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伟说电商的日记,每天 100 字,记录短视频生态、兴趣电商以及更多。

2022 年:

2021 年:

2.28 短视频的本质就是娱乐

所以,千万别让用户动脑子,也千万别让用户思考。

所以,内容或选题不是越窄越好,而是越宽越好。

所以,越小白的问题,在短视频平台上受众越广,用户群体越大。

你有多专业,并不专业,

你有多通俗,才叫专业。

2.27 某垂类单品账号单月带货 300 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比起大而全,小而美的垂类账号大有可为啊。

2.这种垂类账号不需要爆款,都围绕产品本身输出内容或短视频就可以了,短视频就是种草。

3.粉丝的用户画像相当精准,哪怕只有几万粉丝,也不影响带货几百万。

或者类似的垂类细分账号更适合个人当做副业来操作。

2.26 生意的本质就是信任

以前的信任是电视、报纸,现在发生了信任转移,小红书种草是对内容的信任,京东卖货是对平台的信任,抖音、快手短视频带货是对人的信任,所以生意的本质还是信任。

哪里能产生信任,生意就在哪里。

2.25 宠物类抖音、快手账号如何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宠物类内容依然是个蓝海领域~

目前抖音上的宠物类账号,大多数是第一时间的养宠人群,宠物行业的从业人士原生内容相对少,而不是头部的硬核专家。

养宠人群的账号和泛娱乐类账号没区别,吸引的粉丝商业价值不算高~

要真正吸引有消费力的精准养宠用户关注,需要输出更为垂直的知识内容,比如宠物营养、医学、美容、训犬师等等,要成交高单价的产品和服务,还得继续提供专业知识,只有提供专业知识的服务,才能和用户建立深度链接与信任,变现才能变得水到渠成。

2.24 罗永浩的交个朋友都开始搞直播带货的培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永浩的交个朋友都开始搞直播带货的培训了,直播电商、主播、都开始内卷了啊。

2.23 短视频行业数据分析

据 QuestMobile 数据报告,摘抄了几条关于短视频行业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短视频使用时长已超越即时通讯,成为占据人们网络时间最长的行业,增长势头迅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快手、抖音两个平台的使用时长遥遥领先其它内容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短视频头部阵营被字节系、快手系占据,其中极速版增速显著,在行业激烈竞争下,用户向头部应用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短视频内容在碎片化内容时代日益占据主流,各头部玩家不断拓展内容边界,优质短剧内容火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短视频平台进攻本地生活,为本地生活商家创造有价值的种草场景,为用户打造高品质本地生活服务“新样态”。

2.22 新东方直播带货两个月,成绩怎么样了?

新东方直播带货两个月销售额是 450 万,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一个月 220 多万,哪怕把利润往高了算到 30%,也只有月均 60 万的盈利,对于曾经拥有近 10 万员工的新东方来说太少了。

要知道,在新东方没关闭 K12 之前的 2021 年新东方营收是 270 多亿,利润近 15 亿,粗算一下到每个月,带货销售额占原来的营收仅 1/1000。

还不如头部主播的一场销售量。

直播带货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典型的一看就会,一干就废的活儿。

2.21 内容搞流量最大的弊端是什么?

算法推荐下,靠内容搞流量最大的弊端是【内容的不可预测性】。

上一条作品可能点赞破万,接着一条就是点赞个位数。

2.20 做短视频成功的密码就是,像 SB 一样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在群里看到一个 case,一个朋友分享‍做抖音书单号‍,每天都是无脑坚持发。

大家可以看看之前的数据,发着发着就爆了,真正实在诠释了“坚持”两个字的意义。

2.19 抖音什么流量流量最值钱

今天看到盗坤老师一段文字,摘抄一下:

抖音最值钱的两种流量,一种是带有信任属性的 IP 流量,一种就是精准的产品展示流量。

你去做什么中视频计划,这是一个靠视频播放量分成的变现模式,单个视频收益是有封顶的。

你要想赚大钱,只有去批量化矩阵运营,我见过最赚钱的团队就是批量做影视号剪辑。

但是这种模式,个人很难去批量化矩阵化运营。

你要团队矩阵化运营?但这个收益是不稳定的,平台政策随时变动,一旦政策取消,你团队靠什么生存?

