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12日,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随着反革命政变的爆发,历时四年多的国共第一次合作,也称大革命运动,正式宣告失败。

同年7月,陈独秀被撤销了党的总书记的职务,两年后的1929年11月,陈独秀被正式开除党籍。3年后,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入狱,理由是破坏国家安全稳定;5年后陈独秀出狱,也曾一度希望恢复党籍,但无奈迫于各方压力,最终没有实现。

万念俱灰,心灰意冷之下,陈独秀宣布自己不再隶属于任何党派,然后隐居到四川江津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最终在1942年5月一片凄惨中病逝了。

这篇文章主要聚焦的问题是,大革命失败与陈独秀被开除党籍是怎样的因果关系?晚年出狱后陈独秀为什么没有最终回到党内?对于陈独秀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在评价的时候应当秉持怎样的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独秀

大革命失败与被迫离开

大革命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普遍意义上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为了反帝反封建,而合作进行的国民革命运动。

从时间概念上说,大革命的上限指的是1923年6月,中共三大宣布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下限指的是1927年7月,汪精卫撕开“假面具”,开始全面反共,国共合作宣告全面破裂为止。

从1923年6月到1927年7月之间的中国革命运动,就是大革命运动,也叫大革命时期。这个时期,曾取得过许多成就,最瞩目的、最有名的当然是北伐战争的胜利,北伐军浩浩荡荡,气势如虹,一路打到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革命的前景令人振奋。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很清楚,这次革命最终是以失败告终的。失败的标志性事件,就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数万共产党员被特务暗杀,数十万无辜群众被捕或被杀,中国共产党从此进入了长达十年的“冬眠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彻底破裂。

《觉醒年代》

身为大革命时期党的最高领导人,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首当其冲,因为他曾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什么叫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举个例子,比如1927年6月,汪精卫集团的分共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甚至公开压迫工农运动的时候,陈独秀身为党的最高领导者,没有及时识别出来,没有重视工农的力量,反而对武汉国民政府一再退让、妥协,甚至自动缴械。但令人遗憾的是,最终也没有阻止汪精卫叛变的决心和行动,给党造成了无法挽回的致命性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独秀与《新青年》

此外,陈独秀当时还有一个令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不重视农民,不把农民阶级的力量当回事。他认为,中国的农民虽然人数多,但“终不能成功一个大的民众革命”。为什么?他有自己的理由,他认为:“农民居处散漫势力不易集中,文化低生活欲望简单易于趋向保守,中国土地广大易于迁徙被难苟安。”因此,陈独秀断言,中国农民是“难以加入革命运动”的。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可以确定,这样的观点是完全偏颇甚至错误的,后来毛主席等正是因为重视并发挥了农民阶级的强大力量,才建立了工农红军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才最终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并建立了新中国。

不过在当时,陈独秀坚持己见,并因此导致了党的重大损失。1929年11月,他被迫离开了党,之后逐渐远离党的政治中心,远离喧嚣躲在上海做自己的小学研究。当时,他在《告全党同志书》中说:“当时中央负责同志尤其是我,都应该公开的勇敢承认过去这种政策,毫无疑义是彻头彻尾的错了。”

电影里的李大钊和陈独秀

但事实上,我们后来也知道,大革命时期不仅是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共产国际同样有指挥错误的地方。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因此,评价历史人物,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一定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依据历史事实,来分析人物在当时环境下的行为的对与错。

大革命失败是事实,评价陈独秀的功过,首先要分清楚陈独秀什么时期哪些行为是基本错误的,哪些行为是基本正确的,什么情况造成了这种错误,这些都是评价陈独秀功过及判断其责任不可缺少的因素。

对于陈独秀,领导“五四运动”以及建立中国共产党,是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的伟大成就,大革命时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也是确实存在的。综合来看,陈独秀身上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希望国富民强的心愿,这是他早年办报,后来建党,晚年在监狱里都一直不变的初心。

陈独秀晚年

入狱和出狱

陈独秀一生和监狱有分不开的“缘分”,早年他曾笑称:“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监狱与研究室是民主的摇篮。”还一度调侃,监狱是做学问的好地方,因为没有人“打扰”。陈独秀对监狱不陌生,也不惧怕。

1929年被开除出党后,陈独秀因为不满国民党卖国求荣,严厉谴责蒋介石搞政治独裁,1932年被国民党反动派,以“危害民国罪”逮捕了起来。

一开始,陈独秀被南京法院判了十几年监禁,但由于陈独秀强大的社会威望,引起了包括蔡元培、鲁迅、胡适,甚至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关注,蒋介石不敢真的拿陈独秀怎么样,只是将陈独秀关在监狱里,但日常管理是非常宽松,陈独秀在狱中可以读书做学问,可以写信收信,可以会见亲友。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由于国民政府准备西迁,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同年8月陈独秀被释放出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独秀在狱中

