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南华早报》 3 月 2 日文章,原题:随着经济发生深远变化,中国年轻求职者面临挑战并寻求新机遇程凌庚(音)曾为将进入严峻的就业市场而担心,他知道今年中国将有创纪录的1076万应届大学毕业生。但这名22岁的自动化专业学生找工作时出奇顺利,申请5 个职位后得到3个工作机会,“我没听说(周围)任何人找不到工作”。他将去一家视频监控公司当工程师。他认为随着中国打造更多智慧城市,安保行业前景光明。对同样读大四并希望到互联网企业就业的关薇(音)来说,就业前景有点令人担心。为增加机会,她尝试通过考研、多实习等方式来提升自己。

随着中国经济经历前所未有的深远变化,年轻求职者成为最易受影响的群体之一。一些人正享受中国大力提升本 土制造业和智慧基础设施所结出的硕果,另一些人想方设法提高求职竞争力。专家说,这可归结为中国就业市场挑战与迅猛涌现的新机遇并存。经济经过全面结构调整,自然会出现新岗位。

许多新兴行业越发引人关注。春节假期结束后头一周,智联招聘网站提供的仓储与物流公司空缺职位同比激增67%。该公司有关负责人王一新(音)说,这是电商行业繁荣的新发展势头使然。体育产品的销售和制造、场馆建设和运营等服务快速扩张,也成为新朝阳产业。除了人工智能、直播、新能源汽车等,虚拟现实和智能家居行业的前景都被看好。智能制造在中国发展计划中扮演关键角色,包括扩大5G 网络、铁路系统、城际交通等。到2025年,中国将需要900万相关人才。

在某全球基础设施制造企业担任项目经理的段毕新(音),目睹公司通过打造数据中心等项目迅速壮大。“我们急需新人”,这名2020年电气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说,“那年30人被招到这里,一年后招聘130多人。”今年他的公司将招聘300多名大学毕业生。专家说,当前问题并不是毕业生太多,而是一些人期望值过高。若人人都想在北上广深工作,那就业市场永远无法满足需求。但王一新表示,如今年轻海归越来越乐意到二线城市工作,通过放弃激烈竞争换取更有品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