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章已获“一条”(ID:yitiaotv)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一条报道过不少美好的家。

有的是城市中心的渣户型“老破小”,

改造后,3米宽、7米高的窄楼里,

塞进了10个房间。

有的是乡村中的“近零能耗”住宅,

不仅冬暖夏凉,还能自己发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米宽、7米高婚房,广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第一座“近零能耗”农宅,北京

有的是屋主在新冠病愈后,去森林造的小木屋,

有的是山里的“毛坯风”房子,

极尽朴素,极尽优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胎家庭的“圆形”之家,北京

大年初五,我们挑选了其中的10个“家”,

加以总结、盘点。

听着人们讨论可持续极简生活,

看着人们在大大小小的房子里勾勒幸福,

在后疫情时代,

我们仍旧可以向往诗与远方,

编辑徐莹责编邓凯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区域,往往集中了丰富的教育、就业、文化资源,但也意味着较高的房价。

刚站稳脚跟的年轻人,或看重某种日常体验的小家庭,有时会选择负担得起的折衷方案——住进市中心基础设施陈旧的“老破小”。他们在此生活,也展开新的居住可能性,这正是老城区的魅力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雯雯和阿恒留学回国后,定居广州,这是阿恒的家乡。阿恒奶奶去世了,留下一处3米宽、7米高的小楼,使用面积20㎡。房子在老城区越秀区,被不少旧屋包围。

夫妻俩请来设计师谢英凯,希望将它变成婚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的小楼

原本的梁、柱子等,只要不是承重结构的,全部打掉。曾经的楼梯盘踞在角落,占据房子一半面积,也被移除。

设计师在屋子中央安置了新楼梯。楼梯不单单是楼梯,能延伸开来,成为厨房台面,或作凳子使用,再或者,是梳妆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构梁藏在墙体立面之内;部分步踏做成穿透式的;错层使得人们可以透过层与层之间的空隙,看到另一处房间……这些改变使得房子在视觉上更开阔。

部分外立面,采用了公共建筑常用的弧形,既模糊了空间的边界,也使屋子具有温柔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室内常见二次照明,灯具也比寻常的窄,三种色温的灯光系统能根据需求而灵活切换。

90%的家具是定制的,餐桌被藏进墙体,可储物的榻榻米也是床,楼梯扶手同时是照明灯具,电器尽量选择一体式的。

就这样,通过功能整合,谢英凯在小楼里变出了衣帽间、卧室、客厅、书房、2个卫生间、2个猫窝、厨房等10个房间和一个天台,满足了夫妻俩当下的需求,也为将来的孩子、从沈阳来看女儿的雯雯父母预留了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窗、使用了单向透视玻璃的窄窗等,不仅满足了采光与通风需要,还保护了隐私。

改造耗时4个月,花费将近80万。谢英凯说:“十几平米一层的房子,应该就是一个蜗居,通过我们的改变,希望它带来的是更窝心的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泡脚的玻璃天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状和付仕玉生活在南京。这对九零后设计师夫妻第一次买房,因为预算有限,选中市中心的一套渣户型“老破小”,室内面积46㎡,带前后院。

最初的屋况很差,潮湿,采光不好,后院长满杂草。从制定改造方案,到现场盯施工,夫妻俩亲力亲为。

他们调整了非承重的门窗开口,引入更多天光。

房子里大量的天花板、墙壁、家具都是木质的,加上做好了全屋防水,室内也没有封闭的门窗,屋子一扫破败,看上去很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自身居住和办公需求,夫妻俩将房子改造出9个空间。

推开南院的围篱,走进房子,便是客厅。再往里,结合了书房、办公区、餐厅的空间很周正。

夫妻俩生活与工作都在一起,久处不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餐厅、工作空间

院子里的杂物间和房子原本是相互独立的。

他们将杂物间变成卧室,又在客厅进门处的对角线位置上,开了一个宽约60公分的门洞,卧室“融”入了房子,又不失私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卧室连接着后院,付仕玉种上菜,不仅自给自足,也和邻居分享。房前屋后的草木、蔬菜常引来蚊虫、蜜蜂,但他们坚持不装纱窗,不为视野增添障碍。