释放后,陈独秀最大的念头就是回到党内,他通过以前北大的学生和朋友,婉转向延安表示了恢复党内工作的愿望。为什么陈独秀迫切想恢复党内工作?因为当时正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刻,全国人民都在团结一致,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陈独秀身为党的创始人,更加迫切想要加入。

为此,他不惜拒绝了来自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的高官厚禄,也拒绝了来自胡适等人邀请去国外做学问的计划,一心希望回党工作。

但令人遗憾的是,陈独秀最终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原因有很多,比如共产国际方面的压力,“斯大林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反托派的浪潮,在这样的压力下,曾经的托派支持者陈独秀就面临着非常尴尬且艰难的局面”。

比如蒋介石方面的有意阻挠,蒋介石有意“营造出一种陈独秀与国民党交往密切的假象,来迷惑外界,从而达到阻止陈独秀回延安的目的。”

比如他个人性格上的顽固和执拗,毛主席提三个条件,要求陈独秀承认自己曾经犯下严重错误,但陈独秀不肯接受,说“回党固我所愿,惟书面检讨,碍难从命。”

(更详细的说明可见以前的一篇爆文 陈独秀1937年出狱后想回延安,毛主席提三个条件,他为何不愿答应 。)

总之陈独秀在经历了回党的挫败后,心灰意冷,身心俱疲,最终决定来到四川江津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度过自己的余生。

因为没有稳定收入,因为长期坐牢身患多种疾病,陈独秀晚年过得十分凄惨,一度连饮食都无法得到保障,早一顿晚一顿,热一顿冷一顿,致患有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因为贫穷,他甚至连看病都看不起,只靠妻子的照顾和朋友(医生)带来的药物,艰难维持。

最终,1942年5月27日晚上9点27分左右,陈独秀终究还是病逝了,享年63岁。

陈独秀的一生

陈独秀身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几乎一生献给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这一点他在1932年入狱后,自己撰写辩诉状的时候有相关阐述:“予行年五十有五矣,弱冠以来,反抗清帝,反抗北洋军阀,反抗封建思想,反抗帝国主义,奔走呼号,以谋改造中国者,于今三十余年。”

陈独秀一直能跟上时代,因为他希望帮助劳苦大众颠覆那个有产者的秩序,所以,他始终忠于一个颠覆分子的立场。他可能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但他知道什么是错的。世间反抗者其实大抵如此。

为了这种反抗精神,陈独秀一直敢爱、敢恨、敢骂、敢作敢为。晚年罗家伦、傅斯年亲自上门给他送钱,他不要,说:“你们做你们的大官,发你们的大财,我不要你们救济。”

陈独秀带着妻子住着两间厢房,上无天花板,下是潮湿的泥地,遇大雨满屋是水,屋内仅有两张木床、一张书桌、几条凳子和几个装满书籍的箱子,而唯一的装饰,是墙上挂着的一幅岳飞写的四个大字的拓片——“还我河山”。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盖棺论定”。一个人死了,装进棺材钉住,他的历史便完结了。既不会爬出来为将来增添什么,也不可能把过去再减少一点,可以对其一生功过是非做评定了。

对于陈独秀,我们可以参考毛主席的评价,他认为陈独秀一生光明磊落,特立独行,虽然犯了右倾错误,但有一点不能否认,这是公开的行为,他从不搞阴谋诡计。毛主席完全肯定陈独秀对五四运动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贡献,称他是我党的第一朝领袖。

而对于陈独秀的过失,毛主席也曾一度批判他是右倾机会主义,但也承认受到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影响,承认这是党的“幼年性”(指创党初期,党的领导人在摸索革命道路阶段难免犯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的早期领导者

对于陈独秀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评价的时候应该秉持怎样的立场?有一段话也许可以作为参考,“历史洪流的人们不会开天眼,他们走错了路,我们批评他们,不代表今天的我们比他们更高明。我们今天能够在这里评价他们的功过得失,不是因为我们比他们更优秀,而是因为,他们走过、试过了。”

我们可以评价陈独秀的种种过失,甚至批评他性格上的“缺陷”(过于顽固不化),但不能否认他的伟大,不能否认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先驱者、革命家和改革家的历史地位。这一点不仅是对陈独秀,对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尤其是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是应当秉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