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

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

实效性导向

既具体又务实

明确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

年度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

而乡村建设行动是

实现乡村振兴的 重要内容之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

要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

接续实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提升五年行动

近日

《三农三人谈》节目邀请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副司长、一级巡视员何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党委书记、研究员杜志雄

做客演播室

来给我们重点解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

关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 完整视频:《三农三人谈|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乡村建设——美丽宜居打造绚丽底色》

乡村宜居既要面子也要里子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那么,三年时间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接下来的五年时间要提升的工作是什么?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何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如何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

这三年最大的改变就是原来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得到了一个根本性扭转,现在大部分村庄基本都实现了干净、整洁、有序。

经过三年行动,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经超过70%;在农村生活垃圾方面,实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覆盖面超过了90%;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率也超过了28% ,所以现在整治成效还是很明显的。

在“十四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决策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我们这次在“整治”的基础上又加了个“提升”,相比较三年行动,五年行动更加突出了机制的建设。换句话说,就是通过五年行动,我们推动村庄环境,从原来的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杜志雄:

如何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里边也专门提到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乡村建设行动里边,最重要也是非常核心的一个部分。

知识点: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推进农村改厕,具备条件的地方可推广水冲卫生厕所,统筹做好供水保障和污水处理;不具备条件的可建设卫生旱厕。

但是事实上,还是有很多的不完善、不如意在里边。我想这里边可能有几个“不”。一个就是质量还不够高,包括我们农村的厕所。第二个就是机制还不够全,怎么把村容村貌的这种整治效果能够持续下去。最后一个,我觉得还是有一部分农民对它不是很积极,或者说参与还不是很充分。我觉得正是由于这几个不如意,才有了中央下决心在三年整治行动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整治提升行动,要在巩固三年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再提升质量,健全机制。

改厕尊重民意,不会“一刀切”

推进乡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期盼干的抓紧干,农民愿意干的带着干,农民不愿意干就先放一放、缓一缓。而厕所事关农村环境整洁与否,更与农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让农民参与到改厕过程极为重要。那么,该如何有效调动农民参与改厕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呢?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何斌:

如何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

一个要厘清政府和农民之间的职责,政府负责什么,农民负责什么,要分清楚。因为改厕涉及到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改到人家家里去了,那是人家里的东西,政府在支持人家改造卫生厕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要把责任分清,比如我们在改厕过程中,厕屋的建设、厕具的购置,就完全可以由农民自己来负责。而室外的,比如化粪池、粪污的收集设施,比如一些健全的服务化体系,这个应该是由政府来负责。两边都各管好自己的,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另外一个,我们可能还要完善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工作机制。

知识点: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

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进。

我们改厕是个民生工程,是为老百姓干好事。好事要干好,我们做这个事之前,就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农民愿不愿意改?农民想怎么改?我觉得不愿意改的,我们就可以缓一缓、停一停,等他思想转变了我们再改。在农村改厕过程中,我们强调农民能够自己干的,我们坚持让农民自己干,农民自己干不了的,我们政府要带着群众一起干。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杜志雄:

如何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

农民参与积极性的问题,有三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就是我们这个行动计划的制定,村庄规划农民要参与,做事情计划的过程就要让老百姓参与。第二个是在行动的过程当中,交给第三方施工要让农民去监督,不能跟农民变得没关系。最后一点,质量要由农民来评估。所以,我觉得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农民的积极性一定会调动起来。

知识点: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

总结推广村民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项目的有效做法。

卫生厕所背后的品质生活

在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去建设卫生厕所,有什么样的标准?到底什么才是卫生厕所呢?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何斌:

如何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

我们把握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粪不见面, 地上没有暴露的粪便,眼睛看不到粪便,鼻子闻不到臭味儿,这是我们一个判断标准。第二个方面就是不污染环境,地下设施不渗不漏,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者资源化利用,达到这些条件就可以说它是个卫生厕所。

我们在五年行动方案中强调,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改厕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在行动方案中一再强调,改厕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地理条件、 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老百姓的接受程度,还有地区的财务状况,都不一样。

把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这一部分,还有哪些是目前必须要补上的短板和重点?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何斌:

