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病,俗称“蛇缠腰”,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神经和皮肤感染性疾病。幼年曾患过水痘的成年人的神经节内潜伏着该病毒,一旦免疫力低下时,休眠的病毒苏醒并且繁殖,导致皮疹的发生。因皮疹沿着身体一侧的感觉神经多呈带状分布,故得名“带状疱疹”。

与时间赛跑,减轻神经痛

带状疱疹患者常见的受累部位是胸神经、颅神经,腰骶神经紧随其后。病程为2〜3周,一般不会致命,但是带状疱疹神经痛“痛起来要人命”,尤其是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那么,一旦患病,如何减轻带状疱疹神经痛症状呢?这就需要医患双方在急性期与时间赛跑,及时进行科学治疗,以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作为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带状疱疹急性期治疗原则与所有病毒引起的疾病一致,总结起来便是休息并增强免疫力,及时抗病毒,营养神经,对症治疗。在急性期务必注意休息、减少外出,保持室内通风,补充适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患者皮损疱液或糜烂面含有病毒,应避免接触尚未患过水痘的儿童和其他易感者。合并恶性肿瘤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带状疱疹患者,可予以胸腺肽等外源性药物辅助治疗。

早期有5类药物可用

当确诊患上带状疱疹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早期合理地应用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缓解病情。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

1

抗病毒药物

患病后,按时、足量、足疗程应用抗病毒药物是基础。在最初72小时内开始抗病毒治疗最为有效。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轻症者口服,重症者可选择静脉滴注,但因其易在肾小管内沉积,所以会对肾功能产生影响,用药期间需充足饮水,同时肾功能不全患者避免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仅能口服,但在胃肠道和肝脏内能迅速转化为阿昔洛韦,而且比阿昔洛韦有更强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优势。除此之外,还可选择泛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

针对皮疹,均可辅助应用抗病毒外用制剂,持续用药7〜10天,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对于特别严重或者特殊部位(如头面部)的带状疱疹患者,可以选择溴夫定。而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可考虑使用膦甲酸钠。妊娠期带状疱疹发病率较低。妊娠晚期患者可口服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严重者静脉滴注阿昔洛韦,但妊娠20周前应慎用。特别要强调的是,哺乳期妇女应慎用阿昔洛韦,避免使用泛昔洛韦。

2

营养神经药物

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直接攻击神经且凋亡的神经细胞很难再生,因此在治疗带状疱疹的过程中调节受损的神经至关重要。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都可作为对症治疗药物。其中,甲钴胺不仅可改善神经元的传导功能,而且能被人体直接利用,因此重症患者可以选择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甲钴胺。

3

止痛药物

疼痛剧烈的患者往往在采取上述治疗措施之外,还需给予止痛治疗。若无禁忌证,首选起效快、作用强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若止痛效果不佳,可考虑加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不仅具有止痛作用,同时还能提高痛阈(对疼痛的忍耐力)。一般情况下,钙通道拮抗剂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首选药物,不作为急性期的常规用药。但有不少研究表明,在急性期使用该类药物可能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4

糖皮质激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带状疱疹急性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在进行规范、及时、系统性抗病毒治疗的前提下,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过程,加速皮疹愈合。例如,老年患者、出现大面积皮疹并重度疼痛者,头面部带状疱疹、疱疹性脑膜炎、内脏播散性带状疱疹等患者,经过评估,及时、系统性用药必不可少。控制剂量、做好监测、辅助对症治疗,可以让糖皮质激素发挥正向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5

局部用药

此外,在上述治疗的同时,预防皮损区感染、加速皮疹愈合的局部治疗同样非常重要。可在出疹早期运用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疱疹未破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乳膏;疱疹破溃后,可酌情用3%硼酸溶液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或外用0.5%新霉素软膏、2%莫匹罗星软膏等。眼部疱疹,可外用3%阿昔洛韦眼膏、碘苷(疱疹净)滴眼液。急性期的皮疹,应禁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

总之,得了带状疱疹并不可怕,大多数患者都可以顺利痊愈,而在带状疱疹急性期(两周内)及时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尤为重要,切莫迷信偏方。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 吕莹莹 杜冬萍 麻醉科 许涛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编辑:梁婧

审核:吴卫红

每日一问精选

药事网&北京科技报专区

new

药事网转载文章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药事网

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

戳原文,看药事网全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