夫妻俩小时候生活在江苏的乡下,怀念大自然与和谐的邻里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子里有很多边边角角,订制家具能使收纳更合理高效,“增加”使用面积。

地台床、衣柜、梳妆台、书架、沙发等大件家具,大多是在精确测量的基础上,请师傅现场做的,这省下了一些花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屋改造花了4个月,费用大约30万元。

吴状说,考虑到工作通勤,住市中心更方便,老房子价格也友好,“城区里的老破小,可能会是未来年轻人买房的趋势,我们想通过自身实验居住小房子的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林出生在上海,丈夫是沈阳人。有了女儿之后,一家三口在上海搬家了七八次。他们放弃黄浦江畔180多平米的居所,2020年决定买房时,购入一套45㎡“老破小”。

女主人自有“理论”:与其在大房子里忙于收拾,不如换一套小的,“试验”够用且好住的家,应该是什么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子位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老小区内,离女儿的学校只有半小时车程,房价竟比周边的便宜不少。

但是,内部采光、挑高一般,墙壁被油烟熏足了,卫生间小得难以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的样貌

他们请来好友、建筑师甘泉做改造。

改造后,厨房与卫生间被彻底隔断。杜林的工作是研发素食料理,因此一进门,右手边就是4米长的厨房操作台。

一墙之隔的卫生间,洗漱台盆外置,干湿分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客厅里,餐桌靠墙放置,书桌沿另一侧墙壁排开,女儿学习时,男女主人能就近工作。

客厅与阳台间原有的门窗被移除了,窗台的高度降低,窗洞被彻底打开,成为一根实木柱子旁的座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边街区有不少历史保护建筑,保留着包括装饰艺术风格在内的不同时期的痕迹。于是,拱或柱,被请进了家中,暗示空间转化的层叠风景:

厨房和客厅之间,一道现代的拱门,勾联起后置的玄关;客厅与阳台之间的双拱,在踏进家门后就能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玄关左手边,通过另一道拱廊,便进入了房子东侧的起居区域。曾经最为昏暗的房间,如今是榻榻米和室,也是融茶室、瑜伽室、乐高房、客卧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和室的榻榻米联接着通往阁楼的步踏,步踏侧面依循台阶的轮廓挖空一块。阁楼内有条窗,联通主卧室。

卧室的双面壁橱既能收纳,也充当了隔断。矮柜能当坐具,高柜利用了高处的空余空间,深度仅12厘米的贴墙零食柜,还能在构造上解决后置玄关的收边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阁楼

杜林家的客厅没有沙发、电视,但是一下楼,密集的餐厅、咖啡馆、电影院、剧院就能补充这些留白,娱乐和会客可以转移到街区去进行。

杜林说,一家人住进小空间的前提,是每个人的需求都被满足,既有共享区域,也有个人相对独立的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2019年开始,国家大力推动建筑的节能低碳。不仅节约能源、还生产能源的产能建筑,也是大趋势。建筑师们从没放弃过探索——怎样将节能技术应用于普通住宅,并向自然“借力”,来完善房屋性能、提升内循环。想要住得舒适、健康、绿色,不一定只能依靠购买能源。

还有些人们,正在家尝试着厨余堆肥、阳台种菜、旧物利用,以朴素的方式自给自足。这种带有可持续意味的生活背后,也许是真正的多元和“富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10月中旬,北京郊外的最低温度接近0℃。一个晴朗的周末,任军又来到大兴区半壁店村的一栋房子。 上午,阳光房被“晒”到25℃。太阳下山后,室内22℃。睡觉前,任军关闭新风系统。第二天起床,监控屏显示,气温20℃。 没有暖气、空调,室内仅仅流失了2℃。这就是中国第一栋拿到“近零能耗”标识牌的农宅“零舍”。它是任军的“度假屋”,也向村民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军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老师,喜欢设计和研究绿色建筑。 2015年,他到半壁店村做乡建。2019年,看到这个原本废弃的三合院,就租了下来,准备在农村把节能环保做得更极致。 改造过程中,零舍的墙体和地面,都填充了保温构造,就像包裹了“羽绒服”,脚穿“羊皮靴子”,头戴“防风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零舍用了3种保温层