所以,这个模式,个人做点兼职也还是可以的。

赚大钱,就别想了。

直播打赏?我唯一知道赚大钱的,就是做秀场的,但是做秀场的,基本上都是靠大哥支撑,这个风险太大了,我知道的都进去好几个踩缝纫机了。

你也会说,有一些主播一个月音浪打赏都是百万。

有几个胜仔?有几个利哥?有几个铁山靠?又有几个孙一宁?我们自己照照镜子,自己有点啥颜值还是才华?

广告就不说了,收入不稳定。而且要做一个可以接广告的账号出来,周期太长,投入太大,难度太高。

至于同城团购,我就没见过哪个挣大钱的,也没见过团队化规模复制的。

所以,在我眼里,最赚钱的模式,就是两种,商业 IP 和抖音带货。

2.18 虎年 2022 年春节抖音、快手市场表现总结

各大互联网巨头保持春节营销传统,多样玩法叠加春晚合作助推除夕流量高峰。

据 QuestMobile 数据显示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抖音在春节期间继续保持与多家春晚的合作,联合旗下多个应用构建营销矩阵,抢占过年用户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快手合作央视春晚也推动了其除夕当天的流量增长,活动金额在头部应用中显得尤为突出。

2.17 内容为王,到底是什么内容?

今无论抖音、快手,亦或知乎、小红书甚至 B 站等社区平台,本质上都是内容平台。

内容平台本身并不生产内容,只是内容的搬运工,可见内容的重要性。

我们一直都在讲,内容为王。

但,内容是指什么样的内容?

爆款内容?

优质内容?

或者说爆款内容等于优质内容吗?

2.16 短视频平台如何击败 99.6% 的内容创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播放量达到 25 W 就可以击败 99.6% 的同城内容创作者。

2.同城的流量占比越来越大,无论抖音亦或快手。

3.基于算法推荐的给创作都带来了超乎想象的流量,但也代表着极其不稳定的不可预知的未来。

如果你只有一条爆款短视频,那么流量达到顶峰后,是会慢慢消减的,如果你后续不能持续创作,用户就再也刷不到你了,如何保证流量的恒定?

没有流量,何来后续的转化?

唯一能做的就是持续不断的创作,创作出越来越优质的内容。

这到底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还是一个最内卷的时代?

2.15 你会在 PC 端消费视频号亦或抖音、快手的网页版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信 PC 端的视频号入口上线有两个月了,你有养成在 PC 端刷视频号的行为习惯吗?

1.用户的消费的场景及行为习惯真的非常难以养成和改变,这需要足够长的时间。

2.PC 端无论抖音还是视频号,都以中长视频的推荐为主,所以中长视频会有新的流量入口,对于创作者比较友好;

3.根据页面分类排序可以看到视频号的发力方向,比如:直播、知识。

2.14 瓦特?薇娅要复出了?

据说 3 月 8 号,薇娅将会回归。

目前薇娅助理已经开始复出,昨日场观 100 万!

今报道称,薇娅的店铺会在淘宝恢复上线,未来仍旧以直播的形式展开工作,账号名称和粉丝不会改变。

谦寻前员工透露,薇娅于去年 12 月停播后,其直播团队也并未解散或者裁员。

1.薇娅这样的超级头部会依然拿到全网最低价吗?

2.品牌方还会像之前争抢着上超级头部的直播间吗?

3.淘宝直播是开心还是郁闷?毕竟薇娅、李佳琦的流量虹吸效应太强了。流量如何更好的分发?

2.13 短期做赚钱的事,长期做值钱的事

看到一段话,送给老铁们,思考一下当下我们在做的事情,哪些是短期,哪些是长期:

短期做赚钱的事儿,长期做值钱的事儿。

赚钱的事儿谋生存,值钱的事儿谋发展。

比如做抖音,卖表情包,搞老照片修复等,出单快,后期又不需要维护,这能赚钱,但不稳定。

比如做IP,做社群,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见不到收益,这不赚钱,但很值钱。

对于新手来说,通过长短结合,短期生存,长期发展,能成长起来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长期主义是一种能力,不是一种选择。

2.12 快手员工在地推快手极速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快手员工在街头分发星巴克杯子,现场下载安装快手极速版可得杯子一个。

1.数据显示:

