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做事提前5分钟,看似微不足道,却能让你更加从容不迫,掌握更多主动权。

近日,看到《人民日报》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夜读|自我管理的5个好习惯。

其中有一个习惯就是:凡事提前5分钟。看到这一段,还是颇有感想,身为护士的你我,都做到了吗?

提前15分钟接班

护理交接班制度中有这样一条规定:每班必须按规定时间交接,接班者须提前15分钟到岗,交接患者所有情况及所有用物,做到交的清楚,接的明白,交接不清不能离开岗位。

身为护士的我们,环顾你周围的同事,是不是每一位接你班的护士都会提早15分钟来接你的班呢?

相信并不是每一位护士都能做到,甚至有个别护士非要卡在交接班的时间点,更有甚者,当下班铃声已经响起,她才急匆匆地赶到的护士站。这样的习惯也许在个别护士身上已经成了习惯。

在我担任护士长时有听到过护士的反馈,希望排班时与某位护士分开,至少不要一直与她搭前后夜班,其中接班不及时也是原因之一。当我是一名普通护士时,大家工作之余也会聊到类似的话题,看来人性都是相通的。

但也有例外。记得我90年代在大内科工作的时候,责任护士是17:00下班,留下一名办公班护士18:00下班,等待前夜班护士来接班。

其中有一位叫童菲(化名)的护士每次来接班都会提早30分钟,有时候甚至提早45分钟,远比其他护士提早得多,同事们对她的印象就特别好。我好几次提醒她不要那么早来接班,她却说,我早点来接班,你们可以早一点回家照顾孩子做家务。

那个叫童菲的护士,后来转行成了眼科的一名技师,同事们对她的评价也很高。

夜读中提到:提前5分钟,是一种态度。5分钟,在人生中的占比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这5分钟,就能决定你的人生高度。凡事提前5分钟,让你更接近成功。

提前20分钟上班

早在2005年,我们护理部要求责任护士提前20分钟到岗,参与晨间护理,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另外,工作前三年的轮转护士要求提早半小时上班,一起参与晨间护理。

我当时刚刚担任肿瘤放化疗病区的护士长,发现绝大多数的护士都很自觉,但也会有个别护士有迟到现象。

有时候迟到的护士以为我还没到科室,看到我已经在护士站时她就转身从另一个楼梯口走了。其实,在她转身的一刹那我已经看到了她一晃而过的身影。

后来,我就对常常要迟到几分钟的护士多了一份关注,发现爱迟到的护士也就那么一、两个。科室一共也就十几个护士,这对准时上班的护士其实是不公平的。

再后来,我们科室制定了上班迟到与请假制度,每个月允许你迟到两次,但必须向护士长或者责任组长请假。对于迟到请了假的护士,不扣不奖;对于一个月没有迟到过的护士奖励绩效管理分1分;对于迟到没有请假的护士扣1分。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原先总是迟到的护士发生迟到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其实一分激励分,多的时候二十几元,少的时候也就十几元,但扣分不是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大家一个约束,最终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

达尔文说过: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这句话说明了时间的重要性以及问题的本质。5分钟是半小时的六分之一,是20分钟的四分之一,就看拥有它的人怎样利用它。相信身为护士的你我,一定会好好利用它,做到凡事提前5分钟。

就像夜读中提到的那样:提前5分钟,是一种习惯。与其每次都抢在最后期限前争分夺秒,不如凡事都提前5分钟,化被动为主动。做事提前5分钟,看似微不足道,却能让你更加从容不迫,掌握更多主动权。

本文首发:医学界护理频道

本文作者:董明芬

责任编辑:袁雪晴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 End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