任军采购了大量气密性特别好的“被动门窗”:三层玻璃,中间充氩气,表面镀LOW-E低辐射膜。 村民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这种门窗,它们吸收更多热量和光线,让室内明亮,同时不漏风,防止室内的温度流失。 房子安装了“新风能源一体机”。因为保温到位,只要传统房子1/4的电量,就能冬暖夏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动天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检查、计算能耗数据

这1/4的电量,也几乎是靠自己发电的。房子屋顶上的每一块玻璃瓦片里面,都藏着光伏发电薄膜。任军偶尔到零舍住,这些光伏一年产生的电量大约8000度,根本用不完。 基于一项公开政策,他去国家电网办了简单的手续,把零舍的电并入了国网,自动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伏瓦

房子的建造装修,仅仅用了3个月。可以预制的结构全部在工厂做完,送到现场再安装,尽量减少现场搅拌水泥、切割等操作,避免灰尘和噪音污染。 零舍有原木、砖块、紫铜三种立面。原木和砖块是村里常见的材料。铜板能反射阳光。三种材料的颜色比较接近,掩映在高大的银杏树后,让房子自然地融入村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部装饰几乎都用废弃材料。比如麦秸做的家具,剩余玻璃和废弃金属架组成的茶几,用图钉在木丝板上钉出的“山水画”。 后院是一个零碳花园,碎砖放在钢筋笼里当做隔墙,旧木窗做景观装饰,装置箱是回收的电脑机箱……村里的孩子最喜欢这里,几乎每天傍晚都有人来荡秋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00㎡的零舍,建造和装修一共花了280万,有一部分科研课题经费,也有企业赞助。相较同样面积的普通农宅,近零能耗的房子虽然建造费用高一些,但是后期使用很省钱,而且安静、舒爽、健康。 如果回农村盖房子,或是在城市里装修,零舍的做法都可以借鉴,光伏、被动门窗的价格也一直在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零舍顶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建筑师任海鹏受父辈委托,开始和妻子萱萱改造自家的胡同小院“拾院”。院落位于北京老城区核心地带,占地160多平米,其中室内110平米左右。

拾院的初始状态并不宜居,潮湿、木头开裂、没有保温、没有洗手间和厨房、毫无隐私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院落改造前

虽然全家搬入楼房公寓已经多年,但对胡同有很好的记忆,一致希望,这个院落是家庭客厅式的交流场所,同时能够舒适地居住。

两年的改造结束后,它有了北方古建的样貌,还是获得PHI欧洲被动房设计认证的低能耗建筑。

海鹏引入了低能耗建筑系统:做好保温和气密性;被动门窗闭合时,通过带有过滤、恒湿、热回收系统的新风机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除了三层玻璃幕墙和新风口,更多的机器、管线、保温层彻底隐藏在墙壁、柜体、屋顶、地面之下。古建没有吊顶,到处是裸露的构造,传统建筑和新技术正确、美观地合体,是件环环相扣的事,错了,就得拆掉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风机藏在灶台上方的吊顶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室内的屋顶、檐口、砖墙木柱等衔接处,都藏着功夫

入住后,室内气温保持在23℃左右,湿度在50%上下。

主厅里的新风机仪表盘,记录每月的耗电量,包括供暖、制冷、恒湿等。因为保温、气密性做得好,经过测算,耗电量是一般空调的1/5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监测面板

拾院的改造,必须遵循整体规划:还原古建形态,不加高房屋,不挖地下室,不破坏院子的完整性。

院落东西走向,院门开在东侧。西房与北房贯通,呈L型,拥着长方形的庭院。

最初,邻居的空调外挂机和窗户直接开向院子,只用铁板墙做隔挡。海鹏在进门左手边隔出一间储藏室,既安置空调外挂机,也放杂物。再将铁板墙拆掉,用回收的老建筑的砖砌成拱券墙,给窗户覆上竹帘。

他还做了通向墙顶的台阶,墙下收纳园艺工具;墙上是砖木栈道、座椅,走上去,能看成片的屋顶和夕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区随处可见的“拱”元素,贯穿了庭院与室内。

