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神舟十三号乘组将在4月份返回地球,他们已经在空间站中完成了6个月的驻守任务,神舟十三号任务的完美结束,也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建设中的第一步“技术验证阶段”完美收官。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消息,接下来的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乘组已经确定,目前正在进行训练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从2021年“天和核心舱”的顺利升空入轨算是正式开始,大体上会分三步来完成:

首先是关键技术的验证工作,例如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地球前执行的径向对接演练、机械臂抓取天舟二号货运舱进行水平转位演练等等,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以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目前神舟十三号是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程序,当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返回地球,也意味着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正式结束。

其次,中国空间站将正式进入建造阶段,2022年是中国空间站非常关键的一年,将进行6次飞行任务,完成空间站的组建。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必然是先行出发,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会发射升空,在完成6个月的常规驻守任务后,天舟五号会携带物资对接空间站,之后便是神舟十五号,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五号的航天员乘组回会在太空会师,持续大约1周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乘组任务期间,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会相继发射。

最后一步自然就是中国空间站的运行期,这个时候的空间站就可以正常发挥它的科学和应用价值,未来也会有外国宇航员进入我国的空间站。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接受通过了17个国家的9个合作项目。随着国际空间站的退役(最晚不会超过2028年),地球上空将只有中国的空间站。

2022年对于中国航空或者说中国空间站的建设非常关键,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宇航员在轨飞行时间都是以6个月为一周期,我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就要在太空待6个月,计划在4月份返回地球。

自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之后,我国一共发射了两个载人飞船,值得注意的是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后一段时间神舟十三号才发射,也就是说空间站有一段时间无人驻守。

而2022年要发射的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乘组驻守周期就存在交叉重叠,时间大约是1个星期,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将会短暂带着6名航天员飞行,其实这种太空会师也算是对空间站最大程度地利用,国际空间站就一直采取这样的模式。

只不过天和核心舱上共有三个对接后和两个停泊口,停泊口是为“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准备的,而三个对借口是为了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准备的。正常情况下,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太空“会师”,三个对接口不够用,那么只能是先让天舟四号脱离给天舟五号让位置了。

接下来看看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任务中的航天员可能是谁,当然目前是已经选定的状态,但是并不会公布。但根据中国航天员队伍组成以及已经执行过任务的情况,有人猜测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景海鹏、陈冬、张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张晓光、刘旺、蔡旭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的乘组组成情况,是明显的“老带新”,例如上过太空经验丰富的第一批航天员(翟志刚),加上上过太空的第二批航天员(王亚平),再加上没有上过太空的第二批航天员(叶光富)。

例如景海鹏就是第一批航天员中经验非常丰富的成员,执行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一号,而陈冬是第二批航天员执行过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而张陆也是第二批航天员尚未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

其实大体上就是这样的原则,现在是第一批航天员和第二批航天员齐上阵老带新,未来或许就是第二批航天员和第三批航天员老带新,这样才不至于断代,也能让中国载人航天稳步前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英雄杨利伟在两会期间曾透露,未来随着中国空间站的正式构建完成,普通人或许也有机会进入到太空、进入到空间站,商业航天发展也是未来的大趋势,不得不说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说在最后

未来随着国际空间站的退役,地球上空将只有中国的空间站在运行,当然太空也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安全,除了太空垃圾以及陨石碎片等,也要小心提防那些恶意的行为,例如2021年星链卫星就两次恶意接近我国空间站,为了航天员的安全,我国也采取了紧急的避让操作,没有人敢保证这种事情以后不会再发生。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