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克·克雷默(Mark Kramer)

当你写作的时候,特别是写叙事性作品的时候,你会为读者创造出一系列精神上和情感上的体验。

当然,作者如果从其自身角度出发,还会认为自己也在做一些别的事情:比如,描述一个事件、创建一份记录、传递一组信息、说明该信息的来源,或者按照我高中老师的话来说 ,“展示一下你是怎么做到的”(showing your work),就是“解一下这道题,展示一下你是怎么做到的”的后半句。

不过,不管这些别的事情包括什么,有一个事实不会改变:你的读者在阅读中会获得一份精神上和情感上的体验,如果这份体验没法儿让他们感到愉悦或兴奋,他们就不读了。

所以,为了能让读者从头读到尾,你必须创造出一种有价值并且有逻辑的体验。叙事性作品中,人物会伴随着一段经历或一系列经历的展开而不断变化。无论作者怎样按照主题去设置大纲,这一进程总会跨越原先设置的主题类别。

所以,一方面,人物会随着时间推移和事件展开而采取行动;另一方面,为了有条理地叙述某事,作者又必须按照主题依次阐述

为了让两个任务能够同时完成,作者必须收集所有主题方面的信息和所有的行动。这就要求一种不同的报道方式。下面是可以遵循的十个步骤:

01

选定话题前,仔细思考

到底是什么让读者欲罢不能

故事的构思至关重要。这个话题的情感温度是高还是低?对于那种“高价”(high-valence)的故事,读者会投入更多的情感。最常见的具有高情感价的新闻就是身陷险境的婴儿:车辆被盗,婴儿却还在后座上。这样的故事不用费力就能够调动起读者的关切。因为,在物种层面上,我们的硬件早就被这么设计好了。

一旦你能让读者切换到参与和关切的状态,他们就全在你的掌握之中。你尽可以把笔锋岔开,提供一些背景信息。这时候,无论你做什么,读者都会原谅你。具有高情感价的故事,既不需要上下文语境,也不需要刻画人物。

相应地,一个低情感价的话题写起来就更难一些.作者不得不运用另外一些工具,包括更成熟的写作。泥石流(flow of rocks)大概算得上叙事性写作中最没劲的话题了,可约翰·麦克菲(John McPhee)却写了四本这样的书。要想找到麦克菲始终让读者保持阅读兴趣的秘密,你可以做一个小练习,会很有帮助。比如,他有一本书,叫《盆地与山林》(Basin and Rang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约翰·麦克菲(John McPhee)

你可以在这本书的书页边记一个流水账,也就是在看书的过程中,把脑子里浮现的问题随时记下来。你会发现,这些问题几乎每过一段就会换成另外一个。而且,麦克菲会狡猾地把它们安插到合适的地方,跟他那些醒目的插图、强烈的特写以及各式各样的逸事咬合在一起。

不仅如此,你还会发现,这些问题都是小谜题,而并非什么主题性的大问题。但正是这些谜题,让读者愿意跟着作者的思路一起进入泥石流的世界。

02

选好话题后,

要保证能有好的路子

比方说,你现在打算在巴黎、布宜诺斯艾利斯、博伊西选一个地方去旅游。如果你在巴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都没有认识的人,倒是遇见一个有趣的人正好来自博伊西,那么你就应该去博伊西。好的路子就是一切。如果你没有路子足够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哪怕是最好的点子写出来也会变成很糟糕的故事。而要获得这种路子,需要的是魅力、勇气以及面对任何事情都从容裕如的能力。

当潜在的受访者带你进入他的世界,你能从中获取到的信息的复杂程度,完全取决于你能带给受访者多少东西。如果你自己就头脑简单又笨手笨脚,那么你从他那里只会获得一些基本的、公关性质的应付。所以,你得事先在家就做好功课。你知道的越多,就越能够享受圈内人的待遇。

不管写什么故事,你都必须能够找到路子去接触人,即亨利 · 詹姆斯所说的“那个有实感的生活层面”(the felt life level)。在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前言中,詹姆斯谈道:“艺术作品中的‘道德’感,完全依赖于作家在创造这个艺术品的过程中所关切的那种有实感的生活到底有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女士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

而所谓有实感的生活,就是在你采访了一天之后对受访者获得的那种非正式的理解。你筋疲力尽地坐在床边,你家领导问你:“今天过得怎么样?”你回答说:“那个道路施工监理真是个混蛋,粗俗不堪,刚愎自用。不过,话说回来,他也还有些不错的地方。”然后,第二天你到了编辑室,写下:“昨天,道路施工监理宣布,将在霍姆斯和十四大道街角修一个新的道路交叉口。”

叙事性的写作要求你能接触到这种有实感的生活,但做到这一点很难。你打电话给一个外科大夫,说:“我听说您在进行一种新式的颈部手术,我想详细了解一下。”他说:“没问题,我周四下午两点有空,咱们一起喝个咖啡?”

在这个时候,你需要说:“我不想采访,我想看看您的工作生活环境,还有您普通的一天是怎么过的。要不约周三上班时间怎么样?我不会打扰您,就是跟着转转。”

另外,如果是因为那个外科大夫是你舅舅,你才有了这个路子,那你也最好别做这个选题。因为这已经是一个被污染了的路子。比如,如果你后来发现你的这位大夫舅舅感觉迟钝、极端自我,而他的这个特点还跟你的故事相关,你要怎么办?

