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经历过生孩子过程的妈妈们应该都知道,生完孩子后会出现产后漏尿的现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尴尬,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产后漏尿通常需要进行产后修复,如果产后修复不良,漏尿的现象就会持续很久,那么什么是产后漏尿呢?产后漏尿又该如何进行修复呢?

一、什么是产后漏尿

生过孩子的妈妈们基本上都深有体会,有些人在孕期的时候可能因为咳嗽、打喷嚏就会有一点点漏尿,产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它也能自行恢复;但有些人在产后的时候,或者过了三个月,甚至产后半年的时间,还是会出现漏尿的情况。

产后漏尿,又叫产后尿失禁,是指女性在生产分娩以后,由于盆底肌的松弛导致阴道前壁膨出,膀胱憋尿功能失调,在打喷嚏、咳嗽、大笑或者运动时可能引起腹压突然增高,导致尿液不自主的溢出。

产后漏尿一般多见于顺产的妈妈,特别是孕期体重控制不良、产程较长或者宝宝太大的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产后漏尿的原因

产后漏尿可能在分娩后就会随之出现,属于正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盆底肌功能受损引起的。

盆腔内有许多脏器,比如膀胱、子宫等,而盆底肌是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像是一个网状的肌肉,承托着这些器官,让它们保持在正常的位置上,其中盆底肌还有帮助人体控制尿液流出的功能。排尿时,人体会放松盆底肌,尿液就会流出来;盆底肌紧张时,尿道下口就会闭合,尿液暂存在膀胱中。

如果盆底肌损伤后,这个网就不能承托网上器官放在正常的位置上。在怀孕期间,随着胎儿的发育,子宫会不断增大,对孕妈体内的组织和器官会有一定的压迫,容易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分娩时的过度压力和牵拉,承担盆底的器官肌肉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损害;另外在怀孕期间,妈妈体内的激素会变化,其中有一种激素叫松弛素,为了更好地自然分娩,它会逐渐增多,主要会使盆底的肌肉和韧带松弛。但是在产后盆底肌功能还未完全恢复正常,控制尿液排出的能力比较弱,就会发生漏尿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个误区,产后漏尿不一定是因为子宫脱垂,但也不排除这种情况,比较严重的子宫脱垂现象是会出现产后尿失禁的。如果是子宫脱垂导致的,应该是比较严重的现象,可以使用子宫托进行治疗,没有作用的话需要进行手术,具体还是要视情况而定。

三、如何修复产后漏尿

妈妈们生产完之后,都会建议在产后42天后回医院进行产后检查,其中主要的也是盆底功能评估,最好在恶露干净之后进行,如果有问题,越早处理效果越好,盆底康复治疗的黄金时期是产后半年之内。

产后漏尿的现象很常见,妈妈们也不用担心,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就可以减少漏尿的情况,但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有效。具体方法如下:

1、平时多做盆底肌训练,即凯格尔运动,训练方法简单,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就是收紧或放松会阴部的肌肉,每天做3组,每组10次,呼气时收紧,自己会感觉到会阴部向内紧缩并向上提升,收紧约10秒左右;吸气时放松,将提升上来的盆底肌轻轻地放下来。

盆底肌训练需要坚持锻炼,达到一定的训练量和时间才有效,至少需要锻炼3个月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产后恶露较多、月经期间以及顺产时会阴切开或者撕裂有伤口愈合不良的情况下,均不建议做凯格尔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也是让盆底肌负荷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产后妈妈要适当控制体重,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喝可乐、咖啡等饮料,及时排便排尿,避免便秘。同时产后妈妈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大笑、咳嗽、抬重物等。

3、专业的盆底肌修复,是针对一些盆底肌损伤严重的产妇。一般通过动作的训练来修复受损严重的盆底肌的话,效果不会特别明显,由于生产完以后盆底肌比较虚弱,平时又很难锻炼到它,所以大多数人依靠运动恢复老是用力用错地方,时间长了也没什么作用。再加上盆底肌属于内伤,我们没法准确地观察恢复情况,所以为了盆底肌的恢复效果,当发现自己漏尿严重的时候,最好及时接受专业的盆底肌修复,这样才可以达到更加显著的效果。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做盆底肌的反馈训练,使用盆底康复治疗仪,通过电刺激,来锻炼盆骨肌肉力量,来改善治疗漏尿。

4、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产后妈妈漏尿严重,而且经过一些方法后无明显好转的话,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手段,常见的手术治疗有尿道中段悬吊术、激光治疗等。

虽然产后漏尿属于正常现象,但妈妈们也应及时就医,尽早接受医生的专业评估,即使并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