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正式实施

这个规定

直指洗脑推荐、“大数据杀熟”等行为

或可遏制这种不公平的互联网乱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大数据杀熟”

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它通过算法建立用户和平台的信任度

忠诚度和依赖度

然后定向推荐更贵的产品

暗中侵害消费者的利益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

胡女士通过某旅游平台

订酒店消费2889元

次日却发现

酒店该房型的实际挂牌价

加上税金、服务费仅为1377.63元

刘先生与其同事

先后在某外卖平台订购餐食

在同商家、同商品、同地址的条件下

刘先生却惊奇地发现

自己的餐费比同事的要贵一元

韩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上购物时发现

同一家店铺同一款商品

自己总消费近26万元的会员账号

比闺蜜总消费2400元的非会员账号

在价格上竟然高出25元

为什么各大网络平台

更倾向于挑熟人“下手”呢

是因为算法推荐

所谓算法推荐

简而言之

就是将人们偏爱、感兴趣的内容

进行排序、检索、过滤

再反复推送的一种方法

某天心血来潮看了几则养生小视频

接下来就有源源不断的

养生类内容冲到你的首页

某天搜索了健身视频课程

打开电商平台能看到大量健身产品

因为偏爱,所以关注度高

算法敏感捕捉这些信息

投其所好将之展示出来

一方面极大化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在无觉察的情况下

搜集用户资料,为“杀熟”做准备

打车平台上相同的线路

新用户的价格却比老用户便宜

消费者在购票平台上买票

却发现会员价高于非会员价

想预定一个房间

结果多次浏览后,房费就上涨了

在平台眼里

你的消费水平、兴趣爱好已被摸清

又岂能不被“割韭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已经正式实施

该规定会为算法运用制定规则

用户今后在算法面前将有更多选择

来看看具体有哪些政策

第十六条: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公示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和主要运行机制等。

第十七条: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用户选择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相关服务。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选择或者删除用于算法推荐服务的针对其个人特征的用户标签的功能。

第二十一条: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应当保护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从上述的政策我们可以知道

该规定既保障了用户的知情权

让用户知晓算法推荐服务的原理

以及主要运行机制

又确保了用户的自主权

未来使用软件时

可以选择关闭“洗脑”推荐功能

禁止平台广告推送

同时,消费者深恶痛绝的“杀熟”现象

也被明确禁止

严禁平台耍套路

对用户实施不合理差别待遇

用政策法规的力量保护用户权益

互助君必须得点个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来源:重庆互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