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漆黑的神秘空间,50 个人正渐渐苏醒。
他们环顾四周,发现彼此互不相识。 这些人还没来得及搭讪,突然房间里发出“哔”的电流声,紧接着每个人站立的位置都被划出了一个红色的圆圈,把 50 双脚死死地框定。 有个姑娘试图走出红圈,她刚一抬脚,房间里就响起警报声,她本能地缩了回去。
姑娘又伸手试图触碰她身旁的人,结果臂膀刚超出红圈的范围,又是一声警报,给她吓坏了。
另一个小哥胆子稍大一些,他不顾警报,一脚踏出了红圈。 “噼啪”一声响,房间中央的神秘装置应声启动,瞬间一道脉冲电流闪电般击中了他,小哥当场一命呜呼,尸体更是被地板上的牵引装置吸出了房外,消失殆尽。
——原来,不服从游戏规则,是会丧命的。 50 — 1,现在还剩 49 位玩家。 是的,这是一个真实版生存游戏,而为了生存,就必须杀死在场的其他人。 而游戏规则,更是让这个求生之战,变成了狼人杀:每位玩家都能为在场的任何一人,投一张“死亡票”。 只要抬起手来,地板上的箭头就会跟随手指的方向移动,让玩家轻松锁定自己想要投死的对象。
这个游戏的保密机制也做得很是“贴心”。每个玩家的投票选择,只有 ta 自己能看到,这为撒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游戏系统会自动计时,每过两分钟,电流就会击杀得票最高的那个人。 一开始,大家都很友善,想尽办法保全所有人。 他们提议:谁都不要投票,自动弃权。 结果时间一到,游戏随机选定了一个玩家,送上西天。
他们又想:大家都投给已经死了的人。 结果两分钟一到,游戏硬是在存活的人中又随机选出一个,送回了老家。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焦灼,谁想活下去,就必定要让另一个人牺牲。 问题是:怎样才能说服大家,不投自己、去投别人呢? 既要理由充分,又不能显得自私,否则自己会直接变成大家票选的对象。难啊。 死亡面前,一场人性的终极拷问,已悄然拉开序幕。
在场的人,男女老少都有,上到七八十岁的老头,下到花季少女、和孕妇腹中的胎儿。 他们也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西装革履到街头混混,从白人到黑人到黄种人,从穆斯林到基督徒到无神论者…… 简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缩影。 想在两分钟倒计时结束前商量出一个公认的投票策略,实在困难。 眼看着秒表滴答滴答,一位小伙子站了出来:
“我提议,大家把票投给在场的老人,因为他们年事已高,本来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就比我们少,所以年轻人更有活下去的资格,因为年轻人的未来还很长。” 大家默认了小伙子的说法,从看起来年纪最大的老爷爷开始,接着是老奶奶,再接着又是一个老爷爷…… 就这样,几位老人相继被投死。 下一个该轮到谁呢?小伙子瞄准了一位戴着帽子的阿姨。 阿姨说:“我只有 52 岁,我显老是因为我得过乳腺癌。”
小伙子二话不说:“你得这种病,早晚都得死。” 我刚才说什么来着? 谁都想活下去,但你如果把这种自私暴露得太显眼,就会立马变成大家攻击的目标。 果不其然,小伙子刚才的话引起众怒,大家果断都投给了他。 一道闪电,小伙子应声倒地。
这个集体好不容易有个 “意见领袖”,现在领袖死了,现场的秩序要如何维持呢?下一轮投票,会按什么规则执行呢? 大家自然而然把眼神都聚焦在了那位乳腺癌患者身上。 感受到了压力的她,开口提议: “我们不如都介绍一下自己,说不定我们能找到彼此之间的一些关联,由此就能推断出逃脱之法。” 一位绿衣服的小姐姐很是 nice,她答应介绍自己。
结果刚开口没几秒,临近两分钟的倒数读秒就启动了,众人一时之间找不到投票对象,就索性……投死了绿衣小姐姐。 这下好了,没人敢再吱声。 不过刚才那位帽子阿姨的话还是激发了大家的灵感,有些眼尖的人开始指手画脚: “我认得这个女人!她背着老公和邻居搞过WY!”
——于是那个“搞WY的”被投死了。 “这个小混混一看就是个黑SD!”
——于是那个穿着黑背心、胳膊上布满纹身的大汉,被投死了。 “我认得这个白人,他一直歧视黑人!” “啊啊还有这个人,他歧视TX恋!”
