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一发书就喜欢看语文书上的课文,上面有着精致的配图,让人看着很有意思。

课本上的课文都是经过教育部细心挑选的,上面都是励志人物,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向这些著名人物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直到长大后,笔者才发现原来当初学习过的语文课文上是“漏洞百出”,有4篇典型的“假课文”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虽然内容积极,但是却有很大的漏洞,看看你还记得哪一篇?

4篇让人印象深刻的“假课文”,内容积极向上,读着却是漏洞百出

“爱迪生救妈妈”

这是关于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课文讲的是爱迪生这是7岁的时候便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因为家里面的灯光昏暗,爱迪生为了让医生给妈妈做完阑尾炎手术,便利用“折射”的道理,让镜子折射放光芒。

并不是说爱迪生不懂折射道理,而是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在这个故事的32年之后,和爱迪生差了32年,试问爱迪生的妈妈是怎么做到阑尾炎手术?

“旅鼠跳海”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牺牲”的课文,牺牲大部分都是人,这篇课文描绘的是动物,因为旅鼠的繁衍速度太快,为了保全住下一代,老一辈的旅鼠便决定集体跳海,放弃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旅鼠的精神,很多学生都被感动了,可是科学家曾经研究过旅鼠是会游泳的,他们跳海只不过是想要通过大海游到对岸,显然跳海是不成立的。

“温水煮青蛙”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也是一个实验,温水煮青蛙的意思是指学生在舒服的环境下是会被磨灭上进心的。

可是有人做过关于温水煮青蛙的实验,当他们把青蛙放到温水里面,青蛙并没有忍受着,而是选择直接跳出来,所以说这篇课文缺少科学依据。

“孔子拜师”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伟大的哲学家,这篇课文是讲的孔子年轻时候求学的事情,孔子因为学识不够选择到洛阳拜老子为师。

但是要知道根据史实记载的是,老子和孔子只见过几面,又何谈孔子和老子学习呢,这显然是不符合史实的。

有专家谈论过关于“假课文”的问题

其实有很多人都发现过语文书上有很多不值得推敲的课文,但是教育专家却表示,语文并不是历史,我们不需要用如此严谨的态度去看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算是课文是虚构的又如此,只要是可以教给学生们道理不就好了,能够让学生们明白道理的其实就是一篇好课文。

家长和学生们不用过于纠结,语文课文是教育部千挑万选出来的,必定是有着其意义的。

当学生对课文中的问题提出质疑的时候,家长其实可以鼓励,肯定学生们的发现思考精神,并且告诉他们课文中有一些地方是虚构的,让学生明白其中的深奥。

语文课文对于学生们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

  • 发现语言的魅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现在已经进入到大语文时代,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可以帮助提升语言能力的。

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是需要进行理解的,老师会带领着学生们一起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分析,久而久之就可以发现语文的魅力。

  • 更好的塑造性格

虽然说语文课文中的素材不一定是真的,也许它们不值得推敲,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课文中的内容是积极的,老师可以深刻剖析课文中的道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一个好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塑造性格。

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学习态度要端正,跟上老师的思路,不要觉得语文没有用,语文在中高考的时候,占比的分数是很大的。

匿匿看法:

其实语文课本上的“假课文”也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永远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有些事情外表确实很美丽也很诱人,但其实当你一层一层的剖析到内在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事实和我们想象得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底下没有任何免费的午餐,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学生们最好是多想一想其中的利弊,只有考虑好,谨慎做事,才可以避免让自己陷入到两难的境地。

现在我国的教育部正在积极修改课本内容,希望可以把课文的内容变得更加真实,这样的话就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

今日话题:你还记得语文课本中的哪些“假课文”呢?当时读书的时候发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