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爱,就是保持距离,让成长得以完善。

1

“你耍我啊?早上就和你说过了,而且你都答应了。”

在去不去妈妈朋友家吃饭的问题上,于贝尔和妈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早上于贝尔和妈妈说朋友周六要来家里玩,妈妈本来答应了。

到了晚上却被妈妈逼着周六去她朋友家吃饭,如果不去零花钱就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恨你!”

“当我想到这世界上最差劲的母亲时,脑海里出现的总是你!”

于贝尔对妈妈的失望也到达了顶点。

他讨厌妈妈的穿衣风格,讨厌她在开车的时候化妆,讨厌她出尔反尔,讨厌她的说话方式,两个人经常说不了几句话就开始互相指责……

一次,老师要求学生做一份家庭调查,必须询问父母意见时,于贝尔撒谎说:我妈妈早就死了!

他在自己的脑海中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他甚至有时会幻想,妈妈死后躺在棺材里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便是电影《我杀了我妈妈》里,最令人揪心的一幕。

“我相信每个人都曾讨厌,甚至憎恨自己的妈妈,只是他们没有说出来而已。

不过我依然爱她,如果听到有人欺负她,我会控制不住想去杀了那个人。”

于贝尔对妈妈爱恨交织,想靠近,却又忍不住逃离。

妈妈却痛心儿子跟她不亲了,什么都不愿跟她说了,她做什么错什么,完全无能为力。

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许多亲子关系不正是如此吗?

父母和孩子本该是最亲密的关系,父母给孩子爱,孩子接受爱,并反馈爱给父母。可无奈的是,许多亲子关系却陷入了“相爱相杀”的绝境。

有网友甚至戏称:“我和我妈,见面就掐。”

为此,很多父母愤愤不平——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不懂?

可孩子却觉得,你伤害了我,我要反击。

这种现象不禁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我们给了孩子满满的爱,孩子却视我们如仇敌?

2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任何行为背后,都有动机和需要。

孩子们积极抵抗( 比如变得叛逆、暴躁、与父母唱反调 )也好,消极抵抗( 将向外的愤怒指向自己,比如变得冷漠、自虐、抑郁 )也好,这些反击的背后,都是在防御着一些东西。

表面上看,是为了防御父母,实则是为了防御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

1

过度干预,爱成了压力源

在电影《关于我妈的一切》中,主角小美和妈妈,总是在“相爱相杀”。

妈妈因为担心小美,小到她几点起床,吃什么喝什么,大到考哪个学校,做什么工作,处什么对象都要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妈妈的爱,却不能被小美理解。

小美对妈妈的好言相劝,总是不屑;

难得回趟家,却在和妈妈发生口角后,不管不顾连夜飞走;

和男友开房被妈妈定位跟踪,她说狠话把妈妈气到晕倒……

不少网友都说,小美不懂事。

可他们却忽略了,在这种过度干预的爱之下,这孩子内心该有多窒息。

她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还有一些小情绪和苦衷。

可却频繁被人干预、安排,仿佛自己还是个三岁小孩,什么都做不好。

自尊心和自信心被严重打击,价值感一降再降,为了对抗这种压迫感,她便将对方一切(好的和不好的)行为视为挑衅来反抗。

父母过度的干预,就像一颗“爱的巨石”,成了孩子的压力源。

时刻与压力相处,亲子关系又怎能岁月静好?

2

权利之争,赢了争夺输了孩子

渴望掌控自我,是每个孩子的核心需求。

可很多父母很难理解这一点,总以为孩子的思想幼稚不可取,决定权必须握住不放。一旦孩子有不同意见,就粗暴镇压。

这种教养方式,在孩子小的时候,负面效果或许不明显,可当孩子长大开始渴望掌控自我时,冲突便避无可避。

这种冲突,就是“权利之争”,简单说就是“这事谁说了算”。

前两天在饮品店,遇到了一对争吵激烈的母女。

女孩10岁左右,满脸倔强,坚持要喝奶茶,因为她同学告诉她,这家的奶茶味道很特别。可母亲不同意,她认为奶茶都是添加剂,不健康。

于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小声争执,升级到大吼大叫,吸引了全店的目光。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权利之争”。

喝一杯奶茶,真的会损害身体健康吗?

