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杜鲁门的威胁

1950年11月30日,在白宫新闻记者招待会上,讲到朝鲜局势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突然说道:“正如我们往常一样,我们将采取任何必要的步骤,以应付军事局势。”

这句充满暗示意味的话,立刻让在场的记者激动了起来。一名记者迫不及待地问道:“那是不是包括原子弹?”

对于这么直接的问题,杜鲁门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道:“包括我们所有的各种武器”。仿佛什么都没说,但实际上什么都说了。

这是美国总统首次公开对我国发出“核威胁”。此话一出,不啻于石破天惊,引起外界一片哗然。

作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铁腕总统”,杜鲁门在接替罗斯福上台不久,就亲口下达了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命令。他的办公桌上镌刻的座右铭就是:决断在我。

作为唯一一位亲口下令使用过原子弹的美国总统,当他再次提及原子弹,没有人怀疑他是在虚张声势。

当然,作为一名政客,说话从来不会无的放矢,更别说提的还是原子弹——这种让全世界都心惊胆战的大杀器。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世界头号强国的总统抛开伪善,发出这么直白的威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进退两难

因为此时的杜鲁门有些陷入到内外交困的局面。

当时正处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战役。此时西线战斗虽已接近尾声,但东线的长津湖战役却仍然激战正酣。美军的陆战1师和步兵7师被志愿军分割包围在五个狭小方位,负隅顽抗,遭受重创已成定局。

这两个师的遭遇拨动着大洋彼岸杜鲁门的神经。他不敢相信,精锐的陆战1师竟然陷入重围,有全军覆没之危。而包围他们的,则是缺衣少食的志愿军。

这太让人震惊了,此前麦克阿瑟组织的“圣诞节攻势”(即第一次战役)的失败还可以借口敌情不明,而这次却是主动一步步钻进志愿军的口袋。武器装备精良,完全占据制空权的美军被一支几乎没有空中力量,武器老旧的部队团团包围,这事传出去,真不好向国内交待。

再则,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事,本就是为了巩固加深自己在远东的影响力,为刚刚开启的冷战布局。打的主力就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消灭北朝鲜势力,在苏联没正式做出决策之前,造成朝鲜半岛已经被南朝鲜统一的既定事实。

说白了,美国想打的,只是一场战场范围有限、投入兵力有限、战争烈度有限的有限战争,而并非全面战争。

毕竟二战刚结束,人心思安,没有人会支持美国军队重启战端,更别说还是在万里之外完全不搭界的地方。面对共和党在国会的不断弹劾 攻讦 和国内此起彼伏的反战浪潮,杜鲁门真心不想再将战争扩大了。

但是停火也是有技巧的,如果让杜鲁门主动提出停火,当然不可能,那无异于是自杀,终结自己的政治生命。如果让中国主动提出停火,杜鲁门自问还没这么大的脸面。那就只能找个演员出来,配合着提出停火了。

历史是螺旋上升的,循环演绎着同样的桥段。1945年杜鲁门下令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是为了结束二战,而五年后他公开威胁使用原子弹,也同样是为了结束战争。

三、威胁中朝,英国受惊

杜鲁门关于原子弹的这番话迅速传遍了全世界,引发了 强烈 反响。但吊诡的是,反应最为激烈的并非遭到威胁的中国和朝鲜,亦或者是苏联,反而是美国的盟友兼大表哥——英国。

杜鲁门的话引发了英国自1945年工党执政以来下议院最为强烈的辩论和抗议,大多数议员强烈反对杜鲁门的言论,他们纷纷找上首相艾德礼,要求后者亲自飞赴美国制止干戈。

于是就形成了杜鲁门出口威胁中朝,却将英国推到风口浪尖的怪象。

英国人的反应并没有出乎杜鲁门的意料,他不仅不奇怪,反而有一种奸计得逞的成就感。

杜鲁门清楚,东方那个大国的领导人早在1946年,还没夺取政权时就敢说出“原子弹是纸老虎”这种话,现如今他已经席卷大陆,并与同样拥有原子弹的苏联签订了同盟互助条约,就更不会怕自己的言语恫吓了。

