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石涛,明朝靖江王朱守谦十世孙,清四僧之一。清四僧有的是明朝皇室,有的是前朝遗民,特殊的身份让他们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在画风上一反正统,主张抒发个性,强调笔墨逸情为创作的主导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初,绘画在董其昌等人倡导的“南北宗”学说影响下,摹古之风日炽。这时,才华横溢的石涛异军突起,对这种风气毫不理会。

石涛强调“我自用我法”,并清楚地指出:“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安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安入我之腹肠。”“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

石涛甚至豪迈地说:“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

石涛就是要改变古人的面目而自创新法,自标新格。

身处佛门却心度红尘的苦瓜和尚

“五十年来大梦春,野心一片白云烟。今生老秃原非我,前世衰阳却是身。”这首诗是石涛一生坎坷经历的自我写照。

“清初四僧”之中,石涛的明宗室身份最为显赫。石涛原名朱若极,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嫡长子。崇祯帝亡清军又入关时,其父靖江王朱亨嘉在广西桂林自称监国,兵败后全家遭到诛杀。混乱中,不满3岁的石涛被家臣救出,逃往全州湘山寺,长大后出家,法名原济,字石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宗室贵胄朱若极消失了,而多了一个不问世事的僧人石涛。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被命运逼到墙角的朱明子弟,凭借高超的画艺,最终反而被历史所铭记。

十几岁时,石涛就显露出较强的绘画天赋,不过多以白描画的方式出现。目前所见其最早的作品《山水花卉册》,以干笔为主,用笔稚拙,偶尔皴以淡墨。24岁时,石涛前往安徽宣城,因缘际会,结识梅清(宣城画派的代表人物)。两人一见如故,结为画坛知音。

从石涛的黄山代表画作,能看到梅清对他的影响最为深远,如《独峰石桥图轴》《黄山八胜图册》,尤其是后者,是石涛早期从艺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一幅作品,在很多画法上,他吸收了梅清的柔和,但个性中的恣意在多变的绘画风格下暴露无遗。

47岁时,石涛到了北京,如一匹千里马到权贵扎堆的地方寻找伯乐。在京城生活的三年中,他不断游走于王室贵族之间,并在不少画作的题跋中表现出对此种生活的满足和骄傲。遗憾的是,官吏们只把他当作一个很会画画的和尚,石涛并没有寻得政治上的任何突破。他终于明白,没有多少人能真正体察到他的心思,原来自己在京城社会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不过只是一介画匠。

这让他彻底失望,在一丝苦笑中吟出了凄楚哀婉的诗句:“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无趋小乘。五十孤行成独往,一身禅病冷于冰。”

康熙三十一年秋,50余岁的石涛心灰意冷,无奈南下,从此定居扬州,再没有远游,晚年以卖画和为别人设计园林为生。石涛虽是明朝宗室后裔,但明亡时还只是一个孩子,等家国的概念在他心中生根成熟,大明王朝早已滚滚而去。他身在佛门,心却在凡尘,晚年还写了一部《北游集》,内容不外乎炫耀自己在皇家之地的风光,引发佛门众人极度不满,被称作“佛门巨滑”。面对佛家的宗派之争,他干脆脱下僧衣,穿上一身道袍。

公元1707年,66岁的石涛六六归一、与世告别,他死得非常安详,甚至在临终前还画过自己的坟墓图。一切辉煌都归于平淡,真实的石涛最终获得了解脱,脱茧而出,突破了世界的暄嚣而成为中国书画艺术史册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简意不简 寓奇思于奇笔

石涛的绘画得益于他长年累月广游名山大川,特别是他多次游黄山和画黄山,使他体会到“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他说:“足迹不经十万里,眼中难尽世间奇。笔锋到处无回头,天地为师老更痴。”

石涛的山水画,早期受梅清的影响,景物奇秀,用笔方折居多,皴法纠结,景色苍浑,人称“细笔石涛”,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他39岁作《山水册》,就是他早年的代表作。

此后他又以大自然为师,先后游历了黄山、华岳、庐山、天台山、长江、洞庭湖、西湖等名山大川,从取之不尽的大自然中汲取营养,丰富创作此外他又泛学了诸家笔法,尤其吸收了元代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四大家”,以及明代的沈周、陈洪绶等人的长处,逐渐形成豪放宏博、潇洒狂逸、苍莽奇异的艺术风格而称雄画坛。

他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并完善表现技法。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恣肆、纵横排奡、生意盎然。其花鸟、兰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笔墨爽利峻迈,淋漓清润,极富个性。

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

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

搜尽奇峰打草稿

石涛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涛有个外号,叫做“苦瓜和尚”。传说是因为他餐餐不离苦瓜,甚至还把苦瓜供奉案头朝拜。这也是他心境的体现。在苦难中收获、成长,他懂得了去接受苦难,从容地感受一切。

石涛正是帶着内心的矛盾和隐痛,开始了与他人生经历相关的大量画作。最为人推崇的,是他画中那种奇险兼秀润的独特风格,笔墨中包含的那种淡淡的苦涩味,一种和苦瓜极为近似的韵致。

《山水图》

石涛早期作品,描写安徽黄山一带风光,笔法清新秀逸,渴笔干墨处似程邃。其中一开仿米芾、高克恭,其他各开多法倪瓒和黄公望。

《山水清音图》

这幅作品就是其创新构图的典范。画作的右边表现出了一座山峰,在左边又表现了两座山峰,而左边的山峰则具有意象特点,是两个灵兽的形象,通过对称又具有创新的表现手法,让整个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呈现出很高的艺术造诣。

《搜尽奇峰图》

此图作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正是他北游京城期间,应当说是其画中精品。画作以细笔一层层勾、皴,再由淡而浓,反复擦、点,淡墨渲染。尤其是点,经由干、湿、浓、淡,反复叠加,至“密不透风”的程度。整幅画面显得苍莽凝重,深得意趣。

《望远图》

笔墨的技巧非常娴熟,有的线条粗头乱服、汪洋恣肆,犹如书法中的狂草,最能抒发“胸中意气”, 最能代表石涛,同时也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桐荫书屋》

这是典型的倪高士“一河两岸”式的构图,空阔、冷寂。近处河边,两株枝疏叶稀的梧桐,分列左右,树后仅有诛茅一间。

《云山图》

用“截取法”从中间局部取景。图中只见弥漫的云山,不见山脚,而山顶也似露非露隐约其中,突出了烟云的气势。他又善于采用一水两岸式的自然分疆法,使画面有动有静,虚实结合,意趣无穷。

结语:

齐白石曾高度评价石涛:“下笔谁教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

经过300年岁月的打磨,石涛的光彩愈见夺目。不得不说,一个人身世的不幸,再次成就了艺术史上的大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