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反复无常的态度却并不少见。

譬如,家长经常向孩子提出要求,但不一会儿要求就毫无预警地变了,然后责备孩子没达到新的要求;分明答应让孩子出去玩,没多久却反悔;好不容易履行了和孩子的诺言,过程却极不耐烦,说些抱怨、扫兴的话……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把家长这种反复无常、捉摸不定的态度归类为一种隐性虐待,并指出,拥有3-6岁孩子的中国家庭里,67%的家长曾在感情上让孩子受折磨。其中,将近10%的家长正是以这种隐性虐待的形式进行教育,他们自己却对此毫不自知。

俞敏洪说:“如果家长反复无常,孩子难免会产生恐惧感和逃避感,看不到自己的价值,生出稀奇古怪的脾气。

因此作为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对每件事的态度都应尽力做到从一而终,忌用反复无常考验孩子。

父母态度变化无常,孩子人格特征模糊

如果父母总是让孩子处于混乱不清的状态,势必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好莱坞明星琼·克劳馥去世后,养女克里斯蒂娜写了一本书,名为《妈咪》,并在书中讲述了琼反复无常的状态。

一次,克里斯蒂娜和琼从一场宴会回到家,她按照自己妈妈琼一贯的要求,将昂贵童装挂在了钢丝衣架上。但是她没想到的是,琼早已将这个的命令抛之脑后,于是她责备克里斯蒂娜,认为她不该使用钢丝衣架,相反应该使用高级衣架,还将她打了一顿。

这让克里斯蒂娜很委屈:“之前明明是你让我用钢丝衣架的。”

琼这时候完全没有表现出一个大人的样子,反而说到:“ 那你也该自己想到用高级衣架。 ”

自己母亲这种不断反悔、左右矛盾的性格,让克里斯蒂娜如履薄冰。克里斯蒂娜每一天的精力几乎都用在揣测琼的心思、应付琼不断变更的要求上,甚至于基本没有自己的生活,觉得自己无足轻重。

在这种压力下,成年后的她依旧极为孤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通情达理,态度从一而终

孩子的性格形成有更多空间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3到12岁是孩子性格形成发展的最关键阶段,尤其在3-6岁,孩子们有了关于理想和生活方式的朦胧思考,开始从自我欣赏和接纳中识别个人特征。

正因这个年龄特点,许多孩子才会不断强调个人特点。诸如“老师,你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我喜欢吃薯条,披萨,我喜欢吃容易上火的东西。”或是“老师,上周我买了一本全是公主的童话书,我最喜欢看公主的故事。”

而孩子之所以能够自我发掘,又与父母回应的态度息息相关。

当父母态度稳定,要求从一而终,不反复无常,不频频反悔时,孩子就能自由而安全从中探索,发现自己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形成自己的行事风格,而不需要根据父母的脸色来做事。

这些对于孩子自我识别,塑造独立完善的人格都有重要意义。

给孩子塑造人格的空间,家长态度很关键

为了给孩子足够的人格发展空间,家长可以在态度上如此修炼:

(1)遵守和孩子的诺言时,不扫兴,不抱怨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为了让女儿在幼儿园好好吃饭,爸爸答应她化身一只恐龙去接她放学。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女儿确实表现好了许多。于是这位父亲果断买下恐龙道具,从幼儿园入口大摇大摆地走到房子里接女儿,一路上引发诸多侧目。

不少父母说,穿得这么花里胡哨地去接孩子,未免有失面子。但这位父亲说,遵守诺言是为了让孩子高兴,如果一边装扮成恐龙,一边还担心丢人,各种抱怨,孩子或许会觉得她的喜好不值得被尊重。

墨子曰:“口言之,身必行之。” 但对家长而言,身行之还不够,还必须态度一致,不抱怨,不扫兴,孩子才真正能从诺言中有所受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给出明确的要求信号,切忌反复无常

作为人类的本能反应,当我们听到一个要求时,总会对这个要求作出反应,孩子也是如此。

当父母对孩子提出一个要求或给出一个许诺,有所期待或打算遵守就是他的反应。

这时,若是父母反复无常,经常食言,或不按自己的计划行事,难免让孩子无所适从。

时间一长,孩子搞不清家长的话哪句能信,哪句不能信,哪句该服从,哪句不该,揣测家长心思就变成了孩子的第一要务,再没有余地发现自我。

要成为优秀的父母,我们也必须不断修行。让我们的状态趋于稳定,多些耐心,少些抱怨和反复无常,把目光投向更有利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