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背景材料:

引用网文对这件事的描述,不做判断和分析。

“20-30岁,安静,不吃胡萝卜”

“20多岁,瓜子脸,嘴巴长得很好看,板栗色头发,大学生,喜欢番茄锅”

“1.68左右,戴眼镜,长头发,圆脸型,25岁左右,喜欢在app上投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的上帝很生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最近网络披露的视频画面中,海底捞在其会员系统中对一些顾客的“备注”。因为这一“私下贴标签”的行为,这家以服务贴心著称的火锅店再一次登上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24日,海底捞回应,门店管理人员可以在会员系统中对顾客就餐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补充,但已从2020年起明确禁止对顾客个人信息如体貌等特征等进行任何备注。

延伸:微信备注名

很多朋友的微信名都比较个性化,很有艺术性,辨识和记忆起来有很大的难度,销售和服务方面的工作人员,自己的微信名一般都是很直白的注明了工作服务内容,也是更方便客户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有的前面加了好几个“A”,之前新闻报道过一个专门诈骗女性的,他的朋友圈都是各种A,像是下楼的梯子一样,后面数字是身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很多家长群,奇葩的操作,老师也不在沉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的说明

在给客户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便捷、更个性化的备注,针对的是个性化的需求。在商家的实用法则上,似乎说得通,但对于“被描述”的顾客来说,感性上,却还是在第一时刻觉得无法接受。

这种事情不做评判了,从大量接触客户群体的服务行业和销售行业来看,给自己的“上帝”备注,方便维护、服务和合作的角度来看,也是无法避免的。

前辈在带新进员工的时候,在客户分组和备注上,一般也都是要做示范的。

下面来找几类比较好玩,也是大家日常用的备注来做示范。

示范1:来自某代购,上帝爸爸跪舔,小到可小刀,备注很详细,一看就是做大生意的人。

规则:称呼+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示范2:来自一位......,懂得都懂的,借鉴下。

规则:称呼+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示范3:来自相亲期的小姐姐,只能透漏这么多了,其他的自己猜吧,这备注啥意思?

规则:归类+姓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示范4:学习阿里风格,取花名,然而有点懵。

规则:名称+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示范5:来自类似包租婆的大债主,微信备注,就是她的账本。

规则:名称+事情+日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示范6:一位红包最大的表叔的侄女。

规则:名称+注意事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示范7:关系和好感爆棚,对方的感官很是详细,虽然有点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示范8:名字+内容,想找一个单位或者一个集体,很容易记得,很具体,也很规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重要的是自己能看懂就行,别人也看不看的懂,那就不重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看懂啥意思了没?

能聊聊你的微信是怎么备注的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