室内的拱券墙,每一个都是半隔断的,可以被环绕着展开活动,显得房子更宽敞。拱券墙由手工砖砌成,储存、散发热量比较慢,能调节室内小气候。

绝大部分家电符合节能标准。建筑主体是砖木结构,建造过程中方便调整,可回收。回收的老榆木板做了工作室的隔断,部分墙面和地面所用的软木和葡萄酒瓶塞是同一材质,施工时挖出的清代石板、明代抱鼓石被重新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室内一层容纳着吧台、舞台般的主厅、音乐室、厨房、餐厅、卫生间。

烹饪主要用电陶炉,抽油烟机没有管道,是内循环的。为了方便在家如厕、洗澡,夫妻俩专门报批,优化了排污与排水管道。

二层的三个阁楼更加私密,融合了工作室、画室、茶室、影音室、游戏室、卧室等多种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层阁楼茶室

2021年7月,夫妻俩带着父亲正式入住拾院。

全家人将院落视为家、工作室、客厅、共享空间,萱萱也期待着,做一些与艺术相关的小型展览、讲座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萱萱用陶泥捏的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泉灏带着太太、3个孩子、岳母,住在北京昌平区的小村子里。

2015年,他找到这座危房小院,喜欢它的环境,想要改建成理想中的家。正好房东有意翻新,便同意了,改造费用可以折算成房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院子原貌

任泉灏请来设计师好友林巧琴帮忙,希望房子能容纳六口人舒适居住,既有独立空间,也能互相照看,特别是,孩子能玩耍,岳母能种菜。

改建花了一年,费用150万。外方内圆的两层楼建筑落成了,300多平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开大门后,门前是一排屏风一样的竹子。院子里有一棵银杏树,草坪也是任泉灏与家人铺的。

上旋转楼梯,可以到达屋顶的菜园。

菜园一年产三季,还能冬储萝卜、白菜、南瓜,一家人基本上不用买蔬菜。厨余垃圾堆肥,又成为菜园的肥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院用了玻璃幕墙,从早到晚,阳光在屋里环射。

细分起来,室内有14个空间。入户后依次是门厅、客厅。再往内的塌塌米空间,原本是茶室,现在是女儿们的游戏区。紧邻的餐厅,是一家人最常待的地方。

厨房做成封闭式的,避免油烟肆意飘散。餐厅的玻璃门,则通往小茶室和老人家的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钢缆线沿着旋转楼梯延伸。上到二楼,能看到4张高低不同的桌子,任泉灏在这里陪孩子们写字、画画。

主卧房分成三部分,禅修间、相对私密的主卧、女儿房。这一层还有书房、男孩房、游戏间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泉灏曾是外商公司高管,小女儿出生后,辞掉工作。现在,一家过着自然而极简的乡村生活。

他说,很多人会觉得我们提前退休了、财富自由了,其实把市里的房子卖了,才搬过来,“这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我们物欲很低。”

一家人不买奢侈品,能DIY的就自己做,孩子们看到漂亮的小树枝、小石头,会捡回来,变着花样过家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泉灏不鼓励躺平,他在创业。“努力寻找经济来源,选择乡村生活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

夫妻俩都在兄弟姐妹的陪伴下长大,他们认为,这样的成长环境能让孩子的人际关系更多元。房子别名“满弓小院”,父母对待孩子,就像是拉满的弓弦,孩子是射出去的箭,“希望他们自由自在地发展,不因物质迷失,做真正想做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冠疫情后,大部分人待在家里的时间多了,憋在楼房的时间久了,居家办公的可能性高了。互联网似乎能让人“到达”任何地方,可真正朝夕相伴的,还是当下的家:屋顶四壁内的氛围、窗外的风景。

有人在新冠病愈后,渴望身体力行地造房子,短暂地住进自然。有人早已在城镇与乡村之间,找到“空隙”,住近了自然。他们都在向自然学习,如何住得舒心,怎样住出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穆威和万谦都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建筑师。

2020年初,他们和家人、朋友、大学生们,在好友农场中的一片森林里立了一栋小木屋,计划不断建造下去。林子距离武汉市区不远,但很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疫情来了。一家,因提前外出度假,困在国外两个多月;万谦一家三口全部中招,被隔离三个多月。

他们相信,在迅猛的城市化之后,在经历疫情、困于楼房之后,人们会向往,活在自然里。

武汉解封,初夏,两家人和一群好友,又在林子里造了第一批的三栋小木屋。每座小木屋都只有10多个平方,但有壁炉,人们可以光脚走在温暖的地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飞象”是小朋友们的空间,他们能在这座独立木盒子里玩游戏、写作业。于是父母们有了闲暇,看书、聊天、放松。

