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售方式变化与库存现状

二十年前商品流通企业以门店销售为主,很多直营店、加盟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大中小城市遍地开花。唯有一个问题,是零售商无法逾越的坎,那就是库存问题。

主要表现在管理难度大,盘点费时费力,代理商压货,季节更迭以及过时、过期等。账面上赚钱,账户上没钱,现金流不畅,因为都压仓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专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唯一方法便是财务信息化,实现零库存。于是乎,许多店主开始购买安装财务软件,从单机版进销存软件到现在的云端技术,“信息化”不可谓没有发展,可惜依然治标不治本,即便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依然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难题。

随着零售方式的转变,门店转而做电商(BTB、BTC),再到现在以直播销售替代传统销售,模式一变再变,改变的是顾客的购物体验,而唯一不变的还是商家的库存混乱,而且还多了一条“物流问题”。

二、客户体验与商家体验

作为某宝的忠实用户,先说说我这个几十年如一日的网购体验。现实生活中经常体验到的就是三个方面:

1、卖家秀买家秀的差异:图片美化再美化,实际仓库里的货物丟在地上到处踢。

2、商品质量与描述不符。夸大功效,只说优点不说缺点,避重就轻。

3、物流问题:发错货、发错地址、损坏、残缺、丢失,无物流信息等。

一般来说,商家都能及时解决,主要是我在下单之前,专门挑有运费险和评价星级高的商家。

作为商家,从客户下单那一刻起,就有几个部门的人员开始围绕着这一个客户忙碌了。正常流程是:客服、仓储、物流、财务。如果出现问题,流程就会正着走一遍,再倒着走一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商家是最不想出问题的那一个。

三、想要减少内耗和不必要的损失,就必须抓好仓储、物流管理!

相信每个公司或店面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岗位设计和岗位职责,而真正实施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销售和仓库总是矛盾不断,相互争吵扯皮,又唇齿相依。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所以,如何避免可预见性的问题,成为日常必抓。

公司里那些领导岗位的人,坐在办公室里好像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如果他们能专门抽出时间到现场勘察、监督、改进流程,自然也就不必天天处理问题了。

四、物流岗位与物流公司

物流岗位,是商家设置的一个发货岗位,主要是把当天的货物进行分拣,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发货,与快递员对接,负责检查包装好的货物是否被一一收走运送。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专人负责,多是是由仓库里的人员兼职,人员不固定,职责不明晰。

物流公司是独立的专门运输货物的公司,它也会有专门的仓库,用于对收集来的货物进行分拣,短期周转之后分发出去。架起客户与商家这座桥梁的人,正是奔波在一线的快递小哥。

从事这一服务行业的人员数量庞大,文化层次、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参差不齐。所以不能仅凭自动自觉来判定对接工作的完成与否,必须有即时结果出现才能作为唯一判定标准。

物流丢货,说到底,企业的物流岗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不是把问题推给物流公司的快递小哥。

五、管理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再先进的技术改革、再成熟的公司流程、再智能的管理软件,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实际操作的人,需要高度负责。

所以,说到底,所有的管理,到最后还是对人的管理。

试想一下,一个仓库里的货,谁都可以随便动,谁都可以随便拿,你觉得它能不会乱吗?

相互帮忙,看似友好互助,其实弊大于利;领导过度放权,看似给了员工更大发挥空间,其实推卸了自身责任。

任何关系都只有在恰当的范围内才会舒服,一旦过度,必然崩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零售电商库存混乱与物流丢货困局如何破解?

一切的根源在上层,设置不同销售部门之间的小品类货物调拨与拆解,彻底杜绝销售人员之间从大库拿货。大库人员对接销售部门监管小仓库,对接物流公司快递人员,执行台账制度,盘点出库……

当然,这需要时间和人员。既然想要分工详细,就得让员工多干活,多负责。要么加人,要么加钱!如果既不想加人又不想多加钱又想让员工多负责,怎么可能?得到的永远都是推诿扯皮!这个困局恐怕永远也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