目前国内短视频市场的渗透率已经接近90%,从 2018 年至 2021 年,抖音、快手用户重合度从 10.3% 攀升至 60%,这意味着双方纯烧钱换增长的策略很快就会失效。

2.即使可以,但决定用户是否留存的关键还是平台上的内容本身,快手与抖音归根结底还是关于内容的竞争。

3.联想到抖音的张同学,堪称现象级,但我真的以为这次爆红的背后有抖音平台的助推,就是要去抢快手的下沉城市的用户,不经意向快手的老铁们透漏出抖音不光有小哥哥小姐姐,农村单身汉大哥照样玩的转的这个信息。

快手的老铁们,来玩啊。

2.11 抖音、快手需要养号吗?

总结为一句话就是:

不需要,就像一个正常的用户操作就可以了。just like a man.

别在相信那些所谓的专家给出的专业意见,他们自己连正常的号都没运营过。

最可笑的是,竟然说:你要发什么作品,就一定要刷什么类型的作品。

这就好比你是一个语文老师,你这辈子都不能看除了语文书之外的其它书了,不然你上语文课就讲不好。

他连最基本的账号分为创作者、内容的标签和用户标签都分清楚。

真服了这帮搞培训的,这都成玄学了。。。

其它的关于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的谣言及真相:

谣言一:抖音需要差号

真相:不需要养号!核心是标签

谣言二:蓝V与白号流量机制不同,会限流

真相:不会限流,核心还是内容

谣言三:豆荚会影响免费流量推荐

真相:不会!好的内容,豆荚会起到“润滑"的作用

谣言四、每天承载作品越多,流量会变少

真相:不会!核心是数量上来质量会降低

谣言五:一个手机不能登录多个账户

真相:可以!

谣言六:不能手机点加号,要电脑

真相:可以!

谣言七:必须要缩写替换大部分词

真相:不必要!

2.10 我在抖音直播睡觉,一个月挣 20 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直播间的产品看起来便宜,一个月能卖 50 万,但给的佣金多是 30%~50%。佣金收入就是 20 万左右。

2.9 为什么鲜少有关于 B 站的培训

教人做抖音、快手、小红书的镰刀们,可能都要比韭菜还要多了,但是针对广告费非常高、出圈速度快的 B 站,为什么没有人去做这块的培训?

答案是:投产比不行。

B 站过于吃天赋和才华了,并不是能靠培训和复制方法论能杀出来的。

2.8 流量越来越贵了

互联网流量为什么越来越贵?流量成本越来越高?

准确的说,公域流量越来越贵了。

今天的流量永远比昨天贵一点点,今天的流量永远比明天便宜一点点。

到底有多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一个卖家,在线上的平均获客成本,大约是37.2元。2011年,涨到了54.6元。2012年,83.3元。越来越高。到2019年,486.7元。

10年涨了10多倍。

对应的,公域流量平台的拉新成本也越来越高,到底有多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越来越贵?

1.流量是流动的,是留不住的。

你有没有想过流量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流量的本质就两点,一是人流,二是留人,也就是拉新和留存。

但,流量其实我们是留不住的,你不可能用今天的流量在一个月之后创造价值,实现转化。

比如直播带货就是当场成交,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唯独私域可以做到细水长流,做到高转化、高复购。

我们才有可能能做到今天的流量在一个月之后实现转化。

所以,还得是引流到私域。

毕竟,流量如果只能用一次,不能循环使用,才是最贵的获客成本。

2.流量是平台的。

说起来有点扎心,但事实如此,自始至终呢,平台上的流量,准确的说,公域流量都是平台的,不可能也不属于任何头部、达人,流量的分发大权也是平台手里。

比如你拍的短视频,作品质量不行,马上就没有流量,纵使你有百万粉丝也是一样。

3. 商家的竞争比较大,比如竞价流量的价格是根据供求关系波动的。

打了个比方,“平时,罗永浩花10块钱买10个人(观看),但在抢流量的618期间,“僧多粥少”,价格水涨船高,买10个人需要花100块。”

而对抗流量焦虑的唯一有效办法:

无他,私域也。

在这种情况下,将公域流量导入个人或企业微信,做私域转化或复购,是 2022 年不得不做的事。

2.7 DTC(Direct To Customer)是私域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看到一条新闻,里面提到 DTC(Direct To Customer),意思是直面消费者。

介不就是私域吗?

