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事不少。

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就不说了,也不是咱们能操心的。

就说跟生活息息相关的,无论是宏观数据,还是个人的切身感受,相信大家都感觉到了,压力着实不小。

3月11日,央行公布了2月份的金融数据,相比1月份的气势如虹,出现了明显的反转。

最主要的反转,是社融。

先解释啥叫社融,再来讨论数据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融,全称叫“社会融资规模”。

大家都熟悉的M2,只能代表流通里货币有多少。

至于钱印出来,贷出去,能不能流进工厂、公司、实体经济,要看社融有多少。

因此,社融可以看作金融机构的资产端。

银行把钱贷出去,这笔钱,是银行的资产。

也就是说,社融,基本可以代表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反过来说,我们的存款,就是银行借的钱,可以看作金融机构的负债端。

例行说完定义,我们再看数据。

2月份,社融存量增量是1.19万亿,比上年同期少了5315亿元。

新增人民币贷款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300亿元。

要知道,1月份的时候,这两项数字分别是6.17万亿元、3.98万亿元。

总量减少这么多,结构上肯定也有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看看分项。

社融有4个分项:

人民币贷款、政府债、企业债、表外三项(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2月份,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9084亿元,同比少增4329亿元;

政府债券净融资2722亿元,同比多1705亿元;

企业债券净融资3377亿元,同比多2021亿元;

表外三项减少5053亿元,同比多减4656亿元。

很明显,政府债和企业债,也就是铁公基,新基建,撑起了2月份社融的“脸面”。

而第一项的贷款减少,第四项的表外三项,才是社融失速的关键原因。

好了,记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贷款,一个是表外。

先说表外减少的原因。

还是要先说概念。

表外三项里,最核心的一项,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票据,其实是一种延期支付的手段,在企业之间流转,也就是“赊账”。

在票据到期前,如果持票企业需要提前获得票据资金,可以进行“贴现”,即持票人贴付一定利息,把票据转让给银行等金融机构。

银行呢,可以把已贴现未到期的票据再转让给其他银行,这叫“转贴现”。

其中,票据贴现计入银行贷款,是表内融资,也就是“票据融资”。

但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是“表外”的业务,统计在社融里。

这个概念,理解起来也不难。

你想,表外的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减少,肯定对应了表内的“票据融资”的增多。

没错,这就是今天要说的重点:

票据融资增多,贷款减少!

而这两项数据,都藏在2月份的“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里。

顺藤摸瓜,分析社融需求的减少,为啥大家不愿意贷款了,原因还要从“新增人民币贷款”中找原因。

顺着这个思路,咱们接下来,分析2月的人民币贷款数据。

人民币贷款数据,也有几个分项:

居民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同比多减220亿元;

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同比多减4572亿元。

企业短期贷款增加4111亿元,同比多增1614亿元。

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5052亿元,同比少增5948亿元。

票据融资新增3052亿元,同比多增4907亿元。

请各位把以上5个分项,都看一遍,哪些在增加,哪些在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明显,抽丝剥茧下来,我们才能发现,社融大幅反转的两个核心原因:

1,票据融资,大幅增加!

2,居民的短贷和中长贷,全部在减少!

这两项数据,就是今天蓝白要跟大家分享的核心内容。

先说票据融资。

上面说了,表外的未贴现票据减少了,说明啥?

说明银行在抢票据!

要知道,央行对银行的信贷发放,是有考核要求的。

尤其是最近一年,央行反复强调要输血中小微企业,反复要求银行要加大信贷投放。

可银行也很难办啊。

一方面,现在这形势,放出去的贷款,怕坏账,不断降低贷款门槛,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怎么办?

另一方面,利润预期变差,企业更倾向于谨慎,不敢负债扩产经营,贷款需求太差。

前有放贷的考核要求,后有放贷的种种掣肘,换做你是银行,怎么办?

很简单,用收票,替代贷款,向企业放款。

坏账率又低,还能满足央行普惠金融考核要求,一举多得。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2月下旬的时候,票据利率出现了一轮断崖式下跌。

1个月的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再次出现0.01%的低点。

3个月的股银票利率,也只有0.35%。

但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典型的资金空转。

票据转贴现利率多日大幅低于银行大额存单以及同期理财产品的收益,可能会诱发一些有授信敞口的企业主动到银行开承兑汇票,寻求套利。

银行呢,因为有任务压着,大部分时候,甚至是在银行的默许乃至动员下,企业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或者大额存单,再开银行承兑汇票套走资金。

这,当然会伤害实体经济的真实融资需求。

说完票据,再说居民贷款,也是今天要聊的核心内容。

上面说了,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全部在减少,这是拖累2月金融数据的核心原因。

居民短贷,是消费贷,信用卡之类的。

居民中长期贷,就是房贷!