“方尖碑”有点像古埃及纪念碑。小朋友们也喜欢里面的阁楼、安全网。

“大三角”最简约、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飞象

大三角

既然不在城市,木屋也提供不同于日常的居住体验。比如要穿过一小片林子,才能到达卫生间;比如要亲手劈柴、烧水。

借助互联网,人们能与外界保持沟通。但虚拟世界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隔离期间,万谦曾乘坐救护车去医院做CT检测,隔着窗户看到树叶绿了、樱花开了,那一瞬间,特别渴望面对面地聊天、亲手搭房子、看看暗夜里闪亮的星。

木屋盖好后,两家人常在周末去住住。后来,他们决定加盖一个喝奶茶的小屋,在网上招募了渴望亲手造房子的年轻人,一天就盖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从2013年开始,和万谦便合作,带着小朋友们造房子,让孩子们接受自然教育,也用人类童年状态的视角,去寻找建筑最原初的状态。

而他们自己,从小朋友们天马行空的创造力里,积累了很多想法。

建筑里有无穷乐趣,后疫情时代,他们更笃定:“回归自然,身体力行地盖房子,搞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人谢柯,从事室内设计近三十年。

2016年,在离大理古城一公里处,他买下一栋500㎡的四层楼房子,花三年改造,面朝洱海,背靠苍山。去过的人感叹:这是待过的最舒服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里,谢柯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时间在大理放空。他希望这处房子,是“与朋友欢乐相聚的角落”,因此每一层都有足够大的公共区域。

原本,楼梯从负一楼延伸到三楼,整个空间都围绕这个主轴展开。谢柯平移了几段楼梯,制造了一处转折,上楼的时候,能移步换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谢柯眼里,自然胜过一切设计手法与材料。这栋房子的分区与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基本依照太阳的行迹来定。

早上,阳光洒在负一楼的圆桌区域,第一杯茶或咖啡就在这儿喝。接近中午,谢柯和朋友们挪到院子里,烤烤背。下午两三点,待在三楼平台,看苍山,打个盹,自在。

大量留白的墙面,就是阳光的画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柯研究光,也感受人。他在改造前的房子里来回走动,观察站立、坐下时,能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哪些要放大、哪些要规避。

比如顶楼一间卧室里,窗外看得见洱海,他就告诉工人,在卧室卫生间的什么高度开一扇多大的窗,既保护隐私,也能在洗澡时看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子里的木作,都是师傅现场打的。

70%的家具,是谢柯从四面八方淘来的,他不希望某一件家具特别出挑,自然材质、安安静静、能彼此“对话”的,最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柯说,他观察到,疫情开始后,环境好的酒店、餐厅更受欢迎,人们想换更舒服的房子住,会关注生存的“小环境”与生活质量。

如何让小家更舒适?他的答案应是:获得好的采光与通风;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出发,确立功能分区;向喜欢的公共空间借鉴布置方法;在家里找到最舒服的区域,物尽其用;尽量选择自然材质的家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1年,山东姑娘胡顺香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成为职业艺术家。

在公寓住过三年后,她看中成都郊外一个4A景区里的废弃院子,用自己的全部积蓄30万将它租下来,改造成家和工作室“野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子一共两层,二层是工作室、接待朋友的大客厅,一层是卧室、储藏室。

装修花了小半年。大梁的结构、屋顶、墙面、门窗、地面、下水道、化粪池等所有的基础设施,都要全部重建。

胡顺香在院子里种满了好养活的植物。还有些种子,随风或飞鸟而来,生根发芽。她创作状态不好时,就去擦叶子,解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保姆、园丁、保安,住在这里,必须吃苦耐劳,直面很多突发状况。

房子有时半夜停电,刨地、除草、劈柴、打扫、修屋顶,这些都要自己处理。每年11月,要请附近的农民帮忙搬运木柴,备足整个冬天的燃料。

早些年景区的治安不太好,胡顺香每天熬到凌晨三四点才睡,做自己的守夜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父母,慢慢理解到,这种居住方式对艺术创作来说,很珍贵。

