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各方面要围绕贯彻这些重大政策和要求,细化实化具体举措,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政府工作报告的出炉,为轻工行业带来了诸多利好,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等内容的提出为轻工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114万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

——10.7%

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

——1269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

——0.9%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

——15.5%

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

——18.2%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

——1.37万亿斤

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

——1.5亿户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

——21.4%

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1.4%,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

——9.1%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9.1%。

——8.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

——100%

延续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

2022年主要目标

2022年,尽管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特别是亿万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我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5.5%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1100万人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3%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1.3万亿斤以上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5万亿元

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

——6400亿元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

利好轻工

提升财政效能

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今年安排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其中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

继续减税降费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

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各地也要结合实际,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有力措施,使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以稳定市场预期。

另一方面,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显著加大,以有力提振市场信心。

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降低企业成本

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清理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支持地方对特殊困难行业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引导大型平台企业降低收费,减轻中小商户负担。

进一步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收费。要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要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清欠。

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放管服”改革

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要同步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继续扩大市场准入。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

抓紧完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方法,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加强科技研发

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

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

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

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

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

培育“专精特新”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

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消费持续恢复

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

优化投资结构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

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国家重大项目要实行能耗单列。要优化投资结构,破解投资难题,切实把投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

区域协同发展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发展海洋经济。

稳产保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针对小麦晚播强化夏粮田间管理,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加强生猪产能调控,抓好畜禽、水产、蔬菜等生产供应。

持续增收

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创新服务贸易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加强出口信贷支持,优化外汇服务,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积极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助力外贸降成本、提效率。

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支持外资加大中高端制造、研发、现代服务等领域和中西部、东北地区投资。优化外资促进服务,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提高综合保税区发展水平,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扩大经贸合作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有效防范海外风险。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形成了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要支持企业用好优惠关税、原产地累积等规则,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推动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

节能减排

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提高民生福祉

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

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本版供稿:闫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