——于是又有两个“歧视少数群体”的人被投死了。 外Y、黑SD、歧视……只要是能证明 “这个人有道德问题” 的瑕疵,只要能引导众人把矛头指向他们,自己就安全了,因为谁都会默许: 那些道德有问题、灵魂有污点的人,生命的价值比我们在场的人更低。 此时突然一个男人指着身旁的女人向大家求情:“这是我妻子,我很爱她,求大家不要投给她,要投就先投我吧。”
才看过那么多“道德沦丧的败类”,现在突然出现那么一个深情款款的男子,大家怎么忍心投他们。 于是夫妻二人暂时安全,但倒计时不会因为这段温情停止。 这时有位美国大兵站了出来: “我们还有一个方法没试!大家都把自己的票投给自己右边的人,这样大家都平票,说不定大家都能活着。”
众人表示同意,但突然一个黑衣男子大喊: “我对面那个胡子男,我看到他的手势,他突然临时改票了!他是我们所有人的叛徒!”
你应该猜到了,这个胡子男立马就被大家投死了。
黑衣男接着说:“在场年纪最小的小女孩,和怀有身孕的妇人,最有活下去的资格,请大家不要投他们”。
大家都默默点头。 然而这句话不仅救下了小女孩和孕妇,更让黑衣男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没人能想出什么理由号召大家去投给黑衣男。 倒计时依然在继续,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突然一个男人高喊:“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凭什么每次出现灾害,妇女和儿童就一定要先跑?我们男人的生命,就不如她们值钱吗?” 呃……sorry man,在这种时候居然敢政治不正确?马上投死你! 现场一时陷入慌乱,没人维持秩序,大家在恐慌和凌乱之中,开启了互相攻击模式。 有意思的是,刚才还恩恩爱爱要为彼此献身的夫妻,这时候也大吵大闹了起来。
众人一听:原来根本就是为了博取同情而假装的!这俩人什么关系也没有! 于是,骗子男女也被相继投死。
刚才提议保护孕妇和小女孩的黑衣男,眼看大家还是会
一致
痛恨道德败坏的人,赶紧站回了自己的道德制高点。 他凭借自身出色的演讲能力和情绪感染力,硬是说服在场的各位投死其他人,甚至有人受到“感化”,自行走出红圈,选择自尽。
终于,游戏进行到了最后,只剩黑衣男、小女孩、和孕妇。 倒计时还在继续。 很显然,这个游戏的设置,只允许最后有一个赢家。 黑衣男对小女孩说:“你看,我们三个,只有一人能活。但如果孕妇阿姨活了下来,我们就等于救活了两条命,你看她肚子里的孩子就快出生了。”
黑衣男说服了小女孩,他们约定,一起数“一、二、三”,然后共同踏出红圈、慷慨赴死。
结果就在小女孩刚踏出红圈被电击的一刹那,黑衣男抬起手来,把票投给了孕妇。 小女孩被电死,孕妇被投死。 而那个从道德制高点,站到了生命制高点的黑衣男,笑着活到了最后,成了唯一的赢家。
这样的结局,你猜到了吗? 如果是你在现场,你的做法,会不会和其中的某人不一样? 最终的结局,是否也会有所改变? 上面这个故事,出自电影《生存回圈 Circle》。 这个故事,即便是真人版的,但毕竟也是虚构出的情节,这你肯定知道。 而电影情节的虚构丝毫不妨碍它打动人,正因为这背后透露出的——人性。 我们总说:人这一辈子,出身也许不同,但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可今天这个故事颠覆了我们的认知:死亡面前,也毫无平等可言。 但我想告诉你:这个故事背后透露出的心理学原理,对每个人都同样公平。
首先我想说的是: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 四个字,你肯定熟悉。 但你知道吗? “从众”的“从”字,不仅有“在大街上看到一大群人抬头看天、于是也加入他们一起抬头看天、即便睁大了双眼也看不到什么特别的”那种“跟从”; 更有在面对大众的压力,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和大家保持一致、从而保护自己的“服从”、甚至是“屈从”。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 Soloman Asch 做过一项实验: 他邀请了 50名大学生参加一场“视觉测试”。 他把每个参与者“随机与 7 个其他参与者配对”—— 假的!这 7 个人其实是 Asch 请来的群众演员。
Asch “视觉测试” 现场 长桌前的研究人员正在展示下面这张视觉测试图:
那名真正的参与者坐在桌子的尾端,这是 Asch 设计的顺序:在那 7 个群众演员先回答完之后,真正的参与者才能给出答案。 来看看这个假惺惺的视觉测试题:只要你视力没问题,谁都知道正确答案是“黑线 B 和蓝线 X 长度最相近”。 Asch 耍的花招是,让前 7 个演员故意都轮流报出同样的错误答案:“C 和 X 长度最接近!” 你猜,最后那位真正的参与者,会报出明显的正确答案“B”,还是服从大多数人的错误答案“C”? 实验结果显示: 三分之一(32%)的实验参与者属于标准的从众人群,即便那 7 位演员给出的答案错得那么明显那么离谱,都还是给出了和他们一样的错误答案。 那些真正从头到尾清醒、从没错误从众过一次的参与者,只有 25%;剩下 75% 的人,多多少少都至少错误地“跟风”过一次。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换做是屏幕前的你,去参加 Asch 的实验,你会是那
清醒