当我们谈论私域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微信。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某种程度上,微信生态的确定义和代表了私域。

但私域只能存在于微信吗?

显然不是。

虽然做为私域的载体和渠道在不断地变化,包括(社区平台/内容平台、淘内/淘外、线上/线下,亦或短视频、直播、图文等表现形式)

但私域运营的本质并没有变。

事实上,只要能够帮忙我们把流量撑控在自己手里,以较低的成本直接触达用户的渠道,本质上都可以做私域。

2.6 内容创作的不可能三角

极致内卷下,内容创作的不可能三角变的更加突出。

什么是内容创作的不可能三角?

原创、爆款、高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怕你是泛娱乐,拍段子,原创也是需要时间的,无法做到高产,即使高产了,能保证爆款吗?

而高产的情况下一定会出现非原创,比如任何一个行业、垂类能讲出花样的内容,可能就那么多,总有消耗完的一天。

这就是极致内卷下,内容创作的一个不可能三角模型: 原创、爆款、高产 。

2.5 短视频——满足你,锁定你

今天的短视频已经是基本的内容形态,用户已经习惯像消费文字一样消费短视频内容。

全国各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能在短视频平台获得超强的内容满足感。

无论是好看的小姐姐、本地相亲、发财搞钱的项目、电影剪辑、吃喝玩乐、穿衣打扮、美妆甚至元宇宙培训等等。

而对于创作者或商家来讲,无论你是多大体量还是多小的公司,都需要学会通过短视频平台去触达你的目标用户,都应该让短视频成为你的赋能渠道。

增量的用户,只存在于短视频平台,无论抖音还是快手。

2.4 内容消费系数

今天学到一个新知识:内容消费系数,即该品类内容的变现能力。

比如高内容消费低内容变现的品类,需要优化内容质量,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和转化率,优先做好用户流转;

低内容消费高内容变现的品类,需要思考如何拓宽市场,获取到更多新流量。

2.3 抖音调整算法,开始内测核心粉丝

我想写一篇长文,不知道能不能写出来:

1.什么是核心粉丝?

2.抖音私域要成了吗?

3.抖音的核心粉丝会对内容生态产生怎样的影响?

2.2 论精准流量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的短视频作品很难爆,平均也就几千的播放量,但胜在精准。

看了下账号的粉丝画像,与目标群体用户画像 match 度达到 92%。

今天的 UV 才 38,结果就成了一单。

虽然有人讲,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质 ,但我以为要更进一步,转化才是生意的本质。

哪怕你爆了个 2 千万的热门,如果不有转化或变现,坦白来讲,除了能满足你的虚荣心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爆款从来都是泛而不精准的。

2.1 视频号春晚直播间破亿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春晚很无聊,但它已经成为视频号上观看人数破亿的第一个直播间。

小知识:视频号左上角的观看量,指的是人数 UV ,而非人次 PV。

1.31 新年快乐

今天是除夕,也是牛年的最后一天。

祝所有的家人、朋友都能在新的一年拥有更健康的体魄、更美好的未来。

但我还想表达的是,我们并不是要在新的一年才能开始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

也没有人规定必须要在节假日只能吃喝玩乐。

节假日从来都是对于企业的用人限制,而不是限制个人的发展。

如果你有什么计划,现在开始,从当下开始。

1.30 铁打的春晚,流水的互联网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信,支付宝,百度,快手,拼多多,今年又是京东赞助。

每年春节都是世界上最大规模人口流动,流动就会带来增长。

1.29 蝉妈妈 2021 抖音直播电商分析报告

摘抄几个数据:

1.服饰内衣销量位居榜首,本地生活销量增速领先大盘

从抖音平台各品类销量绝对值来看,服饰内衣、食品饮料、日用百货、美妆护肤、鞋靴箱包为 2021 年全平台销量最高的五大品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 2021 年四季度抖音平台各品类销量及其销量同比增速来看,服饰内衣、食品饮料、日用百货、美妆护肤、鞋靴箱包的销量及其销量增速均高于大盘均值,属于优势品类;本地生活、医药保健、3C 数码、家居家纺、汽配摩托、母婴用品的销量低于大盘销量均值,但销量增速高于大盘销量增速均值,属于潜力品类。

