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漫漫,雅书悠悠。

书作为一种灵魂的陪伴,

风雅到极致,

是可以陪伴一生的挚友。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明清之际的朱舜水说,“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会问这个问题的人,多是不爱读书的。他们并不知道,读书与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速食”时代,不知不觉中,读书似乎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尤其是读那些看似无用的“闲书”,人们也常一遍遍地讨论: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古人绢帛竹简,动辄千金,绝非等闲人家可以览书进学,故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为求一册一页,不惜所费。可如今,读书却已经沦为奢侈的无用,沦到要拿出来这样讨论了吗?

这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可笑,也有些难过。

不禁想到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曾唱过的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唱词虽戏谑,但剧中满腹诗书的“纪晓岚”却明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读书有用”之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方有个“一万小时定律”:一个人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持续付出一万小时的努力。量变质变,10000小时就是那个量,出类拔萃就是那个质。所谓天才,更多是持续不断努力的结果。

锻炼的人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一个月看,差异甚微;隔五年、十年、五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就有了巨大差别。到老的那一天,有的耳聪目明,身强体健;有的老态龙钟,病痛一身。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和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道家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儒家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佛家《无量寿经》说: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读书以识趣

或许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一味傻呆呆的读书,又挣不到多少钱、换不来车子和房子,有何用?”

诚然,短时间内读书的确不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回报。不一定能挣很多钱,但它能让我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让内心变得丰富,找到属于自己的喜好和乐趣,也就可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龙应台写给儿子的那样: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力。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读过的书,或许在人生路上的许多年内都用不到,可一旦需要的时候,它们便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

读书以炼心

读书虽不能帮人抵御岁月摧残下的衰老,但一如董卿,世人都说她是真正的美人,那是因为她有闻过书香的鼻,有吟过唐诗的嘴,还有看过字画的眼,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请董卿谈一谈对“读书“的看法,她说:“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它简单吧?没有一个字是不认识的,可能小学、甚至不用小学的孩子都能读出来,但让我们写,写不出来啊。它面上的极简和背后所包含的情怀以及高度,让人赞叹。

我从来不觉得书有直截了当的治愈功能,不要抱着目的去读书,但开卷有益从来都是对的,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它们都写在书里。人这一生要经历的挫折和坎坷,太多了!如果不如意了,就去看看书。”

后面当记者再次问起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什么时,她说是刘瑜写给女儿的信。

刘瑜那一封《愿你慢慢长大》,刷爆了网络:“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短短几句话,没有太多说教,可那种最平凡的道理,却最是动人。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往今来优秀的作品数都数不完,字里行间的那些道理,也是要一生不停地去学,却也学不尽的。一个人,若是真能把一本好书中的百般道理都参透了,那他的心,大概也就没什么是不能承受的了。

读书以明智

读书不一定能帮人长寿,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让人不会沉浸在自己的狭小认知里,而显得庸俗无知和固陋偏执。

传闻有一次某个读者给蔡澜写信,说自己生活非常不堪,想要去死,但又放心不下年幼的儿子,期待蔡澜能给个机会见见他,为他指点迷津。然而,蔡澜则回复到:“这个世界上,比你更值得同情的人有很多,如果你常看我的书,就该知道,我能给的意见,绝对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不如去读古书吧,对人生的探讨,都给他们写尽了。“

如果要正面回答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是为了看懂这个世界,不迷茫,就不会迷失。明代倪元璐说,“当以读书通世事。”

读书是为了治好自己的愚蠢和低级,用更具层次、更有深度、更加丰富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世间的事情。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读书是为了熏染一身的静气、雅气、才气、大气、正气、胆气、和气和运气,日后就能少沾染一些躁气、俗气、迂气、小气、邪气、怯气、戾气和晦气。古人云,“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清代大才子袁枚说“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读书读久了,其实是一种脱胎换骨。

这是一种对心灵、气象和格局的改造,而人的一切行事和成就无不以此为基础,命运由此而改变。

为什么别人能读经典名著,而你只能读网络小说、劣质鸡汤文?为什么别人能读下去好书而你读不下去?你说是因为难,看不懂。这是借口。

北朝《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说: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你不是因为难,而只是因为懒。

读书,尤其是读好书,从来就是不舒服的,从来都是需要去硬啃的,从来都是需要耐心去磨的。

就像朱熹说的,“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古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

不是说读书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另一种生活方式。

读书,是为了不让自己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读书,是为了遇到自己想遇到的人。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趣味、会思考的人。

正像曾国藩所说: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他更说:读书可变化气质。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寂 寞 是 一 种 清 福

温馨提示:本号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