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暑假开始啦

“熊孩子”们回归家庭

家长们的“安保”措施要紧跟步伐升级了

尤其是眼睛,要作为重点对象来保护

居家护眼

01 玩具

有些家长会购置各种玩具,让孩子在家开心度过一个美好的暑假,但有些玩具并不适合小孩玩,比如频频被爆出安全事故的指尖陀螺、飞镖、牙签弩、口袋弹弓等具有攻击性的玩具,容易伤及眼部组织,造成眼外伤,严重可致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激光笔,激光的功率和辐射很强,大量的光能瞬间直射到视网膜上,可能会导致感光细胞层迅速升温坏死,严重可能会导致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等,而且很多损伤是不可逆的。

02 化学制剂

受疫情影响,大家家里都会置备消毒液,还有化妆品、清洁剂、洁厕剂、石灰等都具有杀伤性。酸性和碱性的化学物质都会“烧伤”眼睛,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将这些化学物品放置到孩子触碰不到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不幸发生,家长一定要做好急救,化学性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眼睛,应至少冲洗30分钟(或20升液体),然后尽快送医。及时、彻底冲洗能将烧伤造成的损伤减到最小程度。

03 热水&火

居家应注意避免小孩靠近热水或火等高温物体,避免热烧伤,严重可能会造成眼组织坏死致盲。如果不幸发生意外,应保持创面清洁,紧急送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户外护眼

很多家长会在暑假带孩子去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相比在家里,在户外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了,保护好孩子的“眼安全”,家长们要做好这些防护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防晒

和成年人相比,孩子的眼睛更容易受到紫外线伤害。暑假带孩子长时间在阳光直射的区域活动,尤其是去海边、草原、高原、雪地或沙漠等地旅行时,一定要做好眼睛的防护,戴好太阳镜和防风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刚做过散瞳的孩子,外出一定要戴好太阳镜。

但是家长要注意,6岁以下的孩子,视觉功能发育还未成熟,需要明亮光线和清晰物象刺激发育,不宜长期配戴太阳镜。6岁前尽量少戴太阳镜,每次佩戴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内,最长尽量不要超过2小时。

02 异物入眼

在户外活动,要注意灰尘、沙粒、碎屑、铁屑甚至虫子等异物进入眼睛。提醒家长们注意,异物入眼千万不能吹,还要看紧孩子不能用手揉眼睛,可能会划伤眼球表面,或将虫子中的脏东西挤破形成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可以轻轻拉起孩子的上、下眼皮,让异物随着眼泪自然流出;也可以用干净的水为孩子冲洗眼睛,将异物冲出。如果异物无法取出,尽快到医院就医。

03 撞击眼伤

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要谨防撞击到眼睛,尤其是在进行追逐、踢足球、打篮球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时。如果不慎撞击到眼睛,家长们也别慌,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急救措施:

如果眼眶周围肿胀但没有破口,不要按压、揉搓,可以冷敷消肿止痛;

如果发现视物模糊、疼痛、畏光、流泪等,有可能已造成眼内组织损伤,应尽快就医;

如果眼部受伤较严重,眼部皮肤出现破损,甚至有尖锐的物体扎到眼睛,眼内有内容物流出,要保持冷静,不要强行将眼内的异物取出,不要将流出的眼内容物推回眼内,不要用水冲洗伤口,不要用纸巾、毛巾等不干净的物体擦拭伤口,让孩子躺好,用干净的纱布等盖住伤口,立即送医,途中尽量减少颠簸。

04 传染性眼病

去往游泳池、海滩等公共场所玩耍时,除了要保证自身的健康,还要谨防孩子感染沙眼、红眼病等具有传染性的眼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游泳池余氯含量偏高,会刺激眼睛等敏感部位,可能会伤及眼角膜,造成眼睛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出发前家长要做好功课,选择合规的游泳场馆。

建议自带泳衣裤、浴巾、毛巾等私人用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护肤品等物品,游泳时最好配戴泳镜,游泳后要冲洗干净身体和游泳物品,避免交叉感染,尽量不要用手揉眼睛。

眼睛也要放假

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暑假“被解放”的熊孩子们尽情撒欢,加上身体正处于发育中,一不注意,随着暑假结束,近视度数也会增加。因此家长们要在假期监督好孩子,避免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视防控的正确姿势

  • 保证家里的照明条件,避免孩子在昏暗或光线太刺眼的环境下读书写字;
  • 控制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写作业、看书30-40分钟一定要休息望远5 -10分钟;
  • 读写姿势一定要正确,切忌阅读距离过近、歪着躺着看书等;
  • 保证白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建议每天累计2小时以上;
  • 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尤其是手机、ipad等手持电子产品;
  • 不要让孩子在走路时或晃动的车里看书、玩手机;
  • 饮食方面,要注意均衡营养,切忌挑食、偏食等,尽量少吃甜食、碳酸类饮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鸣谢本期内容医学指导:张文杰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