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传媒特训营

作者|京睿

连日来,俄乌战火弥漫。

举世关注下,这场战争将走向何方,又将为世界带来什么巨变,充满太多未知的变数。作为开年以来我们这个世界最引人关注的事件,所有的目光都被吸引到炮火硝烟之中。

前方战火连天,大量军人和医护被推向了第一线,还有一批人也冲在了第一线,这就是——战地记者。正是这些人,每天都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信息工具,向我们推送最真实和残酷的战争“画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战地记者人物专辑,揭开这个穿越硝烟弥漫的神秘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他是海湾战争期间最后撤离巴格达的中国记者,曾独自辗转在交战双方之间。他采访过加利、卡扎菲、穆巴拉克、阿拉法特、曼德拉等多个饱受战乱之苦的国家领导人。

他是新华社最有影响力的战地记者,因被称为“肉烂嘴不烂”而荣膺“鸭子”、“唐老鸭”等称号。

唐师曾,江苏无锡人, KODAK特约摄影师,装甲兵学院客座教授,荣誉上校。同时,他最知名的身份,应是新华社的战地记者。

时间拉回到30多年前的1990年8月2号。当天,唐师曾在布喀达坂峰一带通过收音机中的“美国之音”听到了伊拉克合并科威特的消息。

记者的敏锐让他意识到,战争就要开始了。

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唐师曾就梦想着成为罗伯特·卡帕——死在越南战场上的战地记者。

于是,唐师曾就给格尔木发了电报,电报由格尔木转到西宁,由西宁转到北京。新华社的同事听到唐师曾电报的内容,都觉得他疯了——怎么可能打仗呢?当时还是中东和谈阶段,好多事都是通过谈判解决的。

但唐师曾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他不仅说服了当时的领导,甚至还说服了当时的新华社社长,于是就得到了这次机会。

后来,唐师曾先后在伊拉克和以色列做战地采访,拍摄了大量反映战争题材的照片而名噪一时。

此外,他还出版了多本书籍,其中《我钻进了金字塔》、《我从战场归来》、《重返巴格达》三部是集中反映中东问题的专著。

唐师曾的这些作品几乎都在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十位。

02

唐师曾先后五次到访伊拉克,最后一次是2000年7月。

他用相机记录下了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创伤。其中很多场景,现在回忆起来仍然让他感到触目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拉克萨达姆儿童医院有好多小孩,我拍过那种照片,鼻子堵着的,流鼻血的,身上插着针头的,都是血液病。我今天在这儿讲这些事的时候,这其中的很多小孩肯定已经不在人世了。而这种病的原因世界上也没人能说得清楚,有报纸上说是贫铀弹,有报纸上说水污染,有报道说是生化武器泄露,总之不管怎么样,他们得的这种病,都不是正常的伤风感冒,是很奇怪的病,这种病是直接由战争带来的。”唐师曾说。

在一次采访中,唐师曾谈到了一个场景。在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大概有40座现代化的民用掩蔽部,这种掩蔽部都是用芬兰、瑞典等国家的技术建造的,钢筋、水泥很先进。

但海湾战争期间,两颗炸弹命中了这个地方。按伊拉克最初的说法是1500人死了,美国人说有400多。但不管是哪种说法,这两颗炸弹钻进来以后里面的人就很难再生还。

面对以杀人为目的的攻击武器,人类的防御技术往往无法奏效。这些遮蔽部根据之前的设计,只要警报一响,50多吨的钢制的铁门就会关上。但是炸弹是从其它途径进来的,根本没经过铁门。

实际上,遮蔽部里面有很多现代化设备,还有自动灭火装置,但问题是,炸弹一爆就有4000度的高温燃烧,之前用来救火的水马上变成开水,这就导致原来在死角里面没有被炸弹炸到的人立刻被开水烫死,或者被蒸汽蒸死。

唐师曾说,掩蔽部的顶上有人的手粘在上面,烧焦的,能够看出是人被烧化的形状,还有阿拉伯女人衣服的形状,都印到那个墙上。这种残酷都是人类发明这些先进的炸弹时候,没想到的事。现在的武器都是精确制导,那些精确的、巨大杀伤力的武器,最后杀的都是人类自己。

03

海湾战争期间,唐师曾辗转以色列和伊拉克做战地报道,在拍摄以色列国防军装甲演习时,相机损坏了。

“就在沙漠鏖战之际,我的一台尼康FM—2突然停止工作。我知道我要倒大霉了。照相机传真机是我赖以为生的贵重器材,一旦毁坏,我就彻底完了。”

相机的重要性对于关键时刻的拍摄不言而喻。美联社摄影部主任曾这样评价:“我必须给那些用生命做赌注的好小伙子装备一流的设备,倾家荡产在所不惜。”

同时,在战地拍照,也并非手里有相机就可以。“荷枪实弹端着AK—47步枪的士兵满地都是,数不清的眼睛紧盯着你,不时有枪声划破长空。” 唐师曾在巴格达时,被要求一律不准拍照,“生怕记者把楼顶上的高射炮拍了去”。

另外,拍了照片,上传也是个问题。

唐师曾在《我从战场归来》一书中描述道。“1月9日,国际穆斯林大会在巴格达开幕,我雇了出租车颠前跑后地折腾了半天,手捧着10寸传真照片传了3个小时就是传不出去,还白缴了60美元。”

从拍照到上传,再到照片公诸于世,在战场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并不容易。

因此,唐师曾认为:“到今天我仍然坚持,衡量一个记者价值的惟一标准,是看他发出的新闻到底被全世界多少家媒体采用,而不是其他。”

在伊拉克采访时,伊拉克规定记者发稿只许用英文和阿拉伯文,因为新闻审查官只会这两种文字。未经伊拉克新闻部审查的任何稿件都不得播发。

在以色列采访,其新闻检查更侧重于军事意义。记者采写的所有稿件不许涉及与军事有关的地名、数字等,例如对所有“飞毛腿”导弹命中的目标都只许说“击中以色列中部某地”,以防止伊拉克根据新闻报道提供的信息,校正“飞毛腿”弹道导弹的发射轨迹。

在战地积累了应对新闻检查的经验后,唐师曾认为,“面对新闻检查,光凭勇敢和诚实远远不够,见机行事的机敏及对你所在国家政局的了解,对该国实力派发自内心的尊重是必不可少的。

04

唐师曾在巴勒斯坦采访时,一位阿拉伯女记者记下他的姓名、住址和电话号码。这位阿拉伯记者说,12小时后若他们还没有返回饭店。她就向外“报告”,她还严肃地说:记者在这里“失踪”并不奇怪。

唐师曾曾经讲述他在战场上外出采访的经历。他说,司机让他打开车内的车灯,摘去头上的阿拉伯大头巾,露出身上大红色的运动衣。“我问他何故,他说这样可以让车外人一眼看出车内坐的是非战斗人员,而且是外国人。巴勒斯坦人不会朝外国人扔石头,以色列军也不会向外国人随便开枪。”

在战场上,唐师曾说自己已经不顾上害怕。那里的同行们都希望自己的照片能够上到第二天的报纸头版,所以每个人都主动往前走。在以色列的时候,防空警报响了,随后一通狂轰滥炸,记者们就从楼上往下跑,奔向爆炸的地方。“那时候也没电梯了,一窝蜂似的。所有记者站在楼顶上,看哪着了就朝那个地方飞奔,有车就打车,没车就跑步,一边走一边拍,见什么就拍什么,对焦什么都顾不上,那时候还没有自动对焦的相机,我们新华社发的也都是,连自动曝光都没有,就是这么乱拍一气,成功的少,拍的多。确实没害怕,想都没想过。”

唐师曾在《我从战场归来》中写道:“在战争中,并非任何一个出色记者都能当好战地记者,胜任世界各热点地区的采访工作。战地记者需要特殊的技能、洞察力、足够的知识为后盾。初学乍练者在战场上不仅因为无知使采访举步维艰,而且还会因为没有适当的战地保护经验,沦为战争的牺牲品。”

参考资料:

1、唐师曾,《我从战场归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2、唐师曾,《重返巴格达》,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3、唐师曾,《我钻进了金字塔》,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4、高辉、安倍含,《专访战地记者唐师曾》,海峡两岸节目,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