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

话题再现

近日,笔者在网上看到一位护理同行的留言:

每次我自己心里想多半打不进,然后就真的打不进,不管这个血管好不好,其实我技术还可以,尤其是妇产科这种地方,失败率很低,但是我心里如果出现了这个念头,就真的很难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言中提到的就是操作者心理因素对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样的体验:如果分管的病人中有一个静脉条件很差的患者,我们总会把他/她留到最后才去打。就怕难打的患者打不进,后面的患者也跟着遭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为什么别人穿刺「一针见血」,我却不行?原因终于找到了

操作者的心态可以从操作时的动作表现出来。从视频中可见,患者的前臂静脉很粗,看上去弹性也不错,但护士在穿刺前反复用力拍打局部,并用手指在触摸静脉的弹性。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让我感到护士在操作时动作粗暴,主要还是护士的自信心不够。

其实,对于前臂粗直的静脉,穿刺前不需要拍打静脉。为了让穿刺静脉扩张,我们可以用酒精棉片反复擦拭静脉,或用拇指指腹进行推拿按摩的方法使静脉血管扩张,在冬季可以用热敷的方法,等等,这样可以减轻患者局部疼痛感。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视频:

为什么别人穿刺「一针见血」,我却不行?原因终于找到了

从视频中,护士在穿刺时一气呵成,没有多余的动作。

当然,每一位护士并非一踏入临床就能练成穿刺高手的,操作水平和心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炼。

案例分享

接下来,与大家分享一个操作时遇到外界因素干扰时如何调整心态的案例。

前段时间我们病区收治了一位乳腺癌晚期多发转移的患者,经检查,发现有心包积液。请心内科会诊后需要行心包穿刺引流术。

为避免穿刺时发生突发情况,需要在心包穿刺前先给患者开通一条静脉通道。

由于该患者做过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左上肢静脉不能进行静脉穿刺。据护士们反馈,患者的静脉条件并不好,肘部和前臂静脉不明显,每次住院期间需要静脉采血,大家都挑右侧桡静脉进行穿刺。为此,这条静脉摸上去已经有条索状的感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天,我刚好与责任护士小A一起在病房。小A是我们科室的静脉穿刺高手,以前科室遇到穿刺不成功的,同事们经常找她帮忙协助。但这一次,小A想让我给患者行留置针穿刺。

我能理解小A的心情,因为那天来会诊的心内科主任医师带来了规培医生、实习医生,病房里有十几个医护人员围在病床边,那么多人盯着你操作,再加上静脉条件不好,穿刺时确实会有压力。

就在我们找静脉的时候,心内科医生还说了一个故事:有一次抢救心衰病人,护士针打不进,后来请麻醉科做了深静脉穿刺。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医生无意之中的一番说辞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心理压力。这时候,操作者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确保穿刺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后,我与同事们交流了穿刺时的心理活动。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本来病人的静脉条件就不好,我打不进也很正常。如果我打不进,再请责任护士打,她压力就不会太大了。我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最后一针见血穿刺成功。

护士小A也分享了她的想法:如果换成她,在那么多医生面前如果打不进,会感到很难为情,护士连针都打不进......

静脉穿刺除了技术因素,还与患者的静脉条件、疾病因素等有关,要想提高穿刺成功率,除了平时多操作、多总结,还要学会寻找合适的穿刺静脉,调整穿刺时的心态也很重要。

本文首发:医学界护理频道

本文作者:董明芬

责任编辑:袁雪晴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 End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