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日即将到来,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志愿者完美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上海市优秀志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武权

孙武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015年起,他牵头组建海派儿科推拿讲师团,开展儿科推拿系列科普讲座,除了上海,还曾在北京、广东、宁夏、澳门、浙江、江苏等地进行科普宣传,近年还结合线上科普,累计举办百余场,取得了各方赞誉。

2015至2018年,他在长宁区老年大学开设中医养生科普系列课程;2019年起在总工会的安排下,作为劳模工匠讲师团的一员多次科普脊柱保养知识;在电视台、电台进行推拿科普知识宣传数十次;在“上海岳阳推拿”微信公众号开设“脊乐科普”专栏,发布科普文章80多篇;多次参与援滇的义诊活动,在疫情期间多次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工作等。

郑克

郑克,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育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医生热心医学科普,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创建“郑克医生”微信公众号,主编科普书籍《SMILE还近视眼一个微笑》,项目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一等奖。首创近视防控IP《恐龙兄妹视力大作战》动画、绘本和舞台剧,绘本发布会腾讯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20万。人民日报健康号入驻专家,在《人民网》《健康时报》《大众医学》《康复》等杂志发表多篇科普文章。组织“近视小飞侠”志愿者团队多次进行社区义诊及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受众超过69万。

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市心理热线志愿者团队

上海市心理热线志愿者团队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危机干预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最初通过12320-5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咨询形式,为公众提供专业性的心理支持、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平均每年接听心理咨询来电约800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在市卫生健康委指导下,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健康促进中心整合全市专业人力资源和心理热线资源建成“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300余名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资深心理咨询师等加入热线志愿者团队,24小时值守“962525”电话,减轻公众心理困顿,筑起一道全年无休的“心灵防火墙”。

曙光医院众壹志愿服务基地

曙光医院众壹志愿者服务基地现有注册志愿者2300余人,年服务时长10万余小时,服务人数480万人次。基地取“中医”谐音,寓意万众一心。现为上海市志愿服务基地、上海市公益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体验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地以中药“当归”作为服务模型,“当归”根茎枝叶全身是宝。

作为“当归”根部,基地打造“曙光益诊室”志愿服务项目,以医联体为载体构建覆盖全人群中医药健康服务路径;“当归”树干,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打造老港镇健康促进志愿服务示范站;“当归”枝叶扶弱助残,结对特殊学校、阳光之家、社区困难家庭,连续16年为残障人士上门服务;“当归”花朵服务大局,连续三年开展海派中医迎进博健康促进志愿服务,向志愿者、向参展商、向世界展示中医诊疗、防病和抗疫风采,受市委组织部、团市委表扬感谢。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