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日讯新学期开始,德州市的各个学校探索推进“美育”发展,学生们不仅迎来了全新的艺术课程测评,还可以参加更丰富的艺术课程和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题填空题是我们最基础的内容,下面我们请同学来回答一下三原色。”日前,在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三年级三班的教室里,美术教师张玉立正在给学生们讲解美术测评试卷。几天前,学生们刚接受了新学期的美术测评抽测,测试内容包括美术基础知识、创意类美术作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玉立称,“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上基本上都能够达成,个别的同学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还有所欠缺。在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方面,也会更加倾向于多元化,让学生们多一些体验,多一些创作,多一些尝试,让他们在一个浸润式的美育的环境当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了解到,新学期,学校在音乐课堂中开设了非洲鼓、口风琴、葫芦丝等小乐器课程,学生不仅能学到音乐知识,学会唱歌、还能学习演奏乐器,掌握艺术技能。“双减”政策落地后,德州市德城区教体部门改进了艺术课程抽测的内容,依据课标增加了美育基础知识的测评,更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测评学生的艺术素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州市德城区教体局教科研中心美术音乐教研员相慧丽称,“我们对学生的唱歌、绘画、欣赏、乐理等各项技能和基础知识进行检测,从每学期的抽测成绩上看,学生各项能力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鼓励各学校组织开展富有美育特色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掌握1到2项的艺术特长。我们还成立了音乐美术创新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帮助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推进德州市中小学“美育”发展,近年来,德州招聘音美教师近400人,实现艺术学科专职教师100%全覆盖。搭建培训与展示平台,提升专业教师素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学校配备艺术专用器材和艺术活动室,各中小学校累计投入约5811.3万元。全市903所中小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开辟了普及艺术教学的新天地。

闪电新闻记者 刘振 赵宇 德州台 孟晓倩德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