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孩子内心的秩序,建立善恶是非的标准,而不是为了培养出听话却麻木、隐忍的“懂事”小大人。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见一位博主讲述了一段自己在高铁上的经历:

博主坐高铁,座位后面是一对母子,孩子大约6岁左右,总是拿脚使劲踢博主的椅子,持续了上百下。

博主就回头跟孩子妈妈说:“能不能请您,让孩子别踢我椅子了?”

孩子妈妈随即对孩子说:“别踢了,阿姨生气了。”小孩子乖乖听话,停止了捣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博主所说的,这位妈妈的教育方式一开始就错了。在这种教育下,孩子并没有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并没有意识到,他做错的是“踢凳子”的行为。

加上父母的教训总是把矛头引向别人,小孩自然就学会了,把能赖在别人身上的都赖在别人身上,包括也能把矛头指向教他这样做的父母。

许多家长在评论区表示共鸣:父母的待人接物、三观水平都隐形地传递给后代了,做父母前,要先做好自己。

但也有家长认为,带好孩子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既然孩子安静下来,那么管教的目的就已经完成。

但实际上,把责任归咎于他人,是一种偷懒且不负责任的教育。

1.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快回家吧,要不妈妈生气了!”“你再不好好吃饭,奶奶生气了!”等等。

大人们似乎认为,只要让孩子意识到家长生气了就会乖乖地听话。

表面上,这种教育方式确实很有效,大多数情况下,当孩子听到这样的话,都会停止自己的行为,顺从家长的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事实上,家长总是对孩子说“我生气了”,就是企图在用自己的情绪操控孩子,这样的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心理研究显示,对6岁前孩子经常性生气,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久而久之,为了不惹别人生气,为别人而活成了他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活得很累,也很难得开心。

一方面,他需要刻意去讨好周围的每个人来认可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他自己的需求也在蠢蠢欲动,这就很容易导致他陷入一种矛盾的境地。

不迎合别人,他会觉得自己不好,有一种罪恶感、恐慌感,就好比当年惹妈妈奶奶生气的感觉。

其次,这种情绪上的控制,并不能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致使孩子在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上,依靠的是他人的情绪表现,而非事情本身。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第一篇章,而在家庭中,家长是最细致、最有才干的雕塑家。”

大人们努力的想把孩子雕塑成人见人爱、乖巧懂事的模样,却没有发现,在孩子的乖巧懂事背后,仍然是错误的价值导向。

2.

“你看其他的小朋友都没哭,所以你也不能哭。

你再这样妈妈要生气了。

都怪这个护士姐姐,把我的宝宝扎痛了!打她打她。”

把道德规则具体化,用“其他人的评价”表现出来。这种方式,在孩子缺乏理解能力的幼儿阶段总是屡试不爽。

家长总觉得孩子还没长大,但其实,幼儿大脑发育却远比想象的要迅速。

脑科学相关研究表明,3-7岁的孩子理解能力已经逐步成型,可以很清楚掌握对错概念。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从父母开始的。

面对孩子的不安,父母总是摆出一副手足无措和不耐烦的态度,一心只想快点让孩子不哭,却不想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要哭”,没有选择试图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她好好沟通。

孩子的眼里将充斥着这样“以终为始”、结果导向的教育,对未来的成长十分不利。

他首先认识的是,妈妈怎样跟自己说话,爸爸怎样对待妈妈。由此而生成了关于善恶最初的概念和理解。

同时,孩子的大脑又没有那么灵光,只有简单的应激反应功能,只能记住直接推导出来的结论。

如果告诉孩子“再吵妈妈就生气了”,孩子直接推出来结论会是“妈妈不生气的话我吵闹就无所谓”,而不会意识到“我这样做是错的”。

遗憾的是,许多父母为了“省事”,表面上是培养出了听话的孩子,实际却有意或无意地跳过了真正的价值观形成环节。

3.

小时候,我妈经常会吓唬我,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要来把你抓走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恰好我有个叔叔真的是警察,每次他来我家做客我都表现得特别乖,因为总联想到穿着制服来把我抓走的样子。一度让我对家里来访的亲戚十分恐惧。

后来长大了上了网,才知道这种恐吓普遍存在于幼儿世界,还有不同的职业版本:

“再不听话,医生就要来给你打针喔。

再不听话,就要去扫大街喔。”

且不说这样的恐吓对职业本身的冒犯,且不说会使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不信任警察、不信任医院,就单单是这种归因本身,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警察叔叔把你抓走”,是利用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心理;“别闹了你看前面的阿姨都生气了”,是利用孩子对负面评价的回避心理。

实际上都是在借用他人的权威为孩子树立道德标准。在孩子的心里,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充满困惑。

错误的归因不但不能帮助理解,还容易让孩子形成性格极端,其中一个极端就是患得患失,永远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4.