2. 在 2021 年四季度,品牌自播号数量同比增幅明显,涨幅达 463%, 且以 5.1% 的账号数量撬动半数的市场份额;

从达人侧来看,中心化愈加显著,头部达人的销售额增幅明显高于其他梯队达人的销售额增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超七成成交用户为女性,女性用户具备强购买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 年全年抖音消费者性别分布图中,成交画像中女性的占比高于观众画像中女性的占比,说明女性用户的转化意愿更高,购买力更强。

1.28 相声演员卖自己的字画,算割韭菜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个相声演员的直播间。

直播间挂的商品链接是自己写的字,单价 1000 块。

我看了有 10 分钟,其中一个上了 20 件库存,秒没。

这算割韭菜吗?

如果算,那凭什么小鲜肉的签名海报就不算割韭菜?

如果不算,那是不是任何一个所谓的名人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收割自己的粉丝(别说,还真有,前段时间张铁林在直播间也是卖自己写的福字,一个福字,16800,还真把自个儿当皇阿玛了)?

无论算或不算,这都在教我们一个道理,当你自己是一个大 IP ,有足够影响力的时候,你能想办法搞钱的路子真的太多了。

记得凯文凯利说过 1000 粉丝的理论:

你只需要有 1000 个铁粉,那么你就能衣食无忧。

1.27 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掉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抖音这次是清理的僵尸粉或者说是其它渠道“换”的粉。

但即使是真正的粉丝,也依然会脱落。

为什么?

大伟认为:

1.用户:

一方面是用户在变。

用户对于内容的审美疲劳或者喜新厌旧的速度超乎你的想象。

另一个原因创作者也在变:

创作者的内容不是标品(无论短视频还是图文),用户刚开始粉你可能是因为你写了短视频的文章,后来你又写私域,又写直播电商,虽然作为创作者自己看来,都是相关联的,但对于某些读者可能就未必了。

2.平台:

平台不会允许粉丝忠诚,需要粉丝流动起来。

拿抖音来举例,懂人性的算法,让用户不断的接受新的刺激,这样才能留存、促活用户,用户被训练的极为势利,来的快去的也快,毫无忠诚度。

当然同样对于初始创作者而言也是好事,但更多甚至是极致内卷的程度。

3.创作者:

想不掉粉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增长大于脱落。

1.26 视频号付费直播上线,你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创作者侧:

对于视频号创作者来说,付费直播是一种新的变现方式。

比如前段时间抖音的付费短剧等,都是提升创作者变现能力的一种方法。

未来会有知识分享、在线直播课、演唱会等。

用户侧:

恭喜你,花钱的姿势又多了一种。

平台侧:

平台必须向创作者提供除了商业广告、直播带货之外的搞钱姿势。

还有哪些内容适合付费直播?

知识分享可能是一种合适的形式,上一年微信尝试的演唱会也非常适合付费观看。前者适用于各种 KOL,在视频号做规律的知识分享、内容付费,只要用户对 KOL 足够信任,那么这就是一种体面挣钱的方式。后者是疫情居家隔离的「新产物」。

去年,微信视频号尝试了多个线上演唱会。跨年夜五月天的演唱会有超过 1600 万人在线观看;西城男孩「所爱隔山海」的线上演唱会超 2700 万人在线观看。

最后,你问我怎么看?

当然是付费看了。。。

1.25 论矩阵号的打法

先看截图:

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系列,家里老大姐给女朋友夹菜的镜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一个镜头,A 帐号点赞 5.2W,B 帐号点赞 28.6W,粗略估算下播放量应为 400W 左右和 3000W 左右,而唯一变的则是场景女主角,其他演员均不变。

从视频截图中可以看出,菜的位置都没变过,他们是一群姑娘排着队,等着去坐那个位置,一遍遍拍,把羊蝎子都拍成老演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镜头在 MCN 公司是常态,毕竟买热搜、投抖+、打广告、这些成本太高了,就低成本走量拼概率,火一个就挑出来加注。

其实 7、8 年前的淘宝 C 店店群也是这么玩的,一次起 10 个店,投一样的货,看哪个转化率高,留下一两个,再起十个,再留一两个,然后把留下的店攒够十个再投第二波货,留转化率最高的那个店,进行长线运营。

END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关注和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赞赏

本文作者:孟大伟/大伟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