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李鸿章率淮军和英国人戈登的“常胜军”陆续攻下常熟、太仓、昆山、吴江、江阴等处,然后便开始进攻苏州。苏州城内太平守军在慕王谭绍光的领导下浴血奋战,打退了清军一次又一次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绍光手下守城的太平军将领有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均、宁王周文佳、比王伍贵文等“四王”,以及还有“四大将”,他们控制着苏州城内四分之三的兵力。

戈登了解到郜永宽等“四王”“四大将与慕王谭绍光不合,似乎有投降之意。戈登把这一消息告知了李鸿章,并且讨论如何兵不血刃的拿下苏州。

简短截说,这事还真搞成了,郜永宽等8人前往谭绍光的慕王府用餐。用完餐后发生了激烈争论,利用此机会,众人合伙杀掉了慕王谭绍光,并割下其首级。第二天将首级送到清军营中,这是为归降纳了投名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李鸿章当然是设宴款待郜永宽等太平军降将,但是没想到此宴是鸿门宴。李鸿章早已埋下伏兵,在宴会上将郜永宽等8人杀掉了。随后清军又杀死了已经交出武器的2万太平军降兵。

这件事就是惨烈的“苏州杀降事件”。

李鸿章认为太平军虽然投降,但他们仍有战斗力,今天能降,明天也可能再反,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干脆将他们杀光,彻底解除潜在威胁。李鸿章将杀降事件原原本本禀告了咸丰皇帝,咸丰没有对此表示异议,说明他是赞同李鸿章这样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廷从上到下对杀降事件都没有感到什么惊讶。中国历史上的杀降之事层出不穷,白起坑杀40万赵军人所共知,早已稀松平常。唯独有个人气炸了,他举着枪去找李鸿章决斗,这个人就是戈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郜永宽等人之所以愿意投降,是因为戈登在前期沟通时,向他们承诺保住他们和家眷的性命。在西方文化里,杀降是可耻的。保住投降者性命,是西方军人起码的信用,骑士精神的体现。戈登出身贵族,对于这种杀降之事万不能容忍,他认为李鸿章毁掉了他的荣誉,因此要找老李头决斗。骑士捍卫自己荣誉的一个常见方式便是决斗。

可能有人提前通知了李鸿章,他赶紧躲起来了。戈登提着枪在军营找了一遍,不见李鸿章人影,气得破口大骂,开始满嘴跑火车,说要把李鸿章抓到英国去审判,甚至还扬言要率领他的常胜军和清军开战,可能这哥们喝了点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戈登的怒火还是被英国当局强行按下了,要以大局为重。为了安抚戈登的情绪,清廷送给他白银一万两,没想到戈登竟然退回去了。这洋人就是不开窍,把荣誉看得比钱还重要,荣誉值几个钱?

后来中英双方为戈登和李鸿章搞了一个和解会议,希望他们化解矛盾。李鸿章觉得杀降事件之前没有提前告知一声戈登,这是他的不对,但他不认为杀降事件本身是错的。戈登则要求李鸿章对杀降事件公开道歉。李鸿章也是牛脾气,给你洋鬼子几分薄面,你倒来劲了,真是不可理喻,于是对戈登说:“这是我国内政,你们洋人无权干涉!”

这话驳的戈登哑口无言,不知道该说什么,半天才愤恨地说:“你的行为迟早会害了你们的国家,咱们等着瞧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杀降使西方人对李鸿章留下了很坏的印象。30多年后他访问德国,洋洋得意谈起年轻时打太平天国的功劳。德国宰相俾斯麦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从不将杀俘虏作为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