妈妈显然知道不会的。但她还是坚持不买,因为她觉得在这件事上,她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她“说的不算了”。

对女孩来说,她也知道母亲说的对。可母亲强硬的态度,让她觉得自己是“不被理解的”“说了不算的”,她没有掌控自我的权利。

于是她变得执拗,她执着的其实不是能不能喝到奶茶,而是要夺回自我掌控的权利。

这种权利争夺的次数越多,亲子关系的裂痕就越大。

父母赢的次数越多,孩子的反抗心理就越严重。

3

没有界限,爱和信任都是空谈

“闲人免进!”

看着儿子门上贴的字条,妈妈郁闷至极。

原来,张女士翻看了14岁儿子的日记,并判定他有早恋行为,于是和丈夫一起匆忙找到儿子,对着他就是一顿狠批,结果双方不欢而散。

第二天,儿子门上就多了这张字条,而且每天进出都将门紧紧锁着。

从那以后,儿子变得寡言少语,再不和父母说笑了。

这样双输的结局,令人心痛。

更心痛的是,这类新闻每天都在现实中发生。父母因为担心,就用偷看手机、撬坏门锁、安装摄像头等方式,肆意窥探孩子的隐私。

这种行为,其实暴露的是父母的恐慌心理。

孩子与我们从共生到分离,当年那个无话不说的小人儿,必然会与我们拉开距离,有自己的秘密。

如果我们因为恐慌,就去打破孩子设立的边界,那结局只会是——双方都头破血流。

因为再亲密的两个人,始终是两个人。

再亲密的关系,都要有自己的边界,爱不能成为越界的理由,更不能成为伤害孩子的借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那么,如何打开孩子的心门,避免这种“相爱相杀”的情况呢?

试试这三把钥匙:

1

与孩子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

教育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效应,叫“刺猬效应”。

寒夜互相取暖的两只刺猬,如果抱得太紧就会刺伤彼此,离得太远又不暖,只有经过多次尝试后,才能找到一个适当的距离。

亲子关系便是如此。

父母如果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过近,总对孩子指手画脚,就会激起孩子的对抗心理。如果离得太远,什么都不管,又会对孩子造成忽视。

最合适的心理距离,是孩子没事时,我们默默支持;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关怀却不干预,分享经验却不教导批评。

让孩子的心,既能感受到爱,又不会觉得被妨碍。

爱,就是保持距离,让成长得以完善。

2

给孩子自主决定的权利

父母天然处于强势地位,常常不自觉就将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替他们做决定。

要想避免权利凌驾,我们首先要分清楚,这件事情是“谁的”?

谁的事情,谁决定。

我们可以把羊带到草堆旁,但不能强迫羊吃草。

比如要给孩子报兴趣班,我们首先要明白,这是“孩子的事”。

我们能做的,就是帮他筛选好老师,给他接触的机会,学哪个最终他说了算。

这样,冲突自然能够避免。

有人担心,万一孩子做错了怎么办?他的未来怎么办?

其实,真的不需要有那么强烈的灾难化思维,更不要低估孩子的选择能力。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想比别人差,孩子本身具有很强的自我调整能力,试错亦能提升他们的思维成熟度。

我们最该做的,就是给孩子的自主决定输送资源。

比如,从小就给孩子自主决定的机会,常问:“你觉得这件事怎么做比较好?”

当孩子感觉到他的人生是他在做主时,自然不会再与父母对抗。他反而会打开心门,像我们询问他一样,来询问我们的意见。

3

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

至今,我最感激父母的地方,就是我的房间他们从来不进,也不允许其他人进入。

我可以将日记本放在桌上,也可以在床头放几本武侠小说,还可以在墙上贴满喜欢的画报。从来不需要像其他同学一样,为这些事与家长争吵置气。

我们都曾当过小孩。

哪个孩子不需要一个轻松无压力的空间呢?又有哪个孩子没点秘密呢?

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是父母对孩子最起码的信任和尊重。

摁下心里的慌张,收回心里的窥探欲吧。

孩子也需要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成长。即使发现孩子有异常,也不要擅自闯入那个空间,而是换个方式,引导孩子回归正常。

比如孩子突然变得沮丧,可以带他出去散心。他不说,绝不问,我们只需让他知道,我们是关心他的,爱他的就够了。时机到了,我们不问,他也自会告诉我们。

亲密有间,孩子才能发展出完备地、完整地自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

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本文来源:中国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

本文作者:初寂

责任编辑:六六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