的四分之一吗? 如果换做是你在《生存回圈》的游戏现场,当第一个小伙子提议要“投死老人”的时候,你会站出来说“不”吗? 其实我们都很清楚:那个小伙子说什么“老人应该先死,因为他们反正能活的时间比我们年轻人少”,这个时间算术上还算通顺的论点,本身未必是正确的。
但在现场,一旦框定了“老人”这个群体,老人这个少数,就和剩下比他们年轻的人,被区分了阵营。 而在两分钟极短的时间限制内,从众效应的集体无意识决定了: 那些不听从这个 “少数服从多数”的人,会瞬间成为“被孤立的少数”,自然而然成为大家无暇再另
做
思考的攻击对象。 然而,随着老人人数的消减,很快“多数”和“少数”的平衡发生了动摇。
没能找到全新平衡点的那位小伙子,很快也就成了众矢之的。 而最后那个黑衣男之所以能站上道德的制高点,一直笑到最后,是因为他把少数和多数进行了置换: 需要保护的小女孩和孕妇,是不可动摇的“少数人”,其他命不如少数群体金贵所以总要死的,是可以被轮番投死的 “多数人”。 站上这个
制高
点之后,其他人都得死,只是先后的问题。 除非有人能站出来,不仅反对黑衣男,还要能让自己的反对,心悦诚服地征服每个人。 ——既然做不到,那就要么互相攻击,要么互相欺瞒,结局就是:丧命。 哪怕就这样死了,死的时候也不是大家眼中的蠢货和异类——这样的死,也还不算太惨吧?
再来看回那个 “道德模范” 黑衣男。 他口口声声要保护孕妇和小女孩,好一个妇女之友! 可如此想要保护女人的他,怎么最后反而成了利用女人、保护自己的渣男呢? 心理学家告诉你:恐怕所有的渣男都是如此,不用大惊小怪。
心理学上有个很年轻的派别:性别心理学(Gender Psychology)。 性别心理学家一开始在研究性别歧视的时候,把这个世界对女性的偏见分为两种: 敌意型性别偏见(Hostile Sexism),以及善意型性别偏见(Benevolent Sexism)。
什么意思呢? 敌意型是明目张胆地说“女人活该工资比我们男人低,学历比我们低,社会地位和待遇比我们低”。 善意型是说“女人需要被特别照顾,我们男人就应该为女性开门、提东西、保护她们”。 西方社会传遍全球的“lady first 女士优先”这种绅士风范,就是后者的所谓善意型的男人了。
心理学家拿着偏见问卷给不同的男人做,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
两型
偏见其实是一回事
嘛
! 对女性带有越强敌意的人,善意的表现也就越多;对女性带有善意偏见的人,敌意的言行也不少。 只是善意和敌意,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现罢了。
这说明,这
两个
类型的偏见,除了在言行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现,但内心其实想法是一样的: 女性比男性弱,需要被照顾,或者不如男性。 我不知道那个黑衣男在生命中是否有对其他女性透露出“善意型”的偏见,但在死亡面前,对善意的利用和演绎,让他的敌意得到了完美释放。 是啊,都在和自己争夺生存权了,不是敌人,还是什么呢? 顺带一提:性别心理学家现在普遍认为,真正的“零歧视”,是不因为对方的性别,就给对方贴上预设的标签。 女性同样可以很强大,在对方不需要帮助的时候多管闲事,也一样是不尊重。 男性也可以柔弱,因为一个人是男性所以禁止对方哭泣、表达细腻的情绪,可能催生负能量甚至心理疾病。
说回这部电影。我在看的时候,一直在反复问自己: 如果换作是我在现场,会怎样选择? 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我对电影中很多角色提出的“道德标准”都看不顺眼。 就比如上面的“老人最该先死,因为他们时间不多了。”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是看 ta 还剩下几年生命,还是应该看 ta 过去已经为这个世界做出了多少贡献? 还有“那个女人有了外遇所以该死”,谁知道她的老公是否也绝对清白?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不想想会不会两个人都有问题? 还有那些说什么“歧视少数人种”的都该死,你们自己就是傲慢与偏见的代表人物,心里都没点 A B C D 数的吗? 我们上面也分析到了,在那样时间有限、分分秒秒都生死攸关的瞬间,任何“道德标准”都会变成“道德绑架”。 被恐惧和无助占据的头脑,是很难维持理性思考的。 道德标准是个和成长经历、社会背景都挂钩的东西,一件在我眼里道德的事情,到了你眼里也许就很龌龊。
心理学家研究人们心中那把道德标尺,其实也已经有时日了。 作为本文的最后一个心理小分享,我不再让你做“换了你会投死谁”这样的难题了,我们做个情景小游戏。
请仔细阅读以下故事片段: H 先生的妻子因病而濒临死亡。 有一种特殊药剂能治愈她,由某药剂师配制。然而,这种药不仅制作费用昂贵,售价更是成本价的 10 倍 —— 成本 200 元,但售价高达 2000 元。 H 四处借钱,但只借到了 1000 元,这才是药价的一半。H 只好去恳求药剂师,表明他的妻子已生命垂危,是否能便宜一点,或者先付一部分,剩下的钱日后再补上。 但药剂师却表示:“不行,我发明了这种药,我要用它来赚钱。” H 绝望了,于是他私自闯入了药店,为妻子偷来了这款药物。 看完了吗?OK,请问: 你认为,H 先生应该去偷这种药吗?为什么?请选出和你的心声,最为匹配的那一个选项。 上面这个道德困境,由发展心理学家 劳伦斯·科尔伯格撰写。 科尔伯格称之为“道德困境”,因为这必定是左右两难的选择。 上面的 12 个选项中,每 2 个为一组,对应「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阶段。 H 先生该不该去偷? 这是次要的,也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重要的是,你做出选择的原因。
