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没有经济能力,没有经济收入,有的只是接近失明的母亲,患精神疾病的父亲,四个先天性白内障视力差的孩子,靠着政府贫困户补贴,家中仅有一亩田,是怎样撑起一个家,怎么艰难在世间存活吗?

比余华的《活着》,更艰难的现实版。这样的一家人就生活在贵州省威宁县的一个小偏僻小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女士和四个孩子都患先天性白内障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女士家)

6月2日早上,威宁县黄女士(32岁)因为要给自家的孩子进行视力评残鉴定,因此步行五公里到威宁县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14年由广东省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会、九三学社捐赠建立)进行鉴定。后经威宁亮睛点眼科杨主任确诊一家五口人,均是先天性白内障(属于遗传性眼病)。进一步沟通了解后,他们一家人在当地属于建档立卡的扶贫户。全部接受治疗保守估计需要26万元左右。这笔治疗费用,对于原本就生活困难的黄女士家,显然无力承担。

为了帮助这个面临窘境的家庭,又考虑到先天性白内障病情的复杂性,需要有专业设备和眼科专家进行检查和手术治疗。威宁亮睛点将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会开展的“贫困长者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救助项目告诉了他们。由于之前已经被其他医院告知没有救治的可能,黄女士听了表示不太相信而离开了医院。

威宁亮睛点的医生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真正想要去帮助他们,但没有他们一家人任何联系方式。于是,威宁亮睛点立马联系了当地九三学社和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会,得到消息后的九三学社、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会领导立马重视了起来,希望能给他们带来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领导前往黄女士家)

通过多方面努力下,最终才找到他们家的地址。在九三学社、威宁亮睛点以及当地社区街道的共同努力下,与他们家沟通了一个下午,将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会开展的项目还有以往的成功复明案例告诉他们后,他们才愿意到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会就近合作的希玛昆明眼科医院进行检查。

由于他们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当地社区街道也希望能帮助他们复明。但因黄女士平时坐摩托车、公交车都会晕车,因此在沟通下将两个大的孩子(大哥12岁、二弟11岁)先去检查。当天下午5点左右由当地社区街道派人派车历经6个小时抵达希玛昆明眼科医院进行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正在为大哥、二弟做检查)

对此,九三学社、威宁县政府都感到非常的惋惜。于是6月3日再次前往黄女士家,经过整整一天的沟通,黄女士才愿意带着两个最小的孩子(三妹3岁、四弟1岁)加上她本人一起去检查和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次前往黄女士家)

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会得知他们一家人情况后,立马多方位的为该家人进行眼疾筹款,给他们免费进行手术,这无疑给他们一家减轻了很大的负担,而且还能有成功复明的机会。

一家六口陆续来到医院后,希玛昆明眼科医院为他们进行了各项眼睛检查, 6月5-6日陆续的为他们安排了手术,为他们一家五口实施白内障手术的是希玛昆明眼科医院姚勇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姚医生正在为黄女士做手术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术后一家人和主治医师合影)

经过治疗后,他们一家五口人都成功复明。尤其在二儿子念出“广东省亮睛工程……”几个字的时候,父母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微笑。孩子能看到东西了,这无疑是给黄女士一家在黑暗中燃起了一盏希望的明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术后的二儿子)

▼这三面锦旗,传递着不仅仅是当地政府、医院、患者的感激之情,更是对广东省亮睛工程基金会的多年以来持续开展“各项眼疾救助项目”的认可和证明。同时,我们还希望能深入偏远地区,将为更多的孩子带来光明的希望,给他们清晰的视界,带他们去看诗和远方。孩子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安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会将一直秉承创会主席林顺潮教授: “复明一人,全家温暖”的扶贫医疗理念。帮助一个人恢复视力,受惠的不只是一个人,他们家未来亦因此而改变。

本次医疗费用全部由亮睛工程承担

救助医院:昆明眼科医院

(内容转自: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