可能还是不能把这点写进故事里,因为总得考虑你妈的情绪吧。这样看来,你需要的,其实是一个跟你没那么近的朋友的舅舅。

03

找到能提供叙事线的行动进展

路子弄妥后,你就得为不断展开的行动找到更好的例子。问问你的消息来源,看看她下周的日程安排,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你可以跟她一起做。

只有等你真的到了现场,看到了各种事,你才会知道故事真正的主题是什么。在这里,主题并不是指话题、地点或者主要人物,而是指这个故事在更深的层次上到底关于什么。

你并不一定要按照时间先后来叙述。不过,不管最后什么顺序,它都得对读者有意义。比如,如果按照报道者收集材料的时间顺序写,那出来的应该就不会是什么好故事。

这无非讲的是一个无知的人(也就是记者)如何变得多少不那么无知的过程。在你的叙事中,焦点得放在你的受访者身上。你当然不能弄错各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但你的故事可以从整件事的结尾讲起,只要读者能明白你在干什么就好。

04

在行动中寻找能

提示人物性格的细节

我写过一篇关于船模制作者的故事。那个人年纪很大了,做事情仍一丝不苟,还特聪明。不过,他的脾气算不上好,而且他自己知道,也会这么跟你说。他有好几个儿子,其中一个是个相当有名的作家。有一次,他曾经在私下里对他父亲这种自行其是、一根筋的性格表达过怨怼。最后,这些人格特质变成了整篇报道的核心。

05

通过细致的感觉报道

发现合适的场景细节

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摸到的以及尝到的东西,会让你构建出强烈的场景,而这些场景又会回过头来帮你在写作时建立起一种空间感。

刚开始写叙事性文字的作者,通常不太注重设定场景,有时又在某个场景中堆积过多细节。要让读者感受到体积、空间和各向的维度,但不要试图在纸面上完成一个立体布景

如果你想写的那件事发生在很久以前,或者你没有亲眼看到,你就需要问问你的受访者,请他们来帮助你。不要写“乔治记得,他当时蹚着雪”这样的句子;你得跟乔治说,“我下面要做的事情可能有点奇怪。我会问你一系列问题,都是关于过去某个时间点上可能并不那么要紧的细节。

不过,要是你能回答出这些问题,就能更好地帮我为读者构建起当时的场景”。最后,如果你不太能证实这个人的记忆,你至少得在文本中写明,这些都只是回忆。

06

探寻受访者的情感体验,

而不是你自己的情感体验

我在写一本关于外科大夫的书时,第一次走进了手术室。我当时想:“呃,血,太血腥了。”可是,我写到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曾经说过类似“呃,血”这样的话。

我之所以要把自己当时的情感记录下来,是因为它们能在故事中重复读者在这一点上的情感。尽管如此,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注意到并记录下那个外科大夫和手术室中其他人的对话、想法和感受。我确实会考虑读者的反应,但我必须要呈现出人物的反应。

07

对你故事所处的语境

做严格的调查研究

叙事存在于社会、经济以及多重语境之中。因此,调查工作必不可少。你必须从不断向前的叙事中岔开来,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为你的故事设立一个框架。

比如,一个关于家庭农场如何挣扎求存的普通故事,如果作者加上经济学的解释,说明家庭农场为什么会难以生存,就会变得更加有力。

如果你在报道前不做一些调查研究,那别人很有可能给你的都是些公关性质的花言巧语。不过,一开始的时候,并不需要做太多调查研究,只要能确定自己的采访方向就够了。

把绝大部分调查研究留到采访后期去完成。那个时候,你就可以只去找那些跟故事有关的信息。反之,如果调查工作做得太早,你就不得不什么都要搞清楚。

08

在打底稿后期,

把故事的要点提炼出来

目标(destination),就是我高中语文老师所说的“主旨”(theme)。我写了15年,才终于明白老师用这个词到底说的是什么。让我回到最初的那个论点:叙事性写作是要为读者创造出一系列精神上与情感上的体验。

所以,从一开始,读者就一定会:(1)对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产生一种情感态度;(2)并意识到,之所以有人要给他们讲这个故事,一定是因为某个有价值的理由。所以,所有设定的场景、刻画、背景信息,都必须朝着这个目标。结尾必须给人带来某种收获。

09

在写作的最后阶段,调整你的观点

和受访者的观点之间的差别

当我写《三个农场》(Three Farms)的时候,可能确实对那些家庭农场遭受的损失感到伤心或者愤慨,但我仍需要公平持中地去写那个大公司农场的经理。一般来说,你不需要弄个面具把自己的观点隐藏起来,可是要保证你的读者能同时理解受访者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个农场》(Three Farms)

而且,你的文章总要发表在什么平台上,这个平台会有自己的规则,进行调整其实也在帮助你在规则的水域中更好地航行,平衡各方。不过,不同杂志的规则是不一样的。《国家》(The Nation)杂志就跟《时代》杂志的规则不一样。

10

珍惜你在采访中想到的隐喻

以及跟结构相关的点子

当你坐在受访者的仓库、手术室或厨房里,你可能会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哦,兄弟,我太喜欢这句话了,因为我可以拿它来引出那个重要的话题。”在那个时刻,你会觉得,这个点子会像钉在留言板上的字条那样一直跟着你。不过,你的脑子可不是什么留言板。你得把你当时想到的东西用楔子固定住。你得记笔记,记下如何写你这篇东西的笔记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美)马 克·克雷默(Mark Kramer) /

(美)温迪·考尔 (Wendy Call) 编

王宇光等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博集天卷

【今日福利】

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喜欢的

非虚构写作的作家或者作品

我们将选出1位读者送出一本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近期招聘】

点击图片查看招聘详情

【更多好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