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全球经济活跃度再度提升的影响,还是国际贸易迅速攀升的激励,货币互换的频率再次提升。比如,阿根廷希望与我国之前签署的“金额高达13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再增加20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之前,我国人民银行刚刚与日本银行“续签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继续保持在“为2000亿元人民币或34000亿日元”的超高水平,并且再度表示“到期后,可以继续延期”。

不仅是我国,其他国家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也是此起彼伏。比如,在2022年1月份的时候,阿联酋与土耳其签署了规模为“180亿阿联酋迪拉姆与640亿土耳其里拉”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1月份,我国与印尼的货币互换协议到期后,经过双边友好协商后,同意延展——就是续签。2月份,印尼又与澳大利亚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韩国也爆出“因货币互换协议的提振,韩元国际地位得到加强的信息”……

货币互换协议,实质含义是什么?

所谓货币互换协议,并不是货币兑换,而是货币互借。以我国与日本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为例,规定的金额是2000亿元人民币/34000亿日元,这并非是说我国拿出2000亿元人民币兑换回34000亿日元。

因为,我国的人民币整体是偏向升值的,而其他很多国家的货币汇率变动太频繁(如土耳其和阿根廷的货币)。如果就是这样赤裸裸的兑换,那我们很可能会吃下汇率变动的亏——这不是货币互换的初衷。

其本质是“借”!到我国企业在需要日元时,可以通过这个协议向日本银行“借来日元”,到期后不仅需要偿还本金,还需要支付利息。同样的,如果日本企业需要人民币,也可以依据这个协议。

来我国央行“借人民币”——假设是借100亿元,到期后将这100亿元人民币偿还后,再支付相应的利息。总之,是借人民币,就要用人民币来偿还;借日元,就要用日元来偿还,还有利息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试想一下:我们向银行借贷100万元买房,期限是20年。20年后,银行在收到我们借款的100万本金后,又获得了大量的利息——这恰恰是银行通过信贷赚取利润的方式,怎么会吃亏呢?

更加重要的是,协议只是一个框架,签署后不一定会立刻执行。要知道,我国央行储备的日元较为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国内企业需求,不用真的去向日本央行“借来日元”。与我国庞大的储备相比,日本向我国借人民币的可能性反而更高。

货币互换协议,为何受到青睐?

在当今世界,美元是各国经贸中的“主导型货币”,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粮食等大宗商品都往往以美元作为定价基准货币。对那些储备了大量美元的国家来说,这影响不是很大。

但大多数国家的外汇储备只有数百亿美元(甚至只有几十亿美元),如果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中“将储备有限的美元,用完了”,那后果不堪设想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多国都签署了规模不等的货币互换协议。

对我国来说,与越来越多的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不仅仅是从“便利双边贸易角度来考量的”,还有拓展人民币的国际市场使用率,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国际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观。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