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浙江有一座名为“张陈侯庙”的庙宇。庙堂正中间摆着两尊神像:一尊黑脸黑须,怒目圆睁,皱眉头,人称张公爷;一尊白脸白须,面带微笑,人称陈太公。这两人生前原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却因为一句话,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冤家对头。

这两个人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朝代哪个地方的人,连真名叫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两人是好友,并且都会一点法术。两人经常在一起喝茶聊天,有时候相伴出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年的八月十八,张公爷和陈太公相约去海宁观潮。他们起了个大早,渡过钱塘江,来到了一座观潮楼,选了个视野最佳的位置坐下。两人一边喝茶,一边吃着干果零食,等着大潮到来。

陈太公家里有两个儿子,年龄只有十一二岁。这两个人早上醒来的时候,听说父亲去海宁观潮,吵着闹着也要去看大潮,陈夫人劝二人不要去,两人却执意要去。没办法,陈夫人只好叮嘱他们路上注意安全,又见天色阴暗似乎要下雨,找了把伞让他们带着。

两个人来到钱塘江边的时候,只见江面波涛滚滚,却没有一条船在江边,原来是来晚了,渡船都到对岸去了。

弟弟问哥哥,没有船要不然就回家去吧。哥哥看了看江面,说来都来了,就用这把伞当渡船吧。弟弟有点担心,说会不会翻掉!哥哥回答翻不了。

说着就把伞打开,伞柄朝上,放在水面上。兄弟俩手牵着手跳进伞里,一左一右站立着。这伞就好像有人在推一样,笔直地朝对岸漂了过去。

兄弟俩以伞为船渡江,被张公爷和陈太公看到了,张公爷就对陈太公说,这两个小伙子以伞为船渡江,恐怕这两人的法术不在他俩之下。

陈太公人比较小气一点,一听这话就有点不乐意了,说他看这两个小伙子也没有什么真本事!说着,他就捡起两个龙眼核,放到半个龙眼壳里,然后放在茶碗里。只见他用食指轻轻一摁,龙眼壳带着两个龙眼核一起沉到碗底。

张公爷大吃一惊,此时江面上以伞为中心起了个漩涡,眨眼之间,连人带伞搅入江底,下一刻,江面又恢复了平静,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张公爷怒斥陈太公为什么要这么做?陈太公就好像这件事跟他没关系似的,脸上还带着笑容。

陈太公观潮回家,陈夫人见到他就问,两个儿子也去观潮了,有没有看到儿子?

陈太公心下就有种不好的预感,连忙问两个儿子是怎么去的?

陈夫人说,两人是空着手去的,只带了一把伞。

“糟糕”陈太公失声说出,陈夫人也意识到了什么,连忙问出什么事了?陈太公就把沉伞的事儿说了,陈夫人当即昏倒在地。

明明是陈太公自己心眼狭窄,起了嫉妒心,白白把儿子的性命断送了,却怪张公爷言语相激,他才做出错事,竟然怒气冲冲地跑到张公爷家里与他争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公爷十分不解,此事与他毫无干系,出了事为什么要怪罪到他头上,辩解说这件事不能怪他,一来他不知道这两个小伙子是陈太公的儿子,二来他也没想到陈太公会施法术把小伙子给沉掉。这事只能怪张公爷自己心胸狭窄,为什么要跟小伙子比个高低。

陈太公却不认这个理,说都怪张公爷说‘小伙子的法术不在他俩之下’,他才会把小伙子沉掉,如果张公爷不说这句话,他就不会做错事。陈太公怒气冲冲地说,他两个儿子的死都是由张公爷引起的,他要跟张公爷绝交!从今以后,两个人老死不相往来。

张公爷也动了真怒,对天发誓:绝交就绝交。从今以后,他张公爷再也不吃陈家的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说呢?

因为陈太公家里开了好几家米店,张公爷虽然是个财主,但是家里没有什么田产,吃饭用的米都是到陈太公家的米店里买的。

从此,一对好朋友就成了冤家对头,谁也不与对方来往,就连别人在他们面前提对方的名字也不行。如果从别人的口中听到对方的名字,立即生气翻脸。

转眼冬去春来,时间到了六月,张家库存的米都吃完了,张公爷就派仆人去买米,还特意交代不要买陈家的米。

谁知,仆人粗心大意听了陈米,以为说不能买陈米回来。仆人上了街,进了一家米店,问卖的是不是陈米?回答是陈米。又走进一家米店,问卖的是不是陈米,回答是陈米。

就这样,仆人逛遍了所有米店,也没有买到新米。想想都知道了,六月哪里会有新米呢!

仆人只好空着手回去了,张公爷见仆人没有买到米,很生气,一拍桌子说,他就算是饿死,也不吃陈家的米。没想到,张公爷是说到做到,手里握着金元宝,坐在大厅的太师椅上活活饿死了。

陈太公听说张公爷活活饿死了,很高兴开怀大笑,结果一笑就笑死了。后来,这两个人都成了神。当地老百姓造了个庙,把他俩供在同一座庙里,让他俩生生世世坐在一起。

写在最后

故事改编自《民间故事》,部分情节略有改动!

故事里,两人由好友变成了冤家对头,由亲密无间到老死不相往来。最后,两人并排而坐,谁也离不开谁,只能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只是一句话,或者说只是因为心眼小,容不下别人比自己有能耐,嫉妒心害死人啊!

声明:本故事为虚构民间小故事,多来自于坊间奇闻、传说、志怪小说、戏曲、传奇等,作者本意是为了传承中国民间古文化,切勿相信真实性,也不要封建迷信!

若各位看完觉得故事不错,希望你能花0.1秒点个赞哟~你小小的点赞永远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谢谢!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作者:易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