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我国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主要病因是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 middle cerebr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MCAS),该病因所致的脑卒中复发风险高,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然而,目前针对青年sMCAS患者的研究极少,不同年龄段sMCAS患者脑卒中机制和责任动脉管壁改变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清楚,青年卒中的诊治方案主要参考基于中老年人为主的研究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有研究发现大脑中动脉的斑块负荷、重构方式与年龄存在相关性,但这些研究并非针对症状性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且仅对病变管壁的形态特征进行评估,无涉及斑块的成分评估,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作为当前唯一可用于无创评估颅内动脉管壁结构分析的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马泽兰教授团队此次研究拟利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HRMR-VWI对青年与中老年sMCAS患者急性脑梗死灶分布模式及责任血管管壁特征进行比较,探讨两组年龄段患者在卒中机制及血管病理改变的差异,为临床个体化卒中预防与治疗提供支持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1688)的资助。

【吕霞,赵家欣,马泽兰,等.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DWI与HRMR-VWI特征分析:青年与中老年组的比较[J].磁共振成像,2022,13(1):1-5,10.DOI:10.12015/issn.1674-8034.2022.01.001.】

http://www.chinesemri.com/CN115902202201/1348143.htm

(作者:吕霞,赵家欣,马泽兰,刘岘,刘国清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基于高分辨MRI对轻、重度弯曲的基底动脉斑块特征的研究

张丁月 孙佳莉 刘国强 周忠凯 王巍

【磁共振成像 2021年11期】

http://www.chinesemri.com/CN115902202111/1342380.htm

目的 利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对轻、重度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弯曲的患者间斑块分布、大小及成分的差异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 经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

2.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的研究进展

王红茹 高阳 吴琼

【磁共振成像 2021年09期】

http://www.chinesemri.com/CN115902202109/1336510.htm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是一种用于评估和鉴别颅内血管病变的诊断性成像技术。其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较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

出版日期: 2021年09月

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PET-MRI技术的研究进展

方婷 孟楠 白岩 魏巍 黄准 冯鹏洋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2021年07期】

http://www.chinesemri.com/CN115902202107/1329069.htm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世界公认的导致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因素。在过去,许多临床试验常常以测量颈动脉狭窄的程度来进行风险分层的一种手段。随着血管成像技术的进步,现在不仅可以根据颈动脉狭窄的...

出版日期: 2021年07月

4. 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

张浩南 宋清伟 张钦和 张楠 宋宇

【磁共振成像 2021年03期】

http://www.chinesemri.com/CN115902202103/1313255.htm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早发现和早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致死率和致残率。磁共振血管成像以无创、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而在颈动脉狭窄评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就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

出版日期: 2021年03月

5. 后循环脑缺血的基底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研究

周莹雪 崔英哲 南东 陈艳菲 刘鹏飞

【磁共振成像 2021年02期】

https://www.chinesemri.com/CN115902202102/1311009.htm

目的 利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频发组与非频发组间基底动脉管壁差异。材料与方法 将经过头部三维时间...

出版日期: 2021年02月

6. 多模态纳米粒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SR-A的体外研究

叶曼 钟毅欣 汪星月 郭大静 周君

【磁共振成像 2020年10期】

http://www.chinesemri.com/CN115902202010/1250868.htm

目的 制备一种载硫酸葡聚糖(dextran sulfate,DS)的靶向清道夫受体A(scavenger receptor A,SR-A)的磁共振/光声双模态分子探针,研究其体外多模态成像及靶向性。材料与方法 采用双乳化法和静电吸附法制备纳米粒...

出版日期: 2020年10月

7. 基于CT、MRI评估斑块成分及稳定性在早期血管源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贾琳琳 陈宏海 沙琳 杨超

【磁共振成像 2020年07期】

http://www.chinesemri.com/CN115902202007/1207264.htm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除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外,动脉斑块的成分及稳定性更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原因之一。临床检测动...

出版日期: 2020年07月

8.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豆纹动脉血管特征分析的应用研究

林威龙 贾琳 王云玲 王禄伟 谢超 韩秉艳 贾文霄

【磁共振成像 2020年02期】

http://www.chinesemri.com/CN115902202002/1205336.htm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血管壁成像技术对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斑块强化程度及血管重塑方面与豆纹动脉数量及深度之间...

出版日期: 2020年02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