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知否》电视剧版,会误以为顾廷烨他爹顾偃开是个十足的情圣:

在挚爱的原配夫人大秦氏去世之后,他虽然因为家族命运、夫妇大道等原因不得不续娶过两位正妻白夫人、小秦氏,但其他时间都坚持做到了“守身如玉”。

而翻看《知否》原著,则会惊讶地发现,失去了大秦氏之后的顾偃开,不仅续娶了正妻,而且还相继有了其他名分的女人,比如邱姨娘,比如通房丫鬟幽莲。

而更有意思的是,顾偃开接纳邱姨娘与幽莲,并非形势所迫、情非得已,也不是逢场作戏,而是实实在在的“喜欢”;

甚至,顾偃开对待顾廷烨的生母白氏夫人,也由小秦氏亲口盖章“喜欢”。

虽然“喜欢”与“爱”不能同日而语,然而放在特定环境下的婚姻里,“喜欢”已经足够支撑一段婚姻正常延续下去;

那么问题就来了:

既然原著里的顾偃开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情圣,既然他对白氏夫人也很“喜欢”,为何却不能好好对待她?为何白夫人注定会落到红颜薄命、不到二十岁就香消玉殒的结局?

恰好后台有读者朋友留言,想听听对于白夫人的分析,今天咱们就聊一聊:

白夫人的这段婚姻,包含了哪些真实的人性?对我们这些现实中的普通人有什么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启示之一:婚姻里“腰杆硬”的女人,虽然未必能保证一定幸福,但基本能保证不被欺负。

“丛林法则”哪里都有,甚至婚姻里也不例外。

白夫人的婚姻悲剧,表面看来,是因为丈夫顾偃开长期怀念已故原配大秦氏,导致冷落了白夫人,甚至给予她不公正的对待;

但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人性的欺软怕硬,“柿子捡软的捏”。

试想,同样是“带着百万嫁妆来做继室,拯救顾家于水火之中”这件事,如果把白夫人换成王大娘子,顾家会有什么表现?

纵然顾偃开再怎样情圣,再怎样怀念亡妻,恐怕也不敢轻慢了这位续娶的妻子,更不敢任由“逼死原配”这样的脏水泼到继室的头上、而始终不闻不问无动于衷;

纵然顾家的寄生虫兄弟们再怎样奇葩,恐怕也不敢小瞧了这位新大嫂,更不敢说三道四;

毕竟,王家的势力与实力都摆在眼前,哪个不开眼的敢“拿着草棍儿去戳老虎的鼻子眼儿”?

而白夫人呢?不仅出生于当时社会阶层鄙视链末端的商人家庭,而且还是最让人瞧不起的“盐商”;娘家又没有剽悍的兄弟可以倚靠;

换言之,这位白夫人要家世没家世,要倚靠没倚靠,却偏偏有着丰厚的财产——用明兰的话来说,“就差没把‘肥肉’二字写在脑门上”了。

所以,从顾偃开,到顾家的亲戚,都敢无所顾忌地大口吃肉,吃完了抹抹嘴、打着饱嗝,然后再一脸嫌弃地丢下一句“油腻腻的,谁稀罕吃这个”。

如此颠倒黑白、肆无忌惮,说到底,不就是看准了白家好欺负、没有还手之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类似的:

盛家大小姐华兰嫁入伯爵府,受婆婆欺负十年,丈夫袁文绍装傻充愣不为所动;然而,当盛家蒸蒸日上,尤其在明兰与新贵顾廷烨结亲后,袁文绍态度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天天与华兰甜甜腻腻秀恩爱,究竟为什么?

