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十岁往上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记忆:小时候家里需要添置家具,会去买木料,然后请木匠师傅到家里来制作,老百姓常常称之为“打家具”。

因为木匠师傅开干起来,十八般武艺耍得砰砰响。刨子、凿子、锯子、斧子……一顿猛操作,一天天的那些圆圆的木段就变成了八仙桌、椅子、衣柜等。然后再请油漆工回来刷上几天,漆成想要的颜色,那味儿啊简直是太大了,不过小时候哪懂什么甲醛啊,还觉得闻着挺带劲儿呢。

但是后来,我们可以到店里买现成的家具;再后来,我们居然可以在网上买家具了,因为聪明的商家把柜子拆成一片一片的,这样才便于包装盒运输,预留好锁扣配件,送到你家对照说明书自己组装即可。

模块化的运用让原本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也让效率得到了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家居行业也不例外。铝合金窗户早就实现了定制:提前量好尺寸、工厂预制加工、现场简单安装,轻轻松松三步,就能把一头大象放进冰箱里。

厨房里再也不要砌水泥台子然后贴瓷砖了,整体橱柜一步到位,给你哪儿哪儿都配置全、预留好;卫生间的集成吊顶连灯具和暖风机都给你一站配齐,提前定一下,拉过来半天就给你安装完。总之,能够预制的部件变得越来越多。

但是作为基础装修的墙地面施工,还一直没有脱得了“土气”,水泥砂浆吭哧吭哧地往楼上抬、一遍遍地粉刷打磨灰尘满天飞,关键是这年头找个手艺好的泥瓦匠真不容易,工价也是相当不低。

所以基础装修的传统湿法作业严重地拖了家居工业化的后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谁能把基础装修模块化的最后一公里走通,也就完善了整个家居装修的最后一块短板。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痛点,近几年全屋定制的概念挺火。给人的错觉是家里的装修从此可以像定制一件西服一样,选好面料和颜色,啥事不用管,等着穿新衣就是了。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有点骨感。

全屋定制炫酷的外表仍然没有解决好基础装修的根本问题,要么就是替代方案价格太高。因为基础装修部品部件的模块化是个专业活儿,真不是那些卖了几天整体衣柜的厂家三拳两腿就能搞出来的。

根据三居频道的观察,最近三五年来接二连三冒出的一些个装配式装修公司,倒是可以担此重任。虽然现在各家企业还是成点状地散落在东南西北各个城市,但是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装配式装修以其“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协同”的优势,还有干法施工、绿色环保的特点,给传统的基础装修带来了颠覆性的创新方式和理念。尤其是一些头部企业比如变形积木、和能人居、小马快装,他们除了加强自身技术的不断升级,还给整个行业带来许多有指导性的理论和数据沉淀。

当模块化已成为泛家居行业的标配,基础装修绝不会是最后一块“净土”。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涌现更多有梦想有工匠精神的创新者,装修就一定不会辜负家居给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本文作者 / 时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