如何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

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这项工作来讲,目前最大的短板在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只有28%,也就超过四分之一,但是在农村治理生活污水难度又很大,所以在“十四五”期间,农村生活污水我们将作为一个推进的重点。

首先要考虑合理规划治理的时序,梯次推进、分类施策。地方要看看当地的地理条件怎么样,经济条件怎么样,财务条件怎么样,能不能推进,分清了轻重缓急。因此,我们在“十四五”时期把重点放在了水资源保护地,或者是城郊结合部、中心村等人口较多村庄的污水治理,把这些地方作为我们治理的重点。第二个方面,一定要选择好技术模式。因为污水的治理模式很多,对于一些比较分散的、比较偏远的,难以建设管道的村庄,现在还是以改厕为重点。为什么这些村庄把改厕作为重点?因为从农村的生活污水来讲,厕污水的量最小,但它的污染程度最高,所以优先治理粪污水,把粪污水治理好了,基本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70%左右的问题就算治理好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杜志雄:

如何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

我觉得我们在讲农村污水处理这件事情上,一定要汲取我们国家在其他方面所形成的一些经验。它的确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所以我要再强调一遍,受益者付费的这样一种机制。

可以说,农民使用的时候,跟城市居民一样,在使用后要进行维护,也需要有使用费用,所以要形成一种机制和意识。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何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件事,“十四五”期间,除了在探索付费制度以外,要把村庄的保洁、设施管护、道路管护这些统筹起来,要把污水处理设施的产权明确,要探索一些补贴的方式。政府出一点,村集体拿一点,农民掏一点,来解决管护的难题。

把垃圾变资源的治理智慧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利用,这个跟城市里的生活垃圾处理流程一样吗?农村分类利用有哪些特点呢?

知识点: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 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治理人口集中村庄,不适宜集中处理的推进小型化生态化治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

  • 加快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 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加强村庄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建设,推进就地利用处理。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何斌:

如何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

我认为在农村开展垃圾分类,应该比城市有比较好的先天条件。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上,我们现在常说两句话,“因势利导,借势而为”。因为我们国家的农民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分类的意识,剩菜剩饭过去要不就喂鸡了,要不就倒到地里了,粪污就还田了,能够有价值的一些东西,能留起来,今后到资源回收部门把它卖掉,换取一些收入。他自己本身就有这种传统的分类意识,我们就怎么样借助这种传统的分类意识,来把现在农村垃圾分类推广好。

现在有些地方推的“二次四分法”,就在基层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就是按有用无用把它分开了,分开以后由村里保洁员再次分类。第二个就是我们要减少垃圾的出村量,尽量把垃圾治理在村内。对于易腐垃圾、农村有机废弃物,我们促进它的资源化利用;对于一些建筑垃圾,我们就结合村容村貌的建设把它利用好。实际上跟城市处理起来稍微有点区别,所以我们提倡就尽量把垃圾除了一些有毒垃圾,处理不了的垃圾,必须运出去以外,其他能在村内消化了,就要在村内消化。

美丽乡村的无形价值

我们 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它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何斌:

如何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

一个方面,为乡村的宜居宜业提供了基础。另外一方面,农村本身最大的财富和资源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可能也是为培育文明乡风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乡村治理拓宽了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就让农民更多、更好地享受了改革发展的成果,所以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杜志雄:

如何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

大家可能都知道,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边,过去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四个方面增加了一个方面到五个方面,过去讲四个方面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加了个“美丽”,所以它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美丽中国不能没有美丽的乡村,要有美丽的乡村就必须要有农村的人居环境建设,所以我想它的意义还更多体现在这个方面。

除了农村人居环境外,乡村建设还包括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用电、网络、住房安全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等多个方面。乡村建设一个基本的目标,就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让农民就地逐步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即将出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是在总结各地做法的基础上,对乡村建设的实施机制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乡村建设要抓紧干起来

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而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到千家万户

关系到每一位农民的切身利益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充分认识乡村建设的

长期性、复杂性

宁可慢一点

也要稳一点、准一点、好一点

记者|张莉 摄像|刘树文 李江杰

编辑、视频剪辑|史紫炜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