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进一步理解“文化”,我总结出文化的如下特性(欢迎补充)。
1、文化会伴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不知何时起,流传这么一句话: 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子女抛弃的第一代。据传是主持人白岩松所讲,我在一个视频中看到他有关养老的主题发言,但我并没有找到这句话。
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说,“如果今天一个成年人养孩子,居然是想让孩子帮他养老,他一定头昏了。工商业文明时代,父母只管孩子,孩子只管孙子,绝不管父母。”
这是为什么呢?是几千年传承的孝文化失去作用了吗?
白岩松从经济的角度来算账:想要养儿防老几乎不可能,不是儿子不孝顺,而是一对小年轻上面四个,上面这四个顶上还剩两三个呢,请问他养得起吗?
王东岳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已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商业文明时代,过去以血缘纽带所维系的家族文化解体,今天有谁还会把自己的社会生活局限在血亲关系中呢?谁还会讲孝道文化呢?
如此看来,不是现代人不孝了,而是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文化也自然跟着改变。
人处在社会环境中,要保持灵敏,坦然接受变化。你不变你就会被淘汰,宋襄公就是吃了这个亏。
宋楚“泓水之战”中,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楚军人多,宋的部将主张半渡而击,宋襄公不同意,直到楚军全部过河列阵完毕才正式开打,结果宋军因寡不敌众而大败。
宋国人都埋怨宋襄公,结果宋襄公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大概的意思是:君子不攻击伤员,不俘虏老人,古时候指挥战斗,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已亡国商朝的后代,但不能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处在仁义向诡道转变的春秋时代,宋襄公依然固守古时战争“礼”的要求,没有注意到价值观的变化,兵败受伤次年而亡,成为了后世嘲笑的对象。
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孔子对西周早年的封建礼制极其推崇,“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希望通过恢复周礼来重建伦理道德。孔子向老子请教“礼”时,说起自己常常梦到周公,老子吐槽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
老子主张啥呢?“我无为而民自化”。老子推崇氏族部落“鸡犬之声相闻”的小国寡民时代。
然而,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过去的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所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
那如果“礼”也不行了呢?荀子的学生韩非主张“法”。我们可以接着老子的话再续一句:“失礼而后法”。文化需要一直变化以维持社会的秩序。
乐黛云教授总结得很好: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迹”,而是在永不停息的时间之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已成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
2、文化如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以为你很远,一转身就能看见;以为你很陌生,其实一直都在身边……”
这是CCTV公益广告《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不息》中的文字稿,我非常喜欢,它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文化的特点:……
文化如同空气,无处不在,我们身在其中却不自知。如同人呼吸氧气一样,只有在人们缺氧时,才会突然感到氧气的重要。
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啥叫潜移默化?就是指人的思想、性格或习惯等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外界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
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举例说,中国人绝大多数并不读老子、孔子、韩非子,可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精神底层都有非常深刻的濡染。
所以,孔子才会这样讲:“入其国,其教可知也。“要进入一个国家观察民风,就能了解这个国家的教化程度了。
3、文化是习以为常的,是无意识的
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在《文化》一书中写道,文化是“一种社会无意识”。
我觉得“无意识”这三个字非常恰当地表达了文化的特点,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比如春节时,在外工作的人们无论怎样辛苦,都要回家和亲人团聚,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这正是作家梁晓声所说的“无需提醒的自觉”。
也就是说,当文化一旦形成,我们的许多行为不需要思考就知道该如何去做,而且视为当然,不会感觉到奇怪。这也正是我们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所在,让企业文化引领员工自觉行动,而不是用制度约束。
4、文化是后天习得的,需要学习和传承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狼孩”的故事:人类的幼童由于被狼攫取到森林里并由狼抚育起来,获得狼的习性,能够很好地在狼群中生存,但是一旦被带回人类社会,却难以适应人类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甚至连基本的人类表情、语言、动作都无法学会,更谈不上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
这或许就说明,人类的文化无法通过DNA来遗传,而是需要在家庭及社会环境中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模仿获得。这正是适龄儿童需要及时入学“学文化”的必要性所在。
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这财富如何得以代代传承?除了文化自身潜移默化的作用之外,刻意的教育和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而且它起到主要作用。

5、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在文化领域,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可以培养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可以培养一点点文化。” 据传是学者陈之藩先生所言,我尚没有找到确切的出处,此处姑且先引用之。