房子大,进退自由。多大尺寸的画框都能搬进来。画画时,她可以随时远距离观察画布,也不用担心颜料滴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闭关创作了《奥德赛·布莱恩》,把出生到28岁的经历画了出来,并搭配家具、舞台装置,将作品的4个部分,变成4幕剧,呈现童年的不安、少年的好奇与自我追寻、纠结与对峙后的自我和解。

疫情开始后,2020上半年,她画起水彩。第一本作品叫《呼吸集》,想表达隔离期间人们需要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呼吸。

她也重新整理了收藏的昆虫标本,并为相伴了6年的离世鹦鹉挖了墓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德赛·布莱恩》系列之二:镜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院子里的鹦鹉墓地

疫情中的人们,陷入集体创伤,适应着“无常”。所以她画了《遛云》:老头迎着风走,头发被吹得飞起来,他手里牵一朵粉色的云,好像如释重负,但又有淡淡忧愁。在生命的无常面前,任何人都孤独。

创作之外,胡顺香接待朋友,带边牧Momo散步,陪小法斗烤火。过又野又美的日子。活在当下,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遛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丫出生在龙岩,自小在福州念书。2009年,她偶然到武夷山看雪,再没离开。前十年,她开“山茶花青年旅舍”,结识形形色色的朋友。

旅舍关闭后,她念着,被一座山接受、滋养了十年,得做些事情来回报它。

2019年,在武夷山的一个小镇上,她做了45㎡的“山茶花客厅”,它是杂货铺、展厅、茶室/咖啡馆,是多才多艺者的表达空间,也是与朋友们玩儿的地方。

刚找到院子时,朱丫每天在屋里待着,只是感受。两个月后,她开始行动,将整个空间改成了毛坯风,只花了27天。

为了“透气”,她把内部完全打通。入门后,首先是一个拐弯,可以看到开放式的吧台桌椅,吧台的四面窗户能360°全方向打开;紧接着又是一个拐弯,有一间榻榻米茶室。茶室的角落里挖了一个小洞,移开小门,直通回院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茶花客厅

粉刷外墙,染布做帘子,用砖瓦搭储藏室,她都亲力亲为。屋子里朴拙的家具,有些是淘来的,有些是朋友的手作。院子里有树枯死了,就把树干锯下来,做成桌腿。

山茶花里的装饰与带着艺术气息的作品,不是从自然来,就是从朋友那儿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疫情来了。朱丫发现,人们或多或少承受着创痛,于是,“满足他人的需求”成了这位女文青经营空间的新主题。

她开始引入洁净、简单的饮食,比如售卖母亲酿给父亲喝的酒,这给母亲带去了极大的成就感;比如做了一个叫“面馆”的展,职人朋友做碗,厨师朋友煮面,看展的人捧着碗吃着面,朱丫还希望,厨师朋友通过用心煮面,走出低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丫自己的家,在山上。和山茶花一样,通透、朴素、简单。地板和墙面是清水泥,好多陈设是“拾破烂得来的”。客厅很宽敞,从小小厨房的窗户看出去,青山触手可及。

她常常听着洗衣机运转的声音,闻着手冲咖啡的香味,伴着巴赫,开始一天的工作。走神是常有的事,因为月亮的圆缺变换、一棵大树的根系,或是太阳底下浮光跃金的溪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丫的家

她说自己“没有城市生活的能力”,就这样住在山里,不用空调,很少看手机。

但有朋友,可以一起在峭壁边开即兴音乐会,为实现梦想而相互支持;姐姐病逝后,她照顾外甥女茉儿,不似家长,更像朋友;因为茉儿,她们又迎来几只常在山间茶园疯跑的猫狗;父母曾经很不理解她绝对不循规蹈矩的人生,但朱丫和他们也在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此独立,互相照看,这是朱丫对所有生命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号说明】

1、有意一起发起艺术介入乡村活动、美术馆接办乡建展览、刊例咨询

2、文末广告位承接短小精悍民宿、乡建、文艺类内容推广

3、有志于参与艺术乡建文化扶贫的艺术家、设计师、文青、生活家、投资人等,可以加此乡建平台工作微信整合资源合作共赢。

【合作联系】

:iap110@126.com

WeChat:wenyilou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