作为一名政客,一步三算只是基本操作,他苦心树立“原子狂人”的人设,正是为了逼着艾德礼出来配合自己。

那么,遭到威胁的是中朝,为啥反应最激烈的却是英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英国人的小算盘

这还得从二战后的英国说起。

众所周知,“大英帝国的余晖”——丘吉尔在带领英国人打赢二战后,收获的并不是鲜花与荣誉,而是丢掉总统宝座。

这简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包括丘吉尔本人。作为老牌的贵族,他带领英国打败纳粹,取得二战胜利,勉力维护帝国颜面于不堕。怎么就被他所保护的人民选下去了呢?

问题就出在丘吉尔的出身上面。作为累世显贵的高门,他青少年时,正值维多利亚时代,那时候日不落正处在巅峰时期;而等他当上首相时,日不落帝国却已经日落西山,几百年时间构建的殖民体系摇摇欲坠,只有那一抹余晖向人们无声诉说着曾经的耀眼。

帝国的剧变让颇具主人翁意识的丘吉尔痛心疾首,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向自己那位打败拿破仑的祖先那样,重新确立起英国的霸主地位。于是他在二战结束前夕的大选中以恢复帝国荣光,重建殖民体系为口号,意图引起人们的怀旧之心。

但曲高和寡。刚刚经历二战创伤,受够了战时体制的民众对丘吉尔的帝国梦嗤之以鼻,他们只想早点结束战时体制,早点过上正常生活。于是民众们纷纷用脚投票,抛弃丘吉尔,选择了承诺改善民生,韬光养晦的工党。

战后,工党极力赞成“马歇尔计划”,一门心思忙着战后重建。马歇尔计划是旨在战后恢复欧洲经济,加深美国在欧洲影响力的一揽子计划。要想战后重建的进度快,必须得让美国将主要注意力留在欧洲,同时,必须得保持欧陆参数图片)和平。如此,欧洲经济才能振兴。

如果美国真在朝鲜使用原子弹,那朝鲜战争肯定会演变为全面战争,英国作为美国的盟国,势必会被绑上美国的战车。别忘了,苏联是中朝的盟国,也同样有原子弹。如果演变为全面战争,苏联一时半会儿可能够不着美国,但是用钢铁洪流推平欧洲那是轻而易举的。

英国只想一心搞钱,不想卷进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所以才会有英国首相艾德礼亲自赴美劝和。

五、左右逢源

1950年12月4日,英国首相艾德礼在议员们的殷切期盼下赴美面晤杜鲁门。时隔杜鲁门的原子弹言论只过了五天,这么迅速地做出反应,这在机构臃肿,办事拖沓的英国是非常罕见的。

杜鲁门之所以选择英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英国对新中国的态度是和善而积极的。

早在1950年1月,英国就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双方还建立了通商关系,在朝鲜战争停战后,还会升级为代办关系。在西欧各国中,英国可以说是第一个与我国外交接触的国家。

当然,以上种种并不是因为英国人爱好和平。纯粹是在去年的“紫石英号事件”中见识到了新中国抵御外来干涉的决心,由此他们开始担心,如果与新中国关系一直这样僵着,他们万一解放香港咋办。

所以他们不得不主动释放善意,与新中国建立起比较良好的关系。

而今,被美国人派上了用场。

六、除了不可以谈,什么都可以谈

艾德礼深知自己此行的目的,原子弹事小,重要的是千万不能让朝鲜战争演变为前面战争。所以他直接开门见山,对杜鲁门说道:“中国人要什么样的价位才肯停火?”

