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关心孩子、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

那么在难得的陪伴时光里,我们该如何去争取最佳的效果呢?

常见家庭陪伴中,父母亲更多是以自己认为好玩,对孩子成长有帮助,觉得孩子会喜欢的方式陪伴孩子。比如:这样的陪伴显然是没有意义的,会让孩子难受,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孩子一起去公园,刚进门口孩子想蹲下来观察蚂蚁,妈妈可能觉得公园有很多好玩的,为什么一定要在门口玩呢,于是用各种方式劝说孩子进去玩;

周末带孩子去植物园,本想通过植物让孩子更多接触大自然,可是孩子进了植物园就想蹲在地上挖土,而挖土这事在家楼下就可以做,而且也不卫生,所以父母亲会劝说或者权威说教式阻止孩子做这件事;

孩子想和父母一起干家务,模拟做饭,但父母亲觉得“过家家”实在是太无聊了,让孩子自己玩就可以,而自己则在刷朋友圈……

1、给孩子足够的选择权。

有些父母天天陪在孩子身边,什么都替孩子决定,在她们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是没有办法自己做出合适的决定的。事实并非如此,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他们也可以试着去决定一些事情。父母给孩子选择权和决定权,可以让孩子更加有责任感,以“小主人翁”意识来对待困难和问题,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用孩子喜欢的方式陪伴

当我们通过孩子喜欢的方式,比如一起捏彩泥,一起过家家,一起躲猫猫等方式陪伴孩子的时候,孩子的世界是有爱的,有爱的孩子会富有安全感,他的状态饱满而自信。

天下的父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爱我们为孩子提供的家。我们经常为了梦想而奋斗,为了生计而奔波,却常常忽略了为孩子唱一首歌;我们想尽办法为孩子提供我们认为最好的一切,却常常忽略了成长中我们可以陪伴她的时间,陪伴她一起捏个海星,一起做个糖果,一起了解她的培乐多。

3、坚持原则

在亲子互动中,我们最担心家长的“补偿”心理。因为陪伴不多,有些家长往往会觉得亏欠了孩子,于是在一起时会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甚至有些“百依百顺”的补偿心理,尽量用物质满足孩子需求,甚至容忍孩子破坏原则等方式来体现对孩子的“关爱”的补偿,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聪明的孩子马上就会掌握家长的软肋,适时地拿捏家长,甚至要挟家长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慢慢地会表现出“不珍惜所拥有的、不遵守规则、养成大手大脚的浪费习惯、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不愿意理解他人、在是非面前不知如何应对、容易冲动、处事不计后果等等,那真是后悔莫及!”其实坚持原则的家长是孩子最愿意尊重的。
亲爱的家长,陪伴是长期的,教育需要持之以恒的!孩子的未来是未知的,但孩子是可塑的,因此教育是必须科学的!孩子成长的历程是单程的,孩子的未来更是是需要孩子自己独立去面对的!因此希望我们努力尽到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为孩子的成长站好每一道岗,于细微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