短贷为啥减少?不敢消费了呗!

能不装修,就不装修了。能不旅游,就不出去了。

能不买家电,不住酒店,不下馆子,少买点衣服没啥,少喝几顿大酒,也没啥,日子还要过下去。

至于房贷,我不说,大家都懂。

注意:中长期贷款减少,房贷转负,这是有统计数据以来,居民中长期贷款第一次转负!

冷冰冰的现实:大家不愿意买房了。

要知道,从去年10月份,开始恢复开发贷、房贷正常发放后,房地产的利好,几乎没有断过。

越来越多的城市实施20%首付,房贷利率从节前的5.8%,两个月时间,飞速下降到了5%附近,有城市直接喊出了棚改货币化,取消认房认贷的城市此起彼伏。

这也是蓝白之前反复跟大家讲的,今年降首付、降利率乃至棚改货币化,用处都不大。

2月份,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减少27.3%,TOP房企销售额普遍大跌40%以上。

要么,是收入受冲击了,买房计划先搁置。

要么,是担心买到期房,索性继续等。

这个时候,居民买房的信心被破坏了,再靠首付和利率降低,这种低门槛、加杠杆买房的刺激措施,很难修复买房意愿。

不管是票据融资的增加,还是居民房贷的罕见下降,都指向了一个事实:

现在,银行有钱也很难贷出去。

说到底,还是一个“信用”的问题。

企业担心今年原材料继续涨,海外都复工了,高价进货,出口订单再下降怎么办?很多厂子不敢贷款扩产。

购房者呢,担心开发商爆雷,期房烂尾,全家人的积蓄打水漂,自然慎之又慎,纵使首付和利率奇低,也不敢轻易入场。

银行也难受啊,多少呼风唤雨的大公司,昨天还趾高气扬,今天就轰然倒下,风控又不是吃干饭的,除了坏账,谁担得起责任?

你看,“猜疑链”就这么形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货币政策里,这种现象有个名词,叫“推绳子效应”。

推绳子效应的本质是:

如果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例如提高准备金率、加息,市场会立马做出反应,直接躺平,利率抬高,会马上导致银行减少放贷的后果。

如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虽然降了,但这个时候市场信心不足,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依然偏悲观,企业还是不敢贷款,银行依然不会选择放贷,都在继续观望。

好比你拉绳子,会马上拉动货物。

而反过来推绳子的话,货物并不会动。

现在不就这种情况么?

央行印钞,银行手里握着大把的信贷资源。

可大宗商品涨价,进货成本高又不能转嫁,房企动不动就爆雷,人口流动受限,导致居民消费也起不来。

信用不足的时期,市场各方的信任,都很脆弱。

看过去半年的房地产,坏的消息只要出现,可能是社交媒体上的一段文字,也可能是子虚乌有的传言。

可能是商票不兑付,可能是去总部讨要工程款。

可能是信托违约,也可能是一段没头没尾的录音和视频。

任凭开发商如何解释,怎么给投资者鼓劲,千方百计证明自己还有钱,也没人愿意相信。

反过来,好的消息有一箩筐,还都是实锤。

降首付利率,发并购贷,恢复开发贷,房贷加速审批,各种喊话,银行还是不愿意相信,购房者还是不愿意相信,大家接着维持现状。

怎么办?如何解决?

蓝白觉得,一切还是要交给时间。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原因有三个。

我看到信达宏观解运亮的报告,其中提到:

1,还记得2021年初的时候吗?央行连续多月坚持不加息,强调“货币政策不急转弯”,所以信贷的基数高,今年2月的同比数据当然低了。

2,2月份是春节,要跟1月份的炸裂天量数据合并来看,加一块再看,也没那么违和了。

3,房地产调控的基调,是未来的关键,政策既然已经转向了,在没有收到好的市场反馈前,宽松的力度可能会加码。

以前蓝白跟大家说过,既然2022年的基调是稳增长,那财政、货币、基建三板斧就少不了。

记住:不管房地产还是资本市场,不管消费还是投资和出口,在一个政策市里,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没有好的效果,宽松的措施,就不会鸣金收兵。

举例来说,2月建筑业PMI已经飙升到了57.6%,沥青开工率持续上升,螺纹钢、水泥等工业品价格还在上涨。

还有,在5.5%的目标下,今年退税力度会非常大,对地方加大转移支付规模至9.8万亿,增速高达18%,缓解地方上的卖地压力。

国家退税减税约2.5万亿,规模为历史之最,其中1.5万亿增值税留抵退税直达企业。

信用从“收缩”到“扩张”,一定会来,时间早晚的问题。

常识告诉我们:现在,就是黎明前的四五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