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在肠道通过时受阻,为临床中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多为肿瘤、手术疤痕粘连、炎症、虫团阻塞、粪块堵塞等。近年来,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较快,但仍未完全阐明其病因与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急性机械性小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会增加肠梗阻相关死亡

1、病理生理学

肠内容物的正常流动受阻时,即发生肠梗阻。梗阻的原因可能是肠外因素(外在因素)、肠壁内因素(内在因素)或妨碍胃肠内容物通过的肠腔缺陷。小肠梗阻可为不完全性梗阻或完全性梗阻。闭袢性肠梗阻是一种完全性梗阻,指肠道在两个部位发生梗阻,形成一段既无近端出口、亦无远端出口的肠段。

闭袢性肠梗阻可迅速进展为肠绞窄或穿孔。吞咽的空气和细菌发酵产生的气体可蓄积,从而加剧肠胃扩张。随着此过程的继续,肠壁变得水肿,正常吸收功能丧失,液体滞留于肠腔内

还可能有液体从肠腔漏出性地丢失到腹膜腔。近端肠梗阻时,持续性呕吐导致含钠、钾、氢和氯的液体进一步丢失,引发代谢性碱中毒。这些液体丢失可导致低血容量。

2、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一项成人患者研究中,急性梗阻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岁,其中女性占60%,76%的病例存在小肠受累。许多因素可增加小肠梗阻最常见病因的风险,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腹部或盆腔手术、腹壁疝或腹股沟区域的疝、肠道炎症、肿瘤史或肿瘤风险增加、既往辐射史、异物摄入史

一项系统评价中,5项研究评估了术后慢性腹痛的发病率。在34%~67%的患者中,慢性腹痛由术后粘连所致。在女性中,慢性盆腔痛和不孕也可由粘连所致。

02如何治疗肠道不适的疾病?患者可以选用中药外敷联合汤剂的治疗方法

1、中药灌肠治疗

(1)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时选用自拟逐瘀复元汤保留灌肠法:大黄10g,当归15g,川芎5g,黄芪15g,桃仁10g,赤芍10g,延胡索10g,郁金10g,旋覆花15g,肉桂5g,小茴香5g,三七5g,甘草5g。以上药煎汤制成灌肠液,每晚睡前将100ml灌肠液加热至38℃后,直接注射进入直肠。经治疗发现患者恢复自行排气、排便时间及恢复饮食时间均明显缩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治疗肠梗阻时选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艾灸的治疗方法,药用枳实、厚朴各20g,白芍15g,青皮、陈皮、生大黄(后下)各10g,龙葵、大腹皮、土茯苓、黄芪各30g。每次灌肠取100~150ml药液,温度以39℃~41℃为宜。经过足够的疗程治疗后,36.67%患者完全缓解,43.33%患者好转,20.00%患者疗效不明显,无效患者在观察期间病情未出现明显恶化,总有效率为80.00%

2、针刺及艾灸治疗

石世华在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时,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方法,选穴有双侧足三里穴、上、下巨虚穴,并艾灸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每日1次,每次30min。

结果发现加用针刺及艾灸治疗后,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张艳玲治疗腹部肿瘤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时采用温针灸联合胃肠减压的方法,温针灸联合胃肠减压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穴中、下脘穴、上、下巨虚穴、双侧天枢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并结合临床病情辨证选穴。

经过为期7天的1疗程治疗,发现温针灸联合胃肠减压的方法在治疗腹部肿瘤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时,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缩短术后患者排气、排便时间。联合针刺及穴位注射后,患者腹胀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治疗有一定程度提高。

3、中药外敷治疗

治疗晚期肿瘤伴不完全性肠梗阻时选用中药外敷联合汤剂治疗的方法,在改善患者肠梗阻症状以及生活质量方面有着更明显的疗效,在治疗肿瘤恶性不全性肠梗阻时可推荐联合中药外敷方法。在治疗结肠癌术后肠梗阻时,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中药外敷治疗。

其外敷方药组成为:厚朴30g、枳壳30g、胡索30g、生大黄30g、赤芍20g、当归20g、大腹皮30g、肉苁蓉20g,上述药物浓煎制成膏剂。治疗时将药膏敷于神阙穴。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每次持续1h,疗程14天,结果发现患者腹痛、腹胀明显减轻,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比较短。

4、中药汤剂

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时除采用常规治疗外并加用自拟“通腹汤”经胃管注入的治疗方法,加快了患者腹腔内炎症的消退并促进腹腔内渗出液的吸收,缩短了肠功能恢复时间。经过1周治疗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恢复正常排气时间、通便时间以及患者相关症状完全消时间等均显示明显缩短,且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4.85%。

也可自拟通瘀消肿汤(大黄15g,红花10g,桃仁10g,茯苓10g,泽泻15g,川芎10g,延胡索10g,当归15g,黄芪15g,三七5g,炙甘草5g)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并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方法。在总结陈名金副教授运用中医“因势利导”法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经验时,提出陈老在临床中重视“因势利导”之法。

具体有因脾胃之势,升脾气降胃气,强调顺脾胃之势,以导肠中阻滞,具体治法包括健脾升清、醒脾燥湿、和胃降气等;在治疗时因大小肠之势兼顾润肠通便;因邪之势,从瘀论治,治疗兼顾活血化瘀、燥湿化痰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时选用桃核承气汤以活血逐瘀、通腑泄热,药用桃仁15g,桂枝9g,生大黄(后下)15g,甘草6g,芒硝(冲服)6g。经过一个疗程后,发现肠梗阻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有较大程度缩短,并且在治疗第5天起的相关感染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有明显降低。

结语:有关报道,腹腔粘连是导致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约占全部肠梗阻的40%~60%。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病机大多是由于大、小肠的传化功能失,根据其发病时的症状,并结合其病因病机及其辨证,在中医治疗上多以通里攻下,泻热祛湿,化瘀止痛为主要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