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下孤城图

高剑父

中国画

135.5cm×46.4cm

1922年

故宫博物院藏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画坛上一些思想开明的画家,受民主革命思潮和外来艺术思想的影响,立志要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革新的尝试。当时被称为“岭南三杰”的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先生,在倡导“新国画”运动中,最为引人注目,他们力排众议,异军突起,以“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进行中国画的创新实践。经过先驱者们数十年的耕耘培育,不但奠定了岭南画派的历史地位和坚实基础,而且作为中国画坛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至今仍在不断发展,不断壮大。它的影响也仍在国内外不断扩展,吸引着中外人士的注目。

潇湘夜雨图

黎雄才

中国画

45cm×65cm

1932年

高要黎雄才艺术馆藏

岭南派曾以它的革新实践,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写下辉煌的篇章,但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历史概念,因为在现代乃至当代的中国画坛上,它始终保持着充沛的生命活力。时至今日,岭南画派不但在国内,而且在海外仍有它的传人;仍是一个相当活跃的客观存在的艺术群体。因此,不能把岭南画派和历史上某些昙花一现的绘画流派等量齐观,原因也正在此。

何以岭南画派能保持充沛的活力,历久而不衰?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课题。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符合这个规律,就能正常、健康的发展;违背这个规律,就难免经受坎坷和夭折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榕荫曲

关山月

中国画

95cm×57cm

1962年

岭南画派纪念馆藏

对于岭南派的特点,历来论者曾作过各种归纳。或谓其重视写生,反对摹仿;或谓其大胆吸引西洋画理而又保持国画固有的神韵;或谓其倡导艺术革命,不断推陈出新;或者迳以“折衷中外,融汇古今”八字来进行概括等等。我认为提法的不同,主要是各有侧重。事实上它们都从某个方面,接触了岭南画派的基本特征。而这些特征的一个共同的、最根本的素质,那就是它们都符合艺术发展的根本规律。艺术必须植根于生活;艺术离不开多方面的营养;艺术应该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艺术必须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前进。而所有这些基本规律,也正是指导岭南画派进行艺术实践的理论基础。岭南画派之能历久而不衰,我看这是主要原因之一。

鹌鹑、草、野菊

赵少昂

中国画

117cm×30cm

1945年

岭南画派纪念馆藏

其次,当代几位岭南派大量由如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等先生,除了数十年坚持不辍地进行创作之外,同时又都是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他们把毕生的精力,用于培育后代,他们的学生,乃至学生的学生,不少已是当今海内外的知名画家,用“桃李满天下”的成语来形容岭南派,是毫不夸张的。如今,岭南画派在海内外能享有很高声誉,而且绵绵瓜瓞,叶茂枝繁,新人新作不断涌现,这与老一辈画家的辛勤灌溉是分不开的。岭南派至今仍能保持充沛的生命活力,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栖息图

方人定

中国画

169cm×94cm

1960年

岭南画派纪念馆藏

关于“岭南派”这个称号,据说当年“二高一陈”是并不满意的,他们宁可称自己的作品是“新国画”,甚至情感以“折表派”自居。因为“岭南派”这个带有狭窄地域性的名称,并不符合也难以体现他们必革中国画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村医生
王玉珏
中国画
86cm×64cm
1964年
中国美术馆藏

尽管岭南派画家多爱选岭南风物入画,他们的作品常表现出南国特有的色调韵致,但并没有谁对此作出硬性规定;更不曾因此对岭南派画家在选择题材上造成桎梏。因此岭南派画家的作品,从内容到风格,都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他们重视的是革新、创造,反对的是墨守成规。但在具体画法、画风上,却不受任何限制。即以“二高一陈”为例,他们三位就各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而且他们对学生也始终强调发挥每个人的创作个性。只要求学生“青出于蓝”,而不希望学生画得像老师自己。所以岭南画派没有一成不变的法规,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更没有谁把自己的画法定于一尊。这种指导思想,无疑是非常可贵的。

农讲所颂

中国画

梁世雄、蔡迪支、林丰俗、陈章绩合作

160cm×321cm

1977年

广东美术馆藏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强调个性的发挥,并不等于对传统基本功的忽视。事实上岭南派画家对传统基本功的锻炼,是异常重视的。这一点,不但在当代岭南派老一辈画家的艺术实践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且在中年以及青年代画家中,这个重视基本训练的好传统,是得到继承和发扬的。所以说岭南派的强调革新、反对保守,绝不是毁弃一切传统,彻底否定古人,而是立足于扎扎实实的基本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为宏扬民族绘画艺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我看这也该是岭南画派历久不衰的一个原因。

香蕉,苹果,桃

王肇民

水彩画

76cm×56.5cm

1993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而继承古老的传统,却是为了赋予它以新的生命。同时,借鉴外来的艺术,也仍然是为了发展我们自己的传统。老画家关山月在香港中文大学生主办的当代中国绘画研讨会上,曾对岭南画派的艺术主张——“折衷中外,融汇古今”——作过一个补充说明,认为“折衷中外”,仍是以“中”为本;“融汇古今”,则是以“今”为魂。即是说,既不能失去中华民族的传统特点,也不能忘记表现今日的时代精神。他认为这也是岭南画派得以历久不衰、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用“艺术常青”这句老话,来形容岭南画派已经取得的成就,是符合实际的。同样,用它来展望未来,对新一代的画家们提出希望,我看也并非奢求。

恩师徐悲鸿

杨之光

中国画

182cm×97cm

200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临大地

陈金章

中国画

96cm×170cm

2009年

绿茵闲情

叶绿野

中国画

184cm×140cm

2002年‍

晌午

尚涛

中国画

136cm×68cm

2005年

粤西山居

林丰俗

中国画

180cm×97cm

2016年

八路秧歌进村来‍

林墉

中国画
221cm×446cm
1976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眷恋

陈新华

中国画
68cm×136cm
2017年

一树繁华

周彦生

中国画
96cm×180cm
2005年

喜报丰年

方楚雄

中国画

215cm×145cm

2009年

南粤春晓

许钦松

中国画

250cm×500cm
2008年

人民大会堂藏

大漠之暮
李劲堃
中国画
154cm×150cm
1989年
广东美术馆藏

和平颂

苏百钧

中国画

150cm×220cm

2012年

人民大会堂常委会议室藏

女孩·女孩

孙洪敏

油画

130cm×160cm

2004年

入选全国第十届美展并获银奖

中国美术馆藏

‍梦.澳门.1999

林蓝

中国画
211cm×171cm
2019年

梅关

张彦

中国画

138cm×69cm

2018年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