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做呢?

遇到问题,家长先保持冷静

对待孩子的言行,爸爸妈妈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用生气来管教孩子。

如果孩子出现反常的举动,比如突然不听妈妈话了,大哭大闹,家长们首先要保持冷静,如果觉得很生气也要先压住火气,仔细想想孩子哭闹是不是有他的原因.

可以用轻柔的语气询问他:是不是病了累了,还是在幼儿园受欺负了,了解情况之后再抚慰孩子,在平复孩子心情的同时,爸爸妈妈的火气也慢慢消退了。

如果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比如乱扔东西,或者说粗话等等,也可以尝试着先耐心地引导他,告诉他"要将东西放回原位,而且小孩子要讲文明,不能随便说粗话。"

看到孩子认真地改正了,爸爸妈妈要及时夸奖,让他感觉到自己这样的行为能受到表扬,他就会高兴起来。

别用大人的理念,分析孩子行为

小孩子都有自己玩乐的世界,有他喜欢的游戏方法,这些都是大人不懂或不了解的,所以爸爸妈妈认为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他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不对的,就是可以这么做。

这样一来,如果爸爸妈妈生气了,他就会更加疑惑,甚至怀疑自己,产生自卑了。

比如说,孩子正在用苍蝇拍打苍蝇,他是把它当作玩具玩了,可是爸爸妈妈却不懂他的想法,马上命令他:"快把这个脏拍子放下去洗手,你要是不放妈妈就生气了!"这时候孩子会觉得妈妈连玩具都不让他玩了,很伤心。

其实妈妈不妨尝试一下,跟着孩子一起玩,拿着拍子跟他一起拍,一边问他:"宝宝告诉妈妈,你在干什么呢?"玩过之后再带孩子去洗手,并告诉他:"苍蝇拍是打苍蝇的,上面有好多好多细菌,宝宝如果一定要玩的话,玩过后要把小手洗干净,知道吗?"

不要轻易用生气制服孩子

许多家长总会时刻盯紧孩子,只要孩子犯了一点小错,或者有什么不好的举动就马上制止,想从根源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但是这样做反而更不容易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消失。

而且如果爸爸妈妈一直管制着孩子,他一犯错就用生气来制服他,反而会形成副作用:使性情较弱的孩子会变得内向自闭郁闷,而开朗外向的孩子尤其男孩会变本加厉故意使坏捣蛋。

其实,如果孩子犯了无伤大雅的小错,爸爸妈妈大可以装作不知道,让孩子尝到事情的后果,以后自然而然就不会再犯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长到五六岁后,开始慢慢懂事了,爸爸妈妈就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引导他,在平时聊天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告诉他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或者把孩子近期犯的小错误拿出来分析,帮他改正坏习惯,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用生气来硬碰硬,会形成反作用

面对爸爸妈妈生气,比较调皮的孩子也会使出绝招,学着大人一样用生闷气的办法来要挟爸爸妈妈。

这个时候家长们再无奈地妥协,就容易让孩子形成要挟大人的坏习惯,以为生闷气爸爸妈妈就拿他没办法了,反之,如果家长们继续生气,跟孩子硬碰硬,也只会让矛盾更加激烈。

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好心态,先不要生气,不给孩子要挟大人的机会,同时,爸爸妈妈也要尽量关注孩子的正面行为并加以赞赏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信任,给他树立美德的机会。

比如孩子如果不肯洗澡,大人不妨通融一次,告诉他今天不洗就算了,但明天要洗,这等于期待孩子能做到说话算数,是对孩子信任的具体表现,孩子都很重视爸妈对自己的信任,一般会乐意第二天洗澡的。

时常看到网友留言,我特别羡慕自信的孩子,因为他们就算是错的,也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我就算是对的,也没有勇气坚持下去。因为我怕我真的错了。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孩子内心的秩序,建立善恶是非的标准,而不是为了培养出听话却麻木、隐忍的“懂事”小大人。

再说了,孩子的懂事,从来不是为了父母的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