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虽然并不是学生时期考核的唯一标准,但是却在家长的思想观念里根深蒂固。以往,家长为了提升成绩,便会报名各学科的课外补习班,而学生也在繁重的课业下度过每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双减”的实施,以及教育体制的调整和完善,现如今的中小学生开启了多元化的教育,也逐渐向素质教育过渡,学生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家长的经济压力也大大减低。

可是在双减下的第二个学期,每个班级的学霸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但是处于中等水平左右的学生,补课与不补课的差距却逐渐显现,家长也是喜忧参半。

补课和不补课的差距,双减后的第二个学期,是关键节点

为了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学生在幼儿园的启蒙教育阶段,就开始频繁地接触补课班,像是英语、钢琴以及奥数、舞蹈等,都是学龄前儿童最为常见的补课项目。

不可否认的是,这虽然占据了学生很多玩耍和休息的时间,但却给将来多方面发展打下了基础。只是补课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有优势也有弊端,双减后尤为明显,家长别不以为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注意力方面:双减政策实施以后,学生回归了课堂,而老师成为了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课堂上,学生能够紧跟着老师的思路,减少了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走神的现象,大大提升了听课效率,很多学生成绩有上升的趋势。

在学习习惯上:很多有过补课经验的学生,大多会更加习惯补课班老师教授的方法,不管是超前教育还是一些学习的技巧,都让学生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而没有了补课班,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一时间难以改变,想必适应也是需要时间的。

在家校教育的配合上:以往很多家长将重心都放到了补课班上,所以对于学校里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屑一顾,很多时候也不能积极地配合。而双减后,家长的重心回归到学校的教育,所以在家校教育的配合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也有助于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在学习的主动程度上:要知道,很多学生的依赖性很强,学习成绩有所下滑或者是有薄弱学科时,都想着用补课的方式来弥补。而在双减后的第二个学期,这些学生很难去主动学习,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和帮助,反而引起了学生叛逆的心理。

对于双减的实施,家长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大降低,有了更多休息的时间,保障了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可以说提升了家庭的幸福指数。

忧的是,学生不能补课,很多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成绩很难提升。再加上中考的分流,家长担心学生考不上高中而被分流到职校。其实这也间接证明了,家长对于补课还是非常依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补课总归是治标不治本,家长和学生的依赖反而埋下隐患

笔者认为,双减政策实施以后,揭露了很多现象和本质,也让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要知道,成绩是考核不同阶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补课也是同样的道理。久而久之,学生也会逐渐接受补课是万能的这样的事实,不利于主动学习。

在这个升学竞争非常激烈的当下,学生只有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走得更加长远。除此之外,经常补课的学生,在双减实施后,明确了补课的隐患,也是在真正吃亏以后才恍然大悟,通过补课提升成绩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也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弯道超车”并不适合所有学生,家长应看清现实,因材施教才有效果

家长往往都对学生寄予厚望,想要通过补课或者是其他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成绩,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是很多家长不愿意认清现实,不管学生的天赋和资质如何,都想要“拔苗助长”,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也让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其实相比走高考和学习这条路,很多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如果家长能够因材施教,想必会是另一番风景。学生在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肯定以后,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家长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笔者寄语

双减后,学生的成绩也有着不小的变化,虽然并不能让所有家长都如愿,但至少学生的多元化教育方式,让他们的童年和学习生活更加丰富,也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所有家长应该理性看待,并学会因材施教的道理。

今日话题:你认为双减后,补课与不补课还有哪些差距?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