再无任何意义。
即便是数千万个超大型巨人,毁灭也仅仅只是顷刻之间。
在这样的世界局势面前,心系国家与民族安危的艾伦,还能怎样处理?
他唯有先发制人,以魔鬼般的姿态,把所有敌人全部消灭。
不能否认,这个选择合情合理,也符合我们对他的认知和逻辑。
战争,始于强大者的贪婪和自信。
屠杀,始于伟大者的崇高与激情。
当艾伦发动地鸣时,作为追随了他9年的观众,我体会到了深深的绝望感。
这种心情,就像崇拜元首的小孩子,突然发现那个元首,才是最大的魔鬼。
更难受的是,元首之所以会成为魔鬼,是由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进击的巨人》漫画完结时,国内外的网上骂声一片。
很多人说谏山创毁了一部“神作”,想往他家里寄刀片。
其中,最令大部分人难以接受的,是最终话里艾伦的一段台词。
很多人觉得,这段台词莫名其妙,与整部作品的气质大相径庭。
而这段台词,也彻底毁掉了艾伦的形象,让观众尴尬万分。
谏山创为何要这样写?
在我看来,他是想提醒诸位——
艾伦,并不是神,而只是一个和我们处于相同纬度的人。
无论人类历史将如何描写,艾伦都只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
是人,就不会完美。
是人,就有阴暗的部分。
是人,就会成为所谓“自我”的奴隶。
是人,就无法真正承担起神的责任。
艾伦如此,艾尔文如此,谏山创亦是如此。
这,就是《进击的巨人》表达的终极主题——
反对崇拜,警惕一切。
尤其要警惕,那些看似很高尚的人。
战争从未休止,只因人人生而愚蠢,无法解决彼此的矛盾。
即便是你眼中最伟光正的人,体内也可能(更可能)潜藏着军国主义的残忍。
动漫的结尾,艾伦以毁灭世界的方式告诉世人,生存,只是一种随机的幸运。
现实中,谏山创以毁灭作品的方式告诉我们,这世上或许有神作,但没有神。
我们对包括谏山创在内,任何人类豪杰的崇拜,都只是人生的虚幻。
而。
无论人类怀揣着怎样的信仰。
一旦战争,便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