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关于李白《寄远十一首》诗其十的几点解读 | 刘永》

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阅读中国古典诗词,最难理解的是其中经常出现的典故。古时候,人们对一些典故耳熟能详,运用自如,现代人却往往犯迷糊,不知所云。再加上古诗词结构固定,用词造句讲究简洁、精炼,往往言不尽意,字句间蕴含着丰富信息,还要受格律平仄声韵的束缚,这些更加增添了读者正确理解诗词的难度。我们如果单从字面的意思去解读,一不小心就会望文生义,闹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最近,笔者翻阅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李白诗选》就常常产生这样的困惑。

《寄远十一首》是李白创作的一组爱情组诗,所谓“寄远”其实就是“寄内”,是写给自己身在远方的爱人、妻子的情诗。这些诗从词意内容分析,有的是以丈夫名义写给妻子的;有的是设身处地,想象妻子所在的场景,以妻子的名义回赠给自己的。据安旗先生主编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把这一组诗作编在开元十九年(731)前后。当时李白在湖北安陆入赘许府,与前朝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氏夫人新婚不久。随后,李白到长安、洛阳、南阳等地游历,旅途中思念许氏夫人,陆续写下了这十一首情诗。其中第十首写道: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上二句一作:千里若在眼,万里若在心。)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鲁”指山东,“月氏”(音:yuè zhī)亦作“月支”,本是我国古代游牧民族,世居我国河西、祁连山一带。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时期,月支为匈奴所败,西迁伊犁河、楚河一带,占领妫水(阿姆河)两岸,建立大月氏王国。到三国时期,月氏王国被新兴的萨珊王朝灭亡。“西海”指的是古代西域地区的湖泊。山东、月氏、西海,这诗歌中的几个词语,时间、空间的跨度真还有点大啊。

02

公元736年,由于许氏夫人去世,35岁的李白举家迁移到山东任城,投靠亲友谋求生活,从此寓居山东长达二十三年之久,山东可以说是李白的第二故乡。“鲁缟”指的是山东出产的丝织品,当时用来作为名贵的书信用笺。于是有人就说这首诗是李白在山东写的。“月氏”、“西海”都在西域地区,于是又有人说这首诗是山东李白写给身在西域的朋友、恋人的。莫非,这风流才子李白在西域还有一位神秘的外国女友?呵呵,这可真有点想多了。我们要综合分析《寄远十一首》组诗的整体结构,而不是单一地看待、理解其中这第十首诗。从“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的诗意分析,这首诗还是应该是李白写给自己的妻子的情诗。

至于“笔题月氏书”,有人解读说,这是指丝帛书信上写着“月氏”文字。且不说月氏到底有没有文字流传,还是个大问题。如果这封信真的写上了蝌蚪文一般的月氏文字,这是要考李白的外文能力的节奏吗?写这封书信是存心要让自己的爱人读不懂吗?进而,又有人说李白生在西域,一家人肯定具有胡人血统,他从小接受的是双语教育,当然懂得外文。不是有“李白醉草下蛮书”的传奇故事吗?这就有点把虚构小说当成真实历史的意味了。实际上,“笔题月氏书”不过就是指寄往或来自月氏地区(西域)的书信的意思,并非指上面写着几行“月氏”文字。

在唐代,“月氏”早就不存在了。再加上作者说的“白鹦鹉”、“西海”,这些词语到底是啥意思呢?很显然,这就是诗人李白在运用典故,或许是只有他们夫妻两人之间才会明白的密码、暗语。

唐代佚名诗人,有诗云:“西向轮台万里馀,也知乡信日应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鹦鹉能够说话,传送家书、口信。这不过是唐人的共识、常识而已。这和“寄书白鹦鹉”所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东汉末年,著名辞赋家祢衡在他创作的一篇小赋《鹦鹉赋》中描述鹦鹉写道:“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可见,鹦鹉哀鸣,正有夫妇分离的含义象征。

对此,元代文人李冶在其著作《敬斋古今黈》中,对李白的这几句诗还有很好的注释:“此皆以禽鸟寄书见意。其原出于苏子卿上林雁及汉武帝故事。盖以为相思契阔。无由寄声。而行空度远。莫若飞鸟之疾。”也就是说,李白在这里运用的是苏武“鸿雁传书”的典故。这样,“西海慰离居”表达的意思也就明白了。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子卿”指苏武,西汉著名外交家。据《汉书》记载,苏武奉命出使西域月支等国,却被匈奴扣押在西海,长达十九年之久。苏武坚贞不屈,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汉昭帝即位后,匈奴与汉和亲。汉朝使者趁机向匈奴索要苏武,匈奴人撒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于是,使者心生一计,说皇帝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一封苏武的来信。这样,匈奴单于听后大惊失色,知道瞒不住了,才不得不下令释放了苏武。苏武终于得以荣归故国,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苏武被匈奴扣押在荒凉的西海,岁月漫漫,孤苦伶仃,能够给他带来安慰的唯有天上每年南飞的鸿雁。“鸿雁传书”这一典故历代流传,中国古代诗人在诗文中常常运用鸿雁的意象,来表达离别相思之情。身在异乡的李白,无时不在思念在安陆的妻子许氏。相隔千里,李白如同困于西海的苏武,他只有通过写诗、书信来表达、倾述自己的相思。妻子许氏默默读着李白的来信,一字一句虽然简短,却如同千金,她泪如雨下,她的相思之情和丈夫一样深沉、厚重。真的是“千里同此心”啊!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这相传是苏武的诗句。《苏子卿诗四首》又称《别诗》,相传为苏武和朋友李陵相互赠答创作的五言诗。据考证,这些诗产生时期大致在东汉末年,是后人托名苏武所作。这些诗大都书写的是兄弟、朋友、夫妻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流传广泛,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对比李白的《寄远十一首》,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明显的继承痕迹。

李白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黄金时代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发展了先秦汉魏六朝以来的诗歌优良传统,妙笔生花,脍炙人口,是天才横溢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中国的骄傲。一些人利用李白诗歌的只言片语,断章取义,甚至把李白说成是外国人,月氏、突厥种,污名化李白。这些人要么是居心不良、哗众取宠博眼球,要么是浅薄无知,天马行空,图一时的口舌之快。这些糊涂言论都是对伟大诗人李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尊重,应该予以坚决驳斥。这是我再次拜读《李白诗选》时的点滴感受,让大家见笑了。

作者简介

刘永,四川绵阳人,现为公务员,爱好文史写作,有《文同评传》等书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