易中天先生认为:文化先于国家诞生。最原始的文化,是分散在世界各地自生自灭的。这就是“文化点”。如果这种文化能够存活并得到发展,它就会壮大,变成“文化面”。不同的文化面,由于自身的裂变和扩散,以及相互的影响和交融,就会连成“文化片”。不同的文化片,由于迁徙、联合、兼并甚至战争,则会形成“文化圈”。这个时候,离国家就不远了;而国家一旦诞生,人类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阿婆主【思维实验室】观点:人类都有共同的祖先,然后迁徙到全世界。但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气候和食物,让人们有了不同的生活习惯,进而有了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语言。几万年下来,相貌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看到与我们相貌有差异,语言不通,吃的还是黑暗料理的人,自然会把这样的人定义为“他们”,与此相对应的“我们”就出现了。通过“我们”与“他们”的对比,会让这个“我们”更加团结,于是民族就形成了。早期的国家大多也是以民族为基础建立的。
那么根据这位阿婆主观点可以推导出:文化先于民族而诞生。当然,人类是否是由14万年前非洲智人迁徙而来,这事儿还有争论。
可见,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央视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第五集中,讲述到秦汉时期实现文化统一的艰辛过程。
始皇嬴政依靠强大的武力统一六国,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帝国。然而,全新的帝国体制,并未得到全体臣民的认同。作为一个伟大的开创者,嬴政敏锐地意识到维护帝国的统一必须要实现文化上的统一,在全体臣民内心形成一致的文化认同。然而,在秦帝国时代,要实现这种人心的认同却是万分的艰难。最终嬴政采取了焚书的极端方式,试图以毁灭不同学说的方法,来实现人心统一的愿望。但这种暴力的做法,不仅没有达到他的愿望,却为秦帝国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事实上,我们文化统一的任务从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历经两汉400年才算真正完成。
如此,带给我们的启发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也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会一蹴而就,难以立竿见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文化是群体的共同属性,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文化
沙因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的共同属性。只要一个群体具备足够多的共同经验,文化就会开始形成。
所以,一讲到文化,一般是指某个特定群体的文化。例如,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城市文化、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等等。当然,开枝蔓叶的家族也有文化,一般叫做家风。但单独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就不能叫做文化,只能称之为性格。
正是基于文化的这个特点,我们可以识别公司现有的文化或从经营或管理经验中发掘企业的成功基因。
同时,不同群体的文化自然也会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晏子春秋·问上》说:“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这种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为适应不同环境所采取的不同生存方式,如处在热带的人需要消暑,而处在寒带的人需要保暖,他们的服装文化就会出现极大的差异。
阿婆主【思维实验室】的观点也是如此:任何一种文化宗教政治现象,归根结底都是自然科学,是环境因素和人适应环境的生物性决定的。
正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一方百姓孕育一方文化。所以,文化一定是多元的。
如何正确认识文化的差异性?既不要惊讶鄙视,也不要盲目崇拜。诚如领导人所说,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态度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发现自身之美,欣赏他人之美,相互学习借鉴,最后共同富裕。
那么基于这个认知,我们要尊重不同的文化,比如《华为之企业文化》这本书中,就写到,华为公司针对海外员工专门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培训,并制作光碟给地区代表处培训学习,要求中方员工尊重并了解当地的文化、宗教、习俗,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
7、文化具备惰性和惯性,需要不断的交流和创新
什么是文化惰性?亦称“文化稳定性”。体现某一文化对外来文化排斥和抗拒的本能。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称之为文化的遮蔽效应。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日两国分别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其原因正是由于天朝上国的骄傲心态及巨大的文化惰性。
什么是文化惯性?亦称“文化保守性”。体现某一文化因环境变化已失去原来的效用或价值,但仍会继续存在的滞留现象。
我们看电视里的古人席地而坐,分桌而食,原来分餐制古已有之。据传在氏族部落时期,生产力低下,食物匮乏,获得食物后要平均分配,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存活下去。后来食物日渐充足,不用平均分配了,但由于文化惯性,分餐传统被保留下来至周时成为"礼"的要求。
文化的惰性和惯性是文化自身的特点,越是古老的文化,其惰性和惯性越强大。这个特点是客观的、中性的,本身并无褒贬之分。其不利的一面是:给文化的交流和创新带来强大的阻力,其有利的一面是:起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作用。
如何打破文化的惰性?需要外部文化的冲击或交流。比如,1853年的“黑船事件”,日本被美国以炮舰威逼打开国民,开始脱亚入欧和全盘西化;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美国又反过来研究学习日本的企业文化。
如何打破文化的惯性?需要主动对文化进行变革创新,比如,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北魏孝文帝的“全面汉化”皆是主动的文化变革。
本期参考资料:
1.《文化·国学与人生》傅佩荣教授文章
2.《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方克立
3.《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程裕祯
4.《企业文化的逻辑》王祥伍,黄健江
5.《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易中天
6.【思维实验室】视频资料
7.《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六集央视大型史诗纪录片
8.《企业文化生存与变革指南》沙因
9.《华为之企业文化:凝聚18万华为人,打造员工共同价值观的精髓》陈广
10.《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王东岳
11.《面向世界的对话者:乐黛云传》季进,曾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