说穿了,无非是“惹不起”三个字罢了。

“丛林法则”与“幸福婚姻”,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但在现实里,却有着微妙的联系。

“腰杆硬”的人,不敢说确保幸福,但基本能保住尊严,保个平安。

02 启示之二: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免得糊里糊涂葬送了自己。

白夫人的悲剧,很大程度上也与她父亲有关。

早在议亲之初,白老爹就知道顾偃开有原配妻子,也知道原配妻子刚刚去世,更知道顾偃开与前头这位原配夫人感情甚笃、对亡妻思念至深;

但在白老爹眼里,这都不是事儿:

男人死老婆有什么了不起?我自己也死过老婆,而且还是两个,现在不也好好的吗?等他顾偃开一见到我这如花似玉的女儿,早晚都会回心转意。

而实际上,豪门婚姻,夫妻关系是否和睦,并非只与相貌有关,甚至也不仅仅与夫妻感情好坏有关,这其中还牵涉着家族势力、仕途前程、资源利益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也许在白老爹的阶层里,女儿如花似玉,娘家财产丰厚,这已经足够觅得佳婿,成就一门称心如意的好姻缘;

然而如果放到官宦人家圈层,白家这点优势,做个豪门妾室也许还可以,但想做正儿八经的侯爵夫人,却还差得多。

简言之,白老爹的圈层,宁远侯府的圈层,两者之间的游戏规则并不相同;白老爹并不曾搞清楚别人的玩法,就信心满满地投身其中;

既不按规则出牌,又没有话语权,那么,又怎么能成为别人心里真正的“自己人”?又怎么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待遇?

结果,在白家的视角,如花似玉的女儿是块宝,百万嫁妆是块宝,满心希冀地指望着遇到识货的人家,收获应得的重视与善待;

然而在宁远侯府的视角,这一切都被直接打上“不配”的标签,被视为不知天高地厚、妄想攀龙附凤,被理所当然地视为“自取其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类似的,还有《金粉世家》原著里的冷清秋,婚前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既有学问,又懂礼貌,性格又很随和、很能忍让,足以在未来的婆家立足、玩转这段豪门婚姻;

然而事实却是,无论心机,还是情商,乃至于日常应对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的方式,都差得远:

  • 冷清秋常常把“我是穷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自以为是表现自己的谦逊,结果听在嫂子们的耳朵里,只觉得冷清秋是在暗暗讽刺嫂子们瞧不起她的出身,平白惹得嫂子们多心;
  • 冷清秋从不参与家庭女眷之间的打牌听戏等活动,自以为是表现了自己“不愿走上堕落道路”的美好品德,然而在家人们看来,却只觉得她高傲、不愿融入家庭。

——其实,嫂子们身为豪门儿媳,绝非冷清秋所想的那么庸俗不堪,这些看似毫无营养的社交活动,其实也是沟通情感的一种手段;毕竟,总不能要求人人都像冷清秋一样,用诗词联句去促进亲戚关系的融合吧。

  • 更可叹的是,某次冷太太去金家看望女儿,恰好三少奶奶的女佣来冷清秋房里取东西;冷清秋以为,女佣肯定要给自己母亲请安问好,而实际上,女佣全程都对冷太太视若无睹;

因为在女佣心里,清贫的冷太太根本不配被恭敬,不配被问候。

这场面,像极了顾家看待白夫人的态度:白夫人不配做侯夫人,白家也不配做顾家的亲戚。

“不配”二字,很势利,但也很现实。毕竟,阶层的跃迁,身份地位的提升,只靠一场婚姻还远远不够。

古人云,齐大非偶。时至今日,这也依然是对婚姻问题的一种清醒认知呀!

03 启示之三:婚姻里,感情线越简单越好,额外的恩怨越少越好。

按照原著里的细节推算,顾偃开与白夫人的年龄差距至少能达到七八岁;

如果按照小秦氏盖章的“老侯爷也喜欢白家那个风风火火的”,再加上通常男人对小娇妻的疼爱与容忍,即使顾偃开对白夫人谈不上“爱”,但至少也能善待她;

可为什么顾偃开却表现得格外冷漠、甚至无情?