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我们这一生的道德发展可以分为以下 6 个阶段:
Stage 1. 服从、规避惩罚 2-3 岁 — 5-6 岁左右 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1 或 7 这个阶段的孩子做事,要么是为了避免受到惩罚,要么是对权威人士的服从(比如自己的父母)。
Stage 2. 自身利益 5 岁 — 7 岁左右(有些孩子会到 9 岁) 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2 或 8 这是个“自私自利”的阶段,孩子开始了解到,自己的行为如果正确,是可以为自己赢得奖励的。
Stage 3. 好孩子般的遵从 7 岁 — 12 岁左右 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3 或 9 到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会根据自己所属群体的期待和要求,来校准自己的言行。
Stage 4. 法律与秩序 10-15 岁开始 — 成年 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4 或 10 这是“遵从” 的下一个阶段:青少年开始认识到,自己不能只按照自己所属的群体规则来校准自己的言行,还应该遵从法律和社会秩序。
Stage 5. 人权与社会契约 最早 12 岁开始 — 成年 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5 或 11 这个阶段的人,会觉得自己和周围每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合约”。 这是我们自主选择走进的一种“契约关系”,前提是
这段
关系里的人都认同:这些约定的存在,对大家都有好处。
Stage 6. 普世的伦理原则 成年阶段 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6 或 12 成功达到这个阶段的人,大概就是所谓“博爱” 的典范。在他们的道德准则中,所谓的 “好”与“坏”,
由
通用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来衡量。
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虽然也承认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但当内心认同的普世道德和价值观和法律相悖,他们会选择前者,哪怕这意味着自己可能会变成个 “违法罪犯”。 还记得另一部电影《奇迹男孩(Wonder)》中,主人公小男孩奥吉所在学校的老师,曾在黑板上写下这么一句箴言:When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 or being kind, choose kind. ——当你有机会在正确和善良之间做选择时,请选择善良。
虽然《奇迹男孩》这部电影中的故事,也同样是虚构的,而且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要这些小小的孩子加速进入道德发展的第 6 阶段也不切实际。 但这部电影之所以让大人和小孩都红了眼眶,我想这就是第 6 阶段所谓的“普世价值”: 一种全球通行、你我都能感
知到
的大爱和温暖。 科尔伯格说:能达到最高阶段的人,不到四分之一。 四分之一,这个概率怎么听起来那么耳熟呢?哦对了,阿希教授发现的,能克服从众心理的人,也只占这个比率。 真是个微妙的巧合。 你选择的是什么呢?愿意的话,可以来文末评论区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写在最后 在《生存回圈》的末尾,电影还留了一手。 成功 “战胜” 所有人的黑衣男,最终被放出了那间死亡房间,逃出生天。 然而他发现,自己的家园早已被一个神秘的种族占领了。每天每夜,都会有 50 个人被随机选中,击晕,然后送进那个同样的房间,再经历一次同样的“生存游戏”。 这也就意味着,总有一天,黑衣男会再次面临同样的困境。
好一个《生存回圈》,果然是个圆圈啊。 电影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无限的,这里面许多问题都是人性的终极拷问,我们也许都没有答案。 但能对这一切提出问题、也多加思考,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毕竟我们的生活,即使没有电影剧情那样狗血,也需要我们带着智慧和勇气,去面对呢。 也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你一些知识和力量,让你在面对这些大问题时,也能从容地说: “哪怕你是无解的,我也能自由自在地,和你共处”。 愿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