对于艾德礼的问题,杜鲁门并不觉得意外,他甚至大概能猜到中国会开出什么价码。但知道是一回事,说出来可就是另一回事了。美军在朝鲜战场受挫后,内部就陷入到了互相指责当中,在野的共和党一直在指责杜鲁门将中国推到了对立面。所以这个时候,杜鲁门可不敢说任何软话,他陈寅半响,模棱两可地说道:“从军事层面来看,停战对我们似乎是有利的。但事务是此消彼长的,对我们有利,就证明对中国人不利,因此他们可能不愿意接受。有这么一种危险,如果我们表示妥协,价钱可能会上涨。”

艾德礼才懒得管价码不价码的问题,美国人吃亏关他什么事。他只是需要仰赖美国人拨付重建资金,所以才不想美国陷入到朝鲜这个泥坑,那样势必会导致美国军费暴增,影响欧洲的资金拨付。所以,此时此刻最希望停火的反而是非利益相关的艾德礼。他尝试着开解杜鲁门:“众口难调,不管我们做出什么决定,都会有一部分人不满意。但是我们要记住,欧洲是不能弃之不顾的,西欧是对抗苏联的据点。”

言下之意就是,苏联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啊。

艾德礼的这番话引起了杜鲁门以及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共鸣。在克里姆林宫,雄踞着一位钢铁的领袖,他看似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却纵容默许金日成南下,将美军引入朝鲜这盘棋局。如今的美国泥足深陷,却连真正的敌人还没看到,这让一只自诩“决断在我”的杜鲁门如何能放心呢?

前面说了,杜鲁门发表强硬讲话的目的就是倒逼艾德礼出来当说 和人 ,现在艾德礼把话都说到这份上,再藏着掖着就说不过去了。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备忘录。

在这份备忘录里,美国要求停火的安排不得附带威胁联合国军安全的条件,也不得以在其他问题上达成协议为条件,诸如台湾问题,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等等。

简而言之,美国的条件就一句话:只有两点不能谈——这不可以谈,那不可以谈。

除了不能谈,什么都能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让中国进五常

艾德礼被惊呆了,这是停火还是拱火啊。就按这份备忘录去跟中国交涉,估计接下来都不用谈了。

出于快速谈成的需要,艾德礼强烈要求必须让中国取代台湾的联合国席位,加入五常。这当然不是他同情心作祟,对此,他有自己的解释:将中国拉进五常,才能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不然连正规接触的渠道都没有,以后有啥事怎么商量。其次,将中国拉进五常,才能让中国遵守联合国的规章,继而才能在联合国规章的框架下与其作斗争。

就事论事,艾德礼将中国拉进五常的提议绝对是一着妙棋,与其让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长期游离于国际体系之外,还不如将其拉进来,这样既维护了联合国的权威,又能够做到斗而不破,不失为两全其美的办法。

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艾德礼的建议杜鲁门并没有听从。

直到两人会谈接近尾声,艾德礼才问出了本该是主题的问题:你真打算用原子弹?

这个时候,杜鲁门才笑呵呵地向他保证,绝对没有这个打算。

八、从头到尾的自嗨

这样,此次回来取得了圆满的成果,宾主尽欢,一场核危机消弭于无形,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但不管是杜鲁门也好,艾德礼也罢。他们衣冠楚楚,谈笑间左右朝鲜局势,但他们却忘了一件事,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征求中国人民的意见。

12月5日,以印度为首的13个亚非国家向我国和朝鲜发表呼吁书,要求我国和朝鲜立即声明“没有意思使它们控制下的任何部队前往三八线以南”,史称“十三国提案”。

这份提案在美国投了赞成票的情况下顺利得到通过。会议最后决定,成立一个由印度、伊朗、加拿大代表组成的三人小组去朝鲜督促双方停战。

而这一切,都是在我方被可以排挤在联合国之外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当印度驻华大使将提案提交给我方时,遭到我方的断然拒绝。

九、尾声

而这个时候,朝鲜战场的形势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第二次战役中,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因车祸身亡,接替他的是李奇微。

李奇微刚接手这烂摊子时,下令各个部队有序南撤,以空间来换取时间。同时,总结志愿军后勤补给不方便的短板,发动了“屠夫作战”、“磁性战术”等针对性极强的战术,暂时遏制住了美军兵败如山倒的颓势。

在可能胜利的情况下,又有谁愿意主动和谈呢?所以杜鲁门果断息了停火的心思,像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样,将赌注一块又一块地推到朝鲜战场。所带来的后果则是,他所在的民主党输掉了1952年的大选,终结了连续三十年占据总统宝座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