因为这里面牵涉到白家拯救顾家于水火的这笔嫁妆银子。

这笔银子明明是个天大的恩情,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却是顾偃开的心病。

就算没有大秦氏的问题,就算白夫人是顾偃开迎娶的第一位夫人,这个心病都是绕不开的:

毕竟,当时普遍都是“男强女弱”的婚姻模式,男人在家里要全方位地享受“一家之主”的优越感;而他顾偃开,堂堂七尺男儿,侯门贵子,却要靠着底层盐商女儿的嫁妆钱去堵窟窿!

他对残酷现实很无力,对寄生虫兄弟们很不满,而所有这些情绪无法发泄,于是全部转嫁到白夫人头上。

拿什么去拯救自己的脸面?拿什么去挽回自己的优越感与自尊?

也许,唯有拿出一脸冷漠,拿出硬心肠,看着这个女人活得委屈憋闷,才能重新找到自己“掌控命运”(其实是操控他人命运)的存在感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邱姨娘、幽莲这些女人,都能得到顾偃开公开的喜爱与善待,因为他能在这些亲密关系里轻而易举地找到尊严,找到被崇拜、被仰视的感觉;

他享受着这种伟岸丈夫的感觉,并且乐于用“喜欢”与“善待”的态度对待她们,去加强自己居高临下的俯视感与优越感。

而面对白夫人,他却是心虚的,自卑的,恼羞成怒的,以至于只能用欺软怕硬的无理态度去强行挽尊。

这种堪称扭曲的心态,看得人很想拍桌子,但这偏偏就是真实的人性。

此处不禁想起小时候听的评书《薛家将》,听“薛丁山三请樊梨花”,当时一直想不通:

樊梨花长得那么漂亮,本事那么大,一次又一次地给薛丁山帮大忙;明眼人都看得出樊梨花的真心实意,而薛丁山为啥非要为了那些根本经不起推敲的小误会,就一次又一次地打她、骂她、冤枉她?

如今对比顾偃开与白夫人的事,豁然明白了其中有相通之处:还不是为了那点自尊与面子嘛!如果不压过樊梨花一头,他薛丁山可如何找得到伟岸大丈夫的存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什么“施恩”与“报恩”,什么“亏欠”与“弥补”,放在故事里听一听就好,尽量不要带到真实的婚姻里去;

对于施恩的一方,不仅费力不讨好,说不定反而让对方心理扭曲失衡,对正常的夫妻感情产生反噬;

对于承受了恩惠的一方,更是背负着心理压力,仿佛从一开始就低人一等、底气不足;天长日久,难保不会生出什么意想不到的念头、去发泄这种微妙的压抑。

当然,可怜的白夫人面对的还不止这些,还有什么“挚爱的前妻”、“前妻的孩子”,

——以白老爹的精明,当初是哪里来的自信,觉得自己那个风风火火(小秦氏给的评价)、脾气急躁(顾廷烨给亲娘的评价)的女儿能够搞得定这么复杂的关系?

唉,真是让人着急!

04 结语与启示

白夫人的遭遇,虽然是文学作品里的个案,但她这段婚姻所踩到的各种坑,其实距离现实生活并不遥远。

简单说来,想要一段婚姻相对安稳顺遂,基本绕不开这两个老生常谈的大前提:

第一,两家要门当户对,势均力敌。

别太高攀,也别太低就。高攀了,你腰杆就不够硬;低就了,难保自己不委屈,更难保对方心理不扭曲。

第二,对方家里要人口简单,关系清楚。

什么“报答”,什么“弥补”,什么“前妻”,什么超出正常认知的亲情关系,一定一定要冷静看待,慎重慎重再慎重。

千万别高估了自己,以为自己才貌出众,人见人爱,应对各种问题都游刃有余;

也千万别高估了别人,以为人人皆君子,懂得滴水之恩就该涌泉相报;

这世界上,总有很多超出我们认知之外的人与事;

谨慎一点吧,别赌运气,别赌人